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事儿要从京张高铁入地说起
京张高铁建设接近尾声
作为2022冬奥会的重要配套工程
高铁入地后原京张铁路旧线
将建设长达9公里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
就在6月12日
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驶入接轨点精准落位
标志着京张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京张高铁向年底开通运营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底图为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众创入选设计“瑞雪迎春”效果图(底图来源:新华社)
这儿的13号线也要变身
城铁13号线与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关系密不可分
随着13号线拆分工程的稳步推进
它将与铁路遗址公园一起
给京张沿线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激发人们对于这里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拥有多个“北京第一”的城铁13号线,又将迎来新的蜕变!
开门编规划,家园大家画
本次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的实施方案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海淀分局
以及清华同衡城市更新所共同推进
本案不同于以往的实施规划
我们将关注更广阔的城市空间
思考城市的更新与复兴
秉承“开门编规划,家园大家画”的宗旨
在更大层面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
我们还将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力量
体现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以及创新等方面的责任与优势

京张沿线高校众多
他们将以多种多样的方式
参与遗址公园的建设
而京张也会成为联系大家的纽带
青春、活力、梦想
将在这里起航

这不,就在刚刚过去的两周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纷纷加入京张项目
他们将以工作营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好点子
老师和同学们的奇思妙想
让百年的老铁也有了一抹青春的色彩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我们的沿线高校这么积极
京张老铁变成公园到底有多么让人期待
这条铁路遗址公园沿线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就让我给您念叨念叨吧
这儿有辉煌的历史
京张铁路由詹天佑主持,于1909年建成
是中国人在积贫积弱中奋起
自主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修铁路
如今已经成为嵌入中国土地上
长达200多公里的工业标本
成就了中国铁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京张铁路老照片
这儿是城市的背面
一直以来
铁路沿线空间是灰色的
城市中任何光鲜亮丽的东西
好像都与他无关
城市的东西向交通在这里中断
城市的生活也在这里戛然而止
这儿就是城市的背面

荷清路旁的电线杆和疾驰而过的13号线

五道口华联背后一条被门锁起来的小路

京张沿线的“万国旗”和奔驰车

这个大罐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
随着京张高铁的入地
给这片历史厚重的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现状调研过程中
我们发现虽然这儿是城市的背面
但依旧有深入人心的画面

老人和可爱的小狗(地点:铁科院家属区)

冰岛虞美人(地点:东升八家村委会旁)

能拿大顶,真让人摩拜(地点:中科院国家空间中心附近)

铁轨旁生机勃勃的小草(地点:交大东路)

“锈”色可餐(地点:北四环到五道口)

铁路工人的笑脸
这让我想起几米的一句话
所有的悲伤,
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
所有的遗憾,
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漫步在京张沿线,到处可以发现美丽的角落
也让我们工作营的所有人踌躇满志
对我们的铁路遗址公园信心满满
那是因为

这儿有生活的温度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百年前的京张
是第1条中国人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铁路
百年后的今天
它仍将把握历史机遇
不仅成为世界上具有先进技术的最新高速铁路
更是首都北京第1条高铁穿越中心城入地改造项目
北京第1条既有轨道线扩能升级改造项目
北京第1个高铁和轨道线更新改造
带动城市更新的项目
所以说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不仅仅是绿化景观环境的提升
更是首都公共空间建设的重要触媒
是具有广泛关注度和参与度的
持续推进的
不断深化的惠民工程!
【完善城市功能】
【注入城市活力】
【凝聚各界力量】
【提升生活品质】

城市更新是复杂的
面对这漫长的旅程
我选择“陪伴”
我们始终相信
对城市问题的任何改善
都将带给我们加倍的收益!
城市更新又是简单的
规划师、设计师最大的心愿
就是在更多人的脸上
看到会心的微笑
下面这张照片是京张沿线的孩子们
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我家的小张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可以给他们带来
更多嬉戏的场地
更多可以晒到阳光的花园
和更多童年的欢声笑语
我是老张
欢迎您和我一起
说说京张~

本文由清华同衡 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提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北京老张说京张 | 高校的夏天,和京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