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题下“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我们,精彩不再错过 编者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邹德慈、周干峙,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2011年5月6日通过中国工程院提出了一份院士建议,建议开发建设城市地下大众化公墓(骨灰堂),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殡葬问题的政策思路,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关于开发建设城市地下大众化公墓(骨灰堂)的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人口死亡率逐年降低。目前全国年均死亡率为0.7%左右,城镇更低一些。即使如此,按全国城镇总人口6.6亿计,每年死亡人口462万。数量不算少。建国后国家提倡火葬。火化后骨灰保存方式虽然多样,但多数丧主仍然选择土埋,因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公墓数量、墓穴数量仍然需要不断扩大,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 据报导,近年来,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公墓的墓穴价格上涨,由于殡葬行业的垄断性,使一般市民负担不起,出现“死不起”的呼声。同时,由于土地是紧缺资源,也不宜过多占用作为墓地。更有甚者,某些地区出现严重超过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规定,开发“豪华墓地”。墓穴面积和陵园面积超大,设施讲究,售价每平米数万元、十几万元,超过当地楼市最高均价,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我们建议先在土地紧缺的大城市近郊,试验开发以地下多层式的骨灰堂为主的地下大众化公墓,待取得成果后,再全国推广。地下骨灰堂可选择在位置适宜、交通便利、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段。地下多层(如5、6层),用电梯上下,便于丧主吊唁。骨灰盒上架,有设计精美,空间疏密适当的盒架。地下有宽敞明亮的通道和必要的照明、通风、消防等设备。按“盒位”收租金或出售。骨灰盒可活动式安放,“盒位”可以转让。考虑到降低“盒位”成本,骨灰堂的建设规模不宜太小,地下公墓的地面建筑尽量节约土地,不做过多景观设施,简朴、肃穆、大方。有条件时可接近城市公园或风景区。这是一种大众化的骨灰堂。 这种地下骨灰堂必须精心策划,精心设计,并取得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 建议人:邹德慈、周干峙、钱七虎 中国城市规划网www.planning.org.cn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官方网站 知规划动态 | 晓行业前沿 | 听学会声音 | 碰学术火花 关注方法 1. 长按二维码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推荐) 2. 回文章顶部,点标题下蓝字“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 3. 搜微信号“planning_org”或“中国城市规划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