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中国的艺术事业之所以能豪迈地屹立于世界,就是因为培育了一位又一位像吴冠中先生这样的艺术家。从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人生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以“美育”为己任,关心祖国命运和民族文化兴盛的人。他说:“一个美盲的民族,也许能成为制造大国,但绝对成不了世界创造的大国。”他对中国美盲多于文盲而痛惜。他为了“美”,以苦难为粮食,是一位真正为“美”而殉道的艺术家,美术界称他为艺术的“苦行僧”。


从他大量优秀的散文、画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油画写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形式美”早已成为他内在直觉本能的、深层的敏感“心镜”。尤其是70岁后,他的“形式美”的心灵活动更加自由、狂放。中国的改革开放“解放”了他,他创作了《松魂》《狮子林》《小鸟天堂》等一大批非凡的水墨画作品,这些作品植根于传统文化精神,是跨文化的中西艺术高峰,为中国绘画开辟了现代艺术的新航道,对中国当代美术影响深远。


—— 刘巨德:《吴冠中艺术研究》丛书总序《人民艺术家:“形式美”生命的诗人吴冠中》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作者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仲清华,江苏海安人,青年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研究课题为“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北京市朝阳区油画家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梦石》《归夜》《猫》、“风住尘香”系列等。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恭王府博物馆、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等机构收藏。著有《2018恭王府中青年艺术季艺术文献丛书·仲清华》(第一辑第五册)。论文与作品曾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中国艺术时空》等核心刊物。个人资料入编中国文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大事记》(2015卷)、《中国美术大事记》(2016卷)。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序言


仲清华的著作《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研究》一书即将出版。此书是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此表示祝贺。


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上的重要代表,吴冠中先生的艺术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清华大学也专门成立了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开展对吴先生艺术文献整理和理论研究的全面专项工作,成果颇丰。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成就在学界是公认的,而吴先生近百万字的艺术文章与散文随笔也伴随着他的艺术成就为世人所熟知与热捧。


吴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同时还是一位美术教育家,为中国美术领域培养了大批的艺术人才,当年受教于吴冠中的诸多学生,很多已经成为中国美术界的重要支撑力量。吴冠中先生在推动中国现代美术以及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方面可谓功不可没。


我们现今对于吴冠中先生的艺术研究,大部分聚焦于吴冠中的绘画艺术,以及他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一些重要艺术思想。而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家,吴冠中的艺术思想及其艺术教育思想又是紧密相连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割离的。从对吴冠中艺术研究的全面性上看,学界对吴冠中先生艺术教育思想方面学术研究的关注度稍显不足。而仲清华的这部著作中对于吴冠中的艺术教育思想的研究也正部分填补了这一空白。


今年适逢吴冠中先生100周年诞辰,看到仲清华为这部著作的出版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作为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我甚感欣慰。希望清华今后能将吴冠中艺术研究继续深入、延续、拓展,为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李睦

2019年4月25日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目录


总序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吴冠中艺术思想形成的基础

国立杭州艺专时期的盲从

1.吴冠中印象中的杭州艺专

2.首任校长林风眠与他的办学思想

3.杭州艺专的影响

留学巴黎时期的冲动与思考

归国后的坚持和理智

1.归国的抉择

2.归国后的困境与坚持

3.三个学校的辗转

4.艺术的春天

小结


第二章 吴冠中艺术思想体系中的几个重点内容

可分析的规律:“形式美”

1.“形式美”提出的背景

2.关于“形式美”的提出与相关讨论

合理性与时代性:“笔墨等于零”

具象与抽象的平衡:“风筝不断线”

1.何谓“风筝不断线”

2.“风筝不断线”艺术思想的形成脉络与内涵分析

另辟新路:“民族化”

小结


第三章 吴冠中艺术教育思想体系中的几个重点内容

“审美”是灵魂

1.“审美教育”与它的具体体现

2.“审美”的培养

3.培养“民族化审美”的重要性

西方现代主义理论支撑

立足传统,融合东西

“叛逆”与“创新”

1.从继承到创新须有“叛逆”的精神

2.缺乏“创新性”是当下的问题

“启发”是核心

慎入艺途

小结


第四章 “一画之法”与现代教学

“一画之法”是超越时代的现代主义理念

“写生”或“临摹”

1.由“变化章第三”引出的问题

2.教学入手,“写生”与“临摹”并无矛盾

小结


第五章 “搬家写生”:现代艺术教育的践行经验

“搬家写生”的实践经验

“搬家写生”在现代艺术教学中的意义

小结


第六章 吴冠中艺术教育思想与艺术创作思想的关系

两者的相同点

两者的不同点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丛书后记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致谢


仲清华


2016年9月,我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获博士研究生学位,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随李睦先生做博士后课题研究工作,选题的方向是“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研究”。吴冠中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一位艺术大家。在上中专美术班时,我对“吴冠中”这个名字就耳熟能详,对他的作品也从各类书刊上逐渐熟悉。尽管在十多岁时对吴冠中就有所了解,对他的很多言论所引起的轰动也记忆深刻,但是能在博士毕业后对吴冠中进行专业性的研究,这是而立之年后的命运安排,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人生中的一件幸事。


从事吴冠中研究的学者比较多,研究的方向也不尽相同。这不仅仅因为吴冠中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极高的成就,也归功于他幸运地碰到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国家在文化方面的逐步开放和学术自由,这使得吴冠中的很多作品和文章得以传播与保存下来,成为我们系统化研究吴冠中艺术的重要文献资料。在多数研究者将研究的重心放在有关吴冠中的艺术创作和思想言论方面时,将研究点放到他的艺术和教育思想上来,笔者认为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学术研究,这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方面,值得大家去关注。


合作导师李睦先生对于此项研究,从课题方向的选择到课题的开始与进行都给予我很多的指导。由于缺乏系统的学术资料,有关吴冠中艺术教育方面的信息显得比较零散。吴冠中在1950年从法国归来,经由董希文推荐入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后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水彩等基础课程,之后又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院,最后又归入清华大学。但经过找寻,我们在吴冠中的教学资料档案方面并未发现当时的教案或课程等文献的留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吴冠中留下的数百万字的散文、随笔、书信等资料对于研究他的艺术和教育思想便显得尤为珍贵。同时,《吴冠中全集》出版,其中收录了他几乎所有可能存世的作品和个人照片等资料文献,为我们全面展示了他的作品的发展脉络,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也为我们系统研究吴冠中先生提供了更为专业的平台。


笔者也因进入吴冠中研究领域,开始对吴冠中先生的诸多资料感兴趣,同时关注在生活中出现的有关吴冠中的资料,并且也在一些公共讲座上对吴冠中的艺术进行了普及,致力于将吴冠中的研究做到专业化和普及化、大众化。


在撰写文章的过程中,笔者参考了很多研究者的文章,这其中既有对吴冠中艺术创作和思想的研究,也有对他个人的怀念与追思。李睦老师希望能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将有关吴冠中艺术和教育思想的零散资料进行整合,同时提出自己的个人学术观点,要站在中立的角度看问题,不能仅仅将别人走过的路再重新走一遍。在撰写时,李睦老师反复校审,提出意见,指导我进行修改。作为一名研究者,我深知此拙作还有诸多不足之处,诚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以臻完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使我能更加近距离地研究吴冠中先生,也让我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能够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学术研究工作,是我人生中莫大的荣幸。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为我提供的研究工作平台,诚挚地感谢清华美院刘巨德教授,感谢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李睦教授两年中对我的悉心指导与教诲,感谢包林教授、张敢教授、陈池瑜教授对我工作和文章的指导与帮助,感谢陈颂文老师、赵倩老师等诸位老师对我在站期间工作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我的博士后同事还有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人,你们是我人生道路上永远的财富。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吴冠中艺术研究”丛书

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研究

仲清华 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9年10月

ISBN 9787535688972

定价 68元


相关链接:

恭王府中青年艺术季:仲清华绘画作品展

视觉经验特辑之三:有风吹过——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

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


美术遗产

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图书资讯丨吴冠中艺术与教育思想关系研究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