——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重要国家战略部署,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成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为更好交流借鉴国际乡村建设经验成果,《小城镇建设》杂志积极推动乡村振兴领域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建设。2019年6月16日,第二届日中乡村振兴国际研讨会在东京大学山上会馆圆满召开。来自日本及中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及行业工作者就中国及日本乡村规划与建设,农村产业特色挖掘,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等乡村振兴热点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大使馆公使参事官 夏鸣久致辞
日本教育家,政治家 井协先生致辞
中国大使馆公使参事官夏鸣久,日本教育家,政治家井协先生,参会并做精彩致辞。来自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小场濑令ニ,豊橋技术科学大学教授浅野纯一郎,同志社大学准教授麻生美希、一般财団法人地域活性化协会吉弘拓生等多位专家教授以日本优秀乡村振兴实践为例,对地域产业特色挖掘经验做法进行深入解析,针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乡村“产业养老”的重要性与创新探索进行了案例与理论结合的深入解析,这对中国面临的老龄化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围绕如何鼓励农民自主参与产业及乡村发展建设,地方特色风物及特色旅游产品的挖掘与供应体系建立,地域经济振兴政策制定等进行了深入且多角度的深入解析。
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李琛、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产业所所长高宜程、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空间规划研究室副主任丁菡、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一所室主任工程师黄慧妍、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王乙涵等专家、学者就中国乡村发展阶段特点及70年建设的成果进行了深入系统阐述,帮助日本专家学者对中国乡村发展有了非常清晰的理解,为相互间的交流和互动奠定了重要基础;此外就国内特色小城镇及特色小镇的发展特征及其难点问题,与与会嘉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与分析,引发各方专家的关注与热烈讨论;中国传统村落及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发展实践探索是此次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议题之一,其重要历史价值及多样性是参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此外来自国内不同省份极具代表性的乡村振兴示范案例,针对“生态可持续”、基于互联网产业的“体验式”乡村建设模式创新实践进行了生动、严谨的剖析与分享。此次学术交流主题的多样性吸引了来自筑波大学藤川研究室余思奇博士、东洋大学名誉教授梁春香博士、森株式会社特别顾问星屋秀幸先生等业界专家学者参会,现场各领域来宾交流讨论气氛热烈。
《小城镇建设》杂志郭泾杉女士进行主办方致辞
此次国际研讨会主办中国主办方代表郭泾杉女士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城镇建设》杂志行业学术平台建设情况及国际学术交流展望致辞。
大使馆公使参事夏久鸣先生、日本教育家,政治家井协先生、日本筑波大学名誉教授小场濑令ニ,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教授浅野纯一郎等嘉宾及此次国际研讨会主办方代表郭泾杉女士等为2019日中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作者代表颁发奖状。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中日专家进行热烈讨论
日本筑波大学的名誉教授 小场濑令二发言现场
来日本筑波大学的名誉教授小场濑令二教授发表了题为《以warabi座为中心的表演艺术旅游观光——以秋田田泽湖艺术村为例》的主题演讲。
现在社会的旅游观念正慢慢从曾经的“百闻不如一见”变成“百见不如体验”。小场濑先生认为,现代社会的诸如“孤独感”,“幸福感低”等问题,可以通过旅行让人们从日复一日的不变生活中跳脱出来,给自己喘息和更新的机会。而此次介绍的田泽湖艺术村就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让人们通过和剧团以及艺术村的互动,达到“体验,感动,共感”的效果。
随着这种理念的发展,田泽湖也乘胜追击提出了发展当地的农业,手工业,制造业,婚庆活动举办等一系列新的战略措施。
接下来warabi座剧团也将朝着引入对演艺养老,演艺、温泉和农业一体化旅行业发展的方向进行努力。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产业所所长 高宜程
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产业所所长高宜程发表了题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乡村建设实践探索》的主题演讲。
演讲首先结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67年的发展历程及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40年深度参与中国村镇建设发展全过程,扎根我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要背景,对中国乡村70年发展阶段及特点,以及70年建设的成果进行了极为深入、清晰、系统地阐述与分析。从70年代开始我国农房建设走向规范化,到80~90年代我国村镇建设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再到2000年以来更加清晰的“新农村与城镇化”“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国家发展战略,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到行业学术标准建立与完善、到国家重点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项目具体工作的执行与总结;展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经济转型升级、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领域不断探索创新,以及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规划等新兴领域的行业示范。
浙江省发展计划研究院空间规划研究室副主任 丁菡
来自浙江省发展计划研究院空间规划研究室副主任丁菡女士发表了题为《城乡融合发展新载体——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思考》为题的主题演讲。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的首创性工作,对于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演讲中丁涵女士首先清晰阐述了“特色乡镇”和“特色小镇“概念、作用及历史使命的区别,对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发展特色与不同价值意义进行了客观总结与归纳;在详细解析了浙江不同类型乡村振兴建设的模式及重要探索价值的同时,也深刻分析了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特色小镇发展的深入思考。全新的特色小镇建设要引入更加科学地评估机制,进一步要求建设要根植于文化,着眼产业,立足创新,不忘村民权益。努力做到让特色小镇留得住人,聚得起财,打造城乡融合,别有风情的未来城市模板。
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学准教授 麻生美希
来自日本同志社女子大学准教授麻生美希女士发表了题为《世界遗产白川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的主题演讲。
麻生美希教授结合世界遗产登录的白川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实践探索,系统介绍了白川乡合掌村极具特色的传统建筑风貌,及村落格局的保护工作细节和管理实施办法,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观光产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联与矛盾进行了深入解析;对合掌村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的交通拥堵、传统建筑风貌的维护与管理、当地特色风物的挖掘与营销、村民自治与政府管理紧密结合等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与分享。更强调结合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必须进行持续、严谨的创新探索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 李琛
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李琛做了题为《吐鲁番绿洲乡村振兴相关的坎儿井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主题演讲。
演讲中李琛副研究员对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遗产原理及其对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清晰阐述,强调了其特性决定的保护工作难度需要不断完善保护措施来支持,并针对坎儿井水运行模式的自身变化、环境变化及其乡村发展诉求相互间的影响,使吐鲁番乡村必须破解失去坎儿井独特景观风貌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危机。对此,吐鲁番提出“关井退田”和“节水计划”等针对坎儿井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保护技术措施,使得坎儿井的保护得到重视,减少的趋势得到遏制。在吐鲁番地区乡村振兴的战略落实过程中,充分发挥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使其进一步得到发掘和拓展,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完善新疆乡村治理体系。
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教授 浅野純一郎
来自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的浅野纯一郎教授发表了题为《通过取景地观光而达成的地区城镇振兴的可能性——以信州上田为例》的主题演讲。
浅野教授以日本的信州上田为例,分析了该区域可以成为长盛不衰的取景地的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地区景观变化。
随着电影电视文化产业的兴起,取景地观光带来的地区知名度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增长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型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作用于地区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村民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知感,从而达到居民和地区的良性互动,营造双赢局面。
一般财团法人地域活性化中心专家 吉弘拓生
来自日本一般财团法人地域活性化中心专家吉弘拓生先生做了《致力于地方创生的日本的事例介绍》的主题演讲。
发言中吉弘拓生详细介绍了多个地方创生相关工作实践成果及具体工作做法;针对日本老龄化、乡村产业活力待振兴等严峻问题,以群马县及福冈市为例介绍了围绕促进地域经济振兴目标,地方进行积极的政策制定及引导,通过经济鼓励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的刺激,促进产业、人才要素的流动和集聚;通过传统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丰富的农业休闲体验活动的组织、地方特色物产及配套产业的引入等多样措施,树立当地独有的文化特征体验及休闲文化名片形象,促进当地人才集聚和实现因地制宜的经济产业复苏与发展。
华蓝设计集体公司规划研究一所主任工程师 黄慧妍
来自华蓝设计集体公司规划研究一所主任工程师黄慧妍女士发表了题为《自然保护小区村庄的社区营造路径探索——以渠楠自然保护小区为例》的主题演讲。
演讲首先明确了从“自然保护区”延伸出来的“自然保护小区”的概念,详细介绍了当今中国自然小区的发展状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渠楠自然小区的发展为例,展示为达到乡村振兴而提出的以“人”“产”“文”“地”“景”五位一体的社区营造。
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思想,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知的深入,活动的参与度也日渐提高,但是自然保护小区的建设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乙涵
来自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乙涵女士发表了题为《类型体验导向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的主题演讲。
以南京市的佘村为例,针对村落内传统产业的衰退和乡村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把大型多人在线扮演类游戏模式导入乡镇建设,创建“农”“工”“士”“商”等角色,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当地的建设,并通过手机打卡获得奖励,以提高当地民众和游客的参与的积极性。现阶段这个概念阶段的创新提案即将进入落实阶段,其成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




讨论现场
国际学术研讨会结束后,会专家及学者结合日本大城市周边村镇的发展与建设、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传统村落地区保护与开发、老龄化村庄发展现状等方向,对东京著名的大田区田园调布、埼玉县大宫市盆栽村、茨城县樱川市真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石岗市八乡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及现场研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乡村与城镇建设):2019日中乡村振兴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大学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