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的农村,虽然地处偏远,各方面的条件也比较落后,可是却不缺人居住,一个大村子经常有三四千的常住人口,在很多农民看来,农村才是他们真正的故乡。比起以前,如今的农村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都有目共睹,然而在农村条件变好的同时,空心村也越来越多。
近几年来,农村“空心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前的热闹喧哗已经一去不复返,前些年,不少有条件的农民都在农村建了房,如今这些房子虽然还在,可是住的人却越来越少,大多数房屋都是常年上锁,一些有了年头的老房子甚至已经破败坍塌,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导致空心村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人口的大量外出,这几年,很多农民为了养家糊口,放弃了种地的老本行,决定进城打工,与老老实实种地所得的收入相比,每年在城市打工的工资要高不少,而且城里的工作机会更多,于是常年在外打拼的农民工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在城市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干脆选择了在城市定居,毕竟比起农村,城市在交通,医疗,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条件都要方便不少,对年轻人也更有吸引力,为了能够在城市安家,很多农村年轻人宁愿借钱也要在城里买房。
随着越来越人在城里打工落户,农村的常住人口大大减少,很多建好的房子也没人住,眼看着空心村越来越多,人们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其中不少人在为农村的凋敝而惋惜,有人却说是好事。
在这部分人看来,虽然空心村的出现意味着农村的衰落,然而农民工进城之后,不仅可以在城市获得更高的收入,也可以享受到更优质全面的服务和更加方便的生活,如果在城市落户,就连他们的子女也成为了城里人,从而有机会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很有利的。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农村可利用的土地也会越来越多,这对于那些还留在农村的人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如今农村鼓励土地流转,通过大规模和机械化的种植,农民的收入也会有所提高。
由此看来,农村的空心村越来越多,其实未必是一件坏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空心村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只要处理得当,相信会让农村重新焕发生机。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乡村专栏
编辑:周利红
免责声明:仅用于学习及公益分享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往 | 期 | 回 | 顾
8、当设计走进乡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乡村文化人):空心村越来越多,房子建了没人住,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