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重与牢
01
农民一生三件事,盖房,娶妻,生孩子。盖房是最大的事,这也是我们乡建的主体工作。
樱桃沟项目在堰河村与郝堂村之后,所以项目在规划与设计时做的更加成熟,尤其是在农民房设计时更考虑实用性与功能性。
中国农民房子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农民特点是安居乐业,建一个房子用几代人,房子跟田地连在一起,生活、生产与乐业是一起的,所以他们对房子很重视,房子也建的很坚固,也讲究民俗与风水。同时也是显示个人的成功,所以农民一有钱一定先建房,建好房。
这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是游牧与航海经济,流动性较大,房子大多是临时的,简单房,工厂生产房,易搬易运,像美国、日本、荷兰大风一来很多房子就吹倒了。“安居”二字,“安”字就是有坚固的意思,还有好的意思,这与农业文化有直接的关系。
实用与功能
02
樱桃沟村设计了五套户型,从75到260平方米。如二号图75㎡的小户型,投资约在6万元,这种户型就很实用,特别适合老两口或一人户,乡村的家庭人口已与城市差不多,老人与青年人都分户。这些房子建的比较好看,如果老人百年了,这些房子未来可以自己住,也可以独立出租给城市人来乡村度假与养老。正因为如此,房子在设计时基础建的比较高,防湿,功能也实用。朝阳卧室、餐厅、卫浴,中堂也为客厅,采光与通风都考虑。

房子在设计时没有什么可创新,基本保持本地汉江流域的元素,农民房子朴素是重要特点,建筑材料本地化,工艺简单,做工很细。这样的房子属于传统中的经典样子,因为没有创新,才有了永恒性的感觉,永远也不会落后。相反过度设计,过度装饰,过度园林化的房屋就容易过时,也易损坏,感觉怪怪的,很易被拆除,因为乡村是一个以约定成俗的社会,对异类与不合群的东西始终处在排斥状态。

二号房子我在设计时,是在传统与习俗中做了局部微改,更多是从实用性与美观相结合。比如外表四个墙的角,我特别夸大由角改成面与柱的结合。房檐下扣墙面收束,吸取楚风,让原重的房子显得在一些灵气与美感,在色彩上特别调整,以70%为灰色(灰砖),20%为黄泥深色,10%为白色(石灰),显亮色显得格外精神,又不失厚重,这是吸取汉风。


老人到了黄昏之象,尽量显有精神之气,有颜色之美。还有未来老人已故,做为乡宿与居住也能感觉是一个有艺术品质的民宅。
类似这样的五保户,小体量,投入在5-6万元的房子要想设计的美与实用,其实很难,作为投资人或政府也不愿下功夫,尤其是弱势群体,他们房子都不好看,品质与美观一般。如移民房、养老院、搬迁房、拆迁户等等。我恰恰相反,越是大家不关注的房子我越感觉更重视,更关爱,要好好为他们设计房子。这些年我们做的绿十字与农道联众、中国乡建院,我们都已最大的热忱与关注为平民,为乡村,为弱势人群提供服务,用茅于轼的话“拿富人钱,帮穷人办事”,这话听得顺,其实很难做到。

非标准
03
乡村建筑尤其是农民房子,设计师与农民需求相差甚远,现实中很难做到农民能百分之百按图施工。
今天的农民80%以上都进过城打工,见的多,看的多,也养成了自己的想法与审美(受欧式建筑影响),特别是农民这个群体,他们因一直生活在一个以熟人与血缘关系的信任圈,一般的对外来事物与契约不易认同,几千年以来,农民的信任一直没有跳出熟人圈。
所以我在设计樱桃沟房子时,特别小心又小心,尽量做到他们信任,并能够按图施工。在樱桃沟设计这五套房子,村干部把设计的房子照片放大,全部贴在村委会的楼梯口,全村的人都进进出出,看后感觉很好,都说盖房时按这个样子。

樱桃沟在五年大约新建了三十多栋房子,都说按图建造,要我设计,可是我给他的五套图没有一个会按图建房,几乎百分之百的有自己的实际需求,又坚持要按我设计的样子。设计、地形、人口、风水、邻里关系、钱的多少、个人爱好与审美、老房子剩下的材料等,什么事都出来了。
可是他们还是说“就要村委会楼道口上的样子”,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这也就是他们说的样子。所以三十多家房子,三十多种设计,三十多种要求,三十多种造价,可是样子一定要按村委会墙上的,那个样子是他们小时候的印象,也是村委会楼道里的印象,还有他们自己记忆中的样子。
可以看到,乡村的房子看上去全都一样,实际情况是一户都不一样。
传统与伴随生活
04
农民的房子与城市人的房子有很大区别,农民房子不仅仅是居住,他们还有自己的小院、晒场、菜地、工具房、养殖区,视觉与风水空间等,那是千变万化的要求。比如说大门朝向,中堂的进深(考虑老人寿终正寝),房子左右的高度,大门,面对的门,窗,角,树,山,路,山头,山脊,山沟等。房子在建造时,下地要选良辰吉日,要祭土地爷,上大梁更是大事,祭鲁班,论玉皇大帝等,工地上做事男女有别,很多事女人不能碰等。
房子在设计时,屋檐长度,屋脊、瓦的坡度、滴水台、房沟、朝向、大大小小门的尺度、中堂的进深、土地庙、院落中的工具房、养殖、菜地、晒谷场等,一一考虑,实用是农民建房最最重要的。
我向往城市的房子就简单多了,不可能有这么多要求,更不可能有这些传统中的事宜与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文化,想想城市文明人显得很可怜,也更觉得少了文化,也远离了天与地深深纠葛。
樱桃沟的五套房子,其实只是樱桃沟房子的样子。一个风格,一个美感,一种定位,让农民心中敬畏,这大约就是文化,也是文明,这就是设计的意义。
也因为有了樱桃沟村的五套房子的定位、风格、美观、造价、施工图、庭园绿化等,这个项目才有了持续性,有了由村到县的全域化乡村振兴。



实用与功能
05
乡村规划设计,不像城市是一个标准,法律、制度的社会,乡村是一个动态设计,温度社会,天地相接,人与相融,自治与法制兼顾,四季变化。还是一个在苍穹之下的“农生镇,镇生城,城生中国之道。”
在樱桃沟村,我们不仅仅为农民设计了新房,也改造提升了旧房。把我们这个时代不合标准的建筑,没文化内涵的设计,有违乡村常识的房子进行了微建。50山居、60院、70院、80院、90院,还有“孙君的院子”,这些房子与我设计的五套房子慢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村落感。有新有旧,有传统有现代,这种感觉更像传统村落的感觉。

正是如此,樱桃沟的房子设计像乡村,像农民的房子,像汉江流域的风格,融入自然,樱桃四季不同,年年绽放,让我们(城市人)有了敬意之感。
看见村庄,看见农田里的农民,看见宗祠,看见门前的奶奶与孩子,心中就有了温暖,文化有了方向,设计有了生命,建筑成为风景,乡愁有了家园。
[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编辑《典型农房设计·樱桃沟村》,吾为书作前言]

北京绿十字
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绿十字):农民房子啥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