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导读

10月13日,“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圆满落幕,论坛以“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为主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程泰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何依,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王富海以及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新城市主义协会(CNU)创始人迪鲁·塔达尼,意大利规划学会国际总协调人彼得罗·伽罗等专家、学者分别从全球化视角解读建筑创新、社会建构及传统建筑的传承创新,分享交流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实践。


本文字数:3103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10月13日下午,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在西咸新区召开。本次论坛由西咸新区管委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西咸新区规划与住房城乡建设局、空港新城管委会承办。国际著名专家和国内外知名学者、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国家级新区、各省市及陕西省、西安市规划住建系统相关领导约200人参加论坛。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主持人: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论坛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主持,由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肇娥致辞。论坛围绕“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这一主题,聚焦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建设融合发展,通过主旨报告、国际工作坊成果发布等形式,充分展示西咸创新城市发展历史成果。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致辞:李肇娥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肇娥在致辞中表示,新区作为国家第七个国家级新区,始终践行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和品位,彰显大西安新中心新形象;持续优化城市综合功能,注重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突出城市特色。她指出,新区将持续深化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路径和方法,努力走出独具西咸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高效能治理的新路子,努力为中国、为世界城市贡献西咸力量。

 

主旨报告


程泰宁: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Ⅱ——传承·对话·创新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


建筑是城市最基本的元素,城市的创新和建筑的创新有紧密的联系。程泰宁教授指出,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他以建筑设计领域为例,有些项目设计招标,中国建筑师如果不“傍上”外国人,连参加投标的资格都没有。文化的“不自信”,实际是建筑领域中多年来的一种常态。其结果只能是热闹一阵,最后无疾而终。


事实说明,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由文化不自信到文化自觉再到文化自信,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变革过程。我们应当对中西文化进行历史的、科学的分析比较,弄清中西方文化各自的来龙去脉。


在建筑创作中如何继承传统,历来是建筑师挥之不去的困扰。程泰宁教授不禁感慨:多少年来,为什么提及中国建筑,就会提到大屋顶、小亭子、马头墙、坡屋顶,难道中国建筑仅仅体现在形式语言上吗?程泰宁教授表示,中西文化对语言、形式的解读有很大不同,如果说,西方现当代文化以“语言”为本体,特别着重形式的话,而我们则更偏向传神表意。他表示,要把建筑放到城市中来考虑。


最后,他认为我们不应以模仿趋同,而是应以一种独特的、同时也能为世界所理解、所共享的建筑作品和理念与国际接轨,为世界建筑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中国建筑师的贡献。这就是中国建筑师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何依:传统街区的“熟人社会”建构——基于柳林明清街的田野调查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熟悉是从时间中、多方面、经常性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何依教授阐释熟人社会是熟人关系的网络化,行为方式的互助化,信任关系的约定化,零散行动的聚合化。熟人社会是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社会,一个是血缘纽带,另一个是“近距离“的生活模式。她借用”熟人社会“的概念,通过柳林明清街大杂院、众生相、灰空间、盘子会四个内容来探讨历史街区的本质。


通过现场踏勘调研,何依教授总结指出,在柳林明清街,大杂院是其熟人社会形成的环境基础,明清街的居民是典型依赖熟人社会生存的人群,鲜活的人物已成为老街的一部分,缔造了一个亲切祥和、充满安全感的熟人社会。在明清街,像院落口、交叉路口、圪台这些非正规的空间成为人们交往的空间形态,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盘子会则很好地界定了熟人社会的圈子。


最后,何依教授指出,明清街是熟人社会,街道是老百姓亲切祥和的家,但是明清街同时也是老人社会,更新后需要引入新型业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街区一定要创相遇之所,给人和人相遇的地方,怎样创相遇之所呢?何依教授提出集合院落和微中心的思想,所谓的集合院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已经不匹配了,但是作为历史街区必须要保证这种集合院落,因为这种集合院落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的边界和圈子,这里面有独院、杂院、长租公寓,还有微中心。


王富海:深圳实践看新区建设模式创新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住建部城乡规划、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行动规划创始人


王富海常务理事认为深圳之所以能成为最成功的新城,归因于市场、文化、密度、战略等方面的胜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就了它的商业城市,上进务实、敢破善立的文化造就了它的兼容包并,土地资源紧约束造就了它的集聚效应,渐进式发展战略造就了它的滚动规划。


在他看来,深圳的战略效果是因小而大。它的主观战略是:小定位,小格局,小企业,小人物,小政府,小投入,小目标,小办法。随之而来的客观效果是深圳渐进式发展,集约式发展,混合式发展,可调式发展。对比深圳和西咸新区,深圳采用商业手段,自负盈亏,滚动发展,目标随机。而西咸新区依托城市,目标既定,竞争发展,盈亏随机。如此一来,深圳没出大错,而西咸新区则有大要求,那就是:创新新区建设方式。在新时代,新常态,新体系之下,有新目标,新手段,新要素,新政策。


他将深圳经验分为“道”和“术”两方面:深圳经验的“道”包括功能优先、尊重规律、量入为出、集约发展;深圳经验的“术”包括审时度势,把握节奏;滚动规划,适度超前;多元动力,有序叠加;多样标准,包容发展。


结合深圳经验,他提出对西咸新区模式创新的三点建议。第一,活下来,在危机预警中发展;第二,活起来,助力国家中心城市;第三,活未来,西咸新区的使命和竞争力。报告最后,他指出,城市发展不是“形而上”的美丽,而是市民能支付的美好。


迪鲁·塔达尼(Dhiru A. Thadani):Preserving Architectural Character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特色的保护)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副主席、新城市主义协会(CNU)的创始人


迪鲁·塔达尼先生首先介绍了新城市主义协会的发展历程,并以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罗马尼亚的布拉索夫等城市为例来阐释新城市主义,他强调要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叠加在一起,融合在一起,让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空间。城市的核心就是让人与人产生互动,并在规划过程中留白,保护生态。同时,城市需要密路网、小街区,形成一个人性化尺度的、多样性的城市环境。


最后,迪鲁·塔达尼强调城市设计能够创造价值,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勇于打破传统,大胆尝试与创新。


彼得罗·伽罗(Pietro Garau):Inheritance, Innovation and the Magic of the Ordinary(普通建筑的传承、创新与魅力)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意大利规划学会国际总协调人


彼得罗·伽罗先生主要介绍了欧洲历史名城复兴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传统文化及社区的继承与延续、普通建筑的魅力


彼得罗·伽罗先生通过罗马、巴黎、威尼斯、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城市的建设实践来告诉我们街道生活的重要性。如何向历史学习,回到最基本的原理,不忘初心,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平常的需求,增加城市活力,建立多元混合、多元密度、多元文化的邻里城市,值得每一位规划师认真思考。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梁  东

西咸新区规划与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同时,论坛上举行了大西安新中心新轴线“南北绿廊点亮计划”国际工作坊成果发布仪式。西咸新区规划与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梁东介绍“南北绿廊点亮计划”国际工作坊整体情况。本次国际工作坊,诚邀来自法国的AAUPC、丹麦瑞索、澳大利亚革巧索、香港肃木丁和西安的建筑环艺系5家设计团队,针对南北绿廊进行整体设计。以深规院常务副院长黄卫东领衔的5位国内知名专家,以国际化的视野、高标准的评判、多角度的探讨,最终从5个设计方案中,评选出丹麦的zeso及香港肃木丁2个最佳创意成果。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黄卫东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卫东也高度肯定了工作坊的成果。他表示,国际工作坊为新区提供了国际化的视野和全球化语境。在坚守城市文脉的同时,探索应对能源环保、绿色生态、立体城市、无人驾驶与公共空间等未来话题,这对于新区未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高效能治理具有开拓性意义。


*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未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国际论坛举行!创新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独特视角看重庆 | 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自助学术调研路线开选啦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10年回首,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规划建设传承与创新国际论坛举行!让城市文脉融入现代生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