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第十九期钱学森论坛暨2019长沙空间信息产业国际博览会开幕仪式在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副主任曹健林,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刘顺达等领导出席,湖南省副省长陈飞宣布开幕。

本届博览会以“空间信息应用助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为主题,由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天心区人民政府、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共同承办。会期为11月15-17日,主要由展览、第十九期钱学森论坛和10个专业论坛组成。
3D地图上,城市的道路、建筑、人流和公共服务等实时信息一目了然;形状不规则的农田里,植保无人机根据地形自动规划路线,喷洒作业无需看守;自然灾害来临前,遥感系统及时观测,推演决策,发出预警……在本届博览会上,气象、海洋、测绘、农林、水利、交通、城乡建设、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将齐齐亮相,向大家展现空间信息技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展览面积共2.5万平方米,设有大型企业展区、遥感信息应用展区、空间通信应用展区、导航定位应用展区、空间信息装备展区、航天科普展区六大展区,吸引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美国Maxar公司、欧洲空客防务与空间公司(AirbusDefence&Space)、碧桂园、中兴等国内外近200家空间信息相关企事业单位参展。展区里随处可见的机器人,成为展会的“吸睛大王”。在航天科普展和VR体验区,观众可现场观摩中国航天事业建设成就,戴上VR眼镜畅游太空,提前领略高新技术,感受航空航天魅力。
新经济如何驱动老城市发展?未来战争对空间信息技术有什么需求?如何引导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使其进一步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问题即将在本届博览会上得到权威解答。
本次博览会邀请了近30位空间信息相关两院院士、资深专家参加第十九期钱学森论坛和测绘新科技应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空间大数据开发与应用、时空信息支撑智慧未来城市建设、空间信息应用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北斗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空间信息安全、空间通信数据与治理论坛等10个专业论坛,共同为我国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出谋划策,搭建国际空间信息技术产业高端交流平台。

以“钱学森智库聚焦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九期钱学森论坛上,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作了题为《从地球走向太空:跨越大气层后的未来布局》的主题报告,指出网络空间正在进入太空网络时代。建设网络强国,需要打造统筹卫星网络资源的“星融工程”,打造挖掘数据价值的“数据工程”。蒋兴伟院士作了题为《发展海洋卫星组网观测,助力海洋强国建设》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我国海洋卫星的发展现状,以及卫星在海洋遥感监测中的实践应用,展望了未来几年我国海洋卫星组网发展规划。
开幕式上,天心经开区与中驰车福互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公司(联盟)进行了入驻园区及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近年来,湖南省积极布局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先后发布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湖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并将大数据产业链、航空航天产业链等作为新兴优势产业链重点发展。2015年8月,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的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4年来,园区已形成了一带(万家丽南路产业带)一谷(天心数谷)一小镇(地理信息小镇)的空间布局,聚集了大数据(地理信息)产业链相关企业121家,各类矢量、遥感影像、栅格数据存储量达4200TB以上。2019年预计实现产值21亿元。

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晓明介绍,本次博览会统筹卫星遥感、通信、导航、测绘等空间信息产业,并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领域紧密融合结合,致力打造空间信息领域专业性、综合性、权威性的交流平台,将助力推进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和航天强国建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自然资源报):第十九期钱学森论坛正在举行,很多“黑科技”亮相,机器人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