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请点击➹顶端蓝色字样关注我们↑↑↑
李铁:房地产需从卖房转向长期服务
周其仁:如何破解我国用地期限问题
专题:地铁丐帮治理与城市文明构建
谢英挺:反思总规的样样好却无用场
地铁丐帮治理与城市文明构建
曾静涵、徐莹,城市中国网
选择地铁上下班的通勤族对地铁乞讨行为并不陌生,甚至一个月内还可能多次遇到“熟面孔”,这些人的装备不外乎一男一女互相搭配,男人身背音箱手拿麦克风,嘴里唱着“离家的孩子”,女人负责收钱;还有一种是怀抱残疾孩子或昏睡孩子的妇女哭诉孩子生病无钱医治,祈求好心人施舍钱财救命。这就是流连在中国各大城市地铁站里的“职业乞丐”。
“职业乞丐”是指在某一城市或地区形成一定的人数规模,自身并无临时困难、能够自行解决食宿等基本生活问题,但长期选择乞讨这一行为,以讨要钱财为主要目的,拒绝政府临时救助的这一类人群,多数乞丐都是“盲人不盲,瘸子不瘸”。“地铁丐帮”多流连在地铁车厢内,部分乞丐的月收入甚至过万,但对于城市形象而言,他们的行为就好比一位风姿卓越的美女眼里洗不掉的眼屎!
乞讨行为在我国并不违法,对于真正生活困难,没有劳动能力四处乞讨的人员我国有专门机构对其进行救济,允许乞丐的存在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人文关怀和城市的文明程度。但“职业乞丐”却是以挣钱为目的,采用欺骗甚至强行乞讨等违法手段活动,该群体的存在已严重影响了乘客的出行和生活,成为遮蔽城市文明的阴霾。
北京、上海等城市成“地铁丐帮重灾区”
日均流量1000万人次的北京地铁,是中国乞讨者的最大“市场”。多年来,众多乞讨者、卖艺者,将北京地铁视为谋生“福地”。有媒体报道称,在北京地铁内的乞讨者有近百人,他们多数集中居住于1号线终点站周边,每日在地铁里“上班”,行乞类型也五花八门:有唱歌的,有怀抱孩子称无钱治病的,有面部烧伤、上下肢缺失求同情的等等。在北京现有18条地铁线,其中1、2、5号线又是乞讨者出现最多的线路。
除了北京地区,我国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地铁中乞丐乞讨现象。“上海轨道交通俱乐部”微博曾经向公众披露过上海地铁上乞讨人员的真实境况,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共抓获地铁乞讨人员3.25万次,有5600人次接受了行政处罚。目前专门依靠地铁乞讨为生的‘职业乞丐’达到200人左右,其中又以老弱病残为主。他们并非没有钱,甚月收入大多上万。该微博账号称,这些乞讨人员已经结为“地铁帮”。“200人是什么概念呢?如果这些‘职业乞丐’全部出动,平均每3列地铁列车,就会有一个职业乞丐。换言之,你在地铁里遇到的所谓‘乞丐’,几乎全部都是骗子。而事实上,这些人已经拉帮结派,划分地盘,外人也根本不可能进地铁乞讨。”
南京地铁乞丐曾曝出很多奇葩,而被曝光最多的是一名年轻男子,平时地铁里乞讨时,用手代替腿,撑着向前走,手上还拿着个罐子,不停地晃着,钢镚在里面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可是让大家大跌眼镜的是,面对执法人员,他可以爬起来“健步如飞”。南京地铁办公室的负责人称,这名姚姓乞丐每天乞讨收入不低于500元,高的时候上千元。南京地铁保护办公室执法大队迄今为止已经处罚他100多次,可他屡教不改。“我们作过调查,他家人和他自己都承认,家里面确实比较富裕,在南京是有房的,据他说有两套,他可以正常行走,就是有点跛。”
前不久,北京地铁上女孩未给钱遭乞丐摸大腿,武汉地铁男乘客未“施舍”遭女乞丐搂腰摸胸的事件更是让“地铁丐帮”恶名远播。
如此不招人待见,为何群体还会不断壮大?
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乞丐们纷纷涌入地铁,“投身”到地铁乞讨这一“事业”之中呢?原来,地铁行乞收入可观。以南京为例,据调查,职业乞讨者都是买票进地铁站,成本只需2-4元钱。地铁有57个车站,80多列车,以一号线为例,迈皋桥站到奥体中心,单趟半小时左右,每列车6节车厢。如果一节车厢能讨到2块钱,他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工作”26天,月收入就是4992元,而且不用交税。
今年3月,北京公交总队民警曾查获一名专门在地铁乞讨的男子,他靠着假扮腿脚残疾乞讨,已经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而另一名专门在北京西站乞讨的老汉,每月会到建国门邮局整理成堆的零钱,他在江苏老家的家人,每月能够收到1万元。
日前,有北京网民贴出在北京地铁2号线某站台拍到的一段视频。视频中,几个乞丐正在地铁的楼梯下数钱。而其中一名乞丐掏出手里的iPhone6拍照留念,引发网友们的热议。
据悉,地铁里的职业乞讨者的乞讨方式不一,收入也有较大差距,但每个月挣到5000元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面对地铁“乞丐大军”,政府将如果处理?
为了治理“地铁丐帮”,还乘客安全的乘车环境,多地政府绞尽脑汁对地铁乞讨和卖艺行为进行禁止。
2014年底,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从今年五一开始,北京地铁禁止乞讨和卖艺行为,否则处以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该禁令实行半个多月以来,乞讨者数量明显减少,但是目前第一张罚单也没有开出。北京目前正在探索建立地铁乞讨者信息共享库。
《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在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禁止“乞讨、躺卧”。上海上海轨交警方前些年还曾发布“乞讨排行榜”。
武汉市对地铁乘客行为作出规定,禁止在车站、列车、出入口、通道乞讨、卖艺,乘客如违反规定,影响安全秩序的,由运营单位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南京地铁则会公开职业乞讨者的信息,提醒市民不要同情,并组织了专门的巡查队伍。
虽然地方政府在维护市容和市民安全方面尽心尽力,但“地铁丐帮”治理起来依然相当困难。当他们看到穿着执法服的执法队员后,大多会自行撤离地铁执法队的执法区,当执法队员离开后,他们便又回来了。如此“游击战”,给执法带来一定困扰。
针对“游击战”,北京市轨道交通执法队已经建立了一个地铁乞讨者信息共享群。只要队员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乞讨者,就会将其信息发到群里,细致到发现的时间、地点、乞讨者的正面照。信息共享之后,慢慢就会找到他们行乞的规律。信息共享非常有助于执法人员摸排乞讨者信息。比如,执法队员发现,发小广告人员最爱去2号线、10号线等环线,而北京站、北京南站等客流大的车站,则是乞讨卖艺人员的最爱。执法队员还表示,除了依靠他们清理乞讨卖艺等违反《条例》行为,乘客拒绝给钱,也是让乞讨卖艺者彻底离开地铁车厢的重要方式之一。
除游击战外,柔性的执法方式也成为“地铁丐帮”禁而不绝的因素之一。北京市交通委工作人员表示,5月1日至今,轨道交通执法大队对318个车站进行了全覆盖巡查,但执法队员仅有80余人,要完全杜绝乞讨很困难。即便发现了乞讨人,他们目前也只是劝说离开,至今还没开出一张罚单。
除了执法细则尚未出台外,一些乞讨者手里持有残疾证且每次都很配合执法,也是让罚单迟迟未能开出的原因。不过,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执法《细则》初稿已制定完成,正在修订。同时,执法队将与城管、公安、民政等对接,扫除执法盲区。比如,发放小广告者,如果前两次都是轨道交通执法队队员抓到的,第三次被公安部门抓住,将面临拘留处罚。
对于不少乘客提出的希望执法队员着便装进地铁执法的建议,业内人士表示行不通,原因是轨道交通执法队人数有限,虽然后续招聘工作仍在进行,但按照要求,执法人员目前必须穿制服进地铁巡查、执法。
国外“地铁丐帮”现状及治理情况
相比起国内,地铁乞丐在国外似乎更加“猖獗”,与违法犯罪有更大相关。美国布鲁克林地铁内曾发生过乞丐于跟踪女子索要三美元不成后,试图强奸该女子事件。所幸该乞丐被地铁内其他乘客吓走,后被警方逮捕。纽约市N线地铁还出现过女乞丐拔刀威胁女乘客引发车上乘客慌乱。根据纽约市游民局(Department of Homeless Services)2013年的统计,“居住”在地铁系统的人的数量比2012年增长了13%。
对于种种情况,纽约市警察局也着手取缔地铁乞丐。纽约市交通局(MTA)的规章制度规定,在地面安静地乞讨合法,但在地铁乞讨则违法。
对于乞丐,英国实行分类治理模式,地铁、政府机关等地禁止乞讨。人们发现乞丐可以向地铁管理人员举报,然后由警方加以驱逐。对不符合规定的乞讨,先警告,第三次将实施逮捕。同时,英国当局规劝人们不要抱着慈悲之心给乞丐钱,鼓励以食物代替金钱给乞丐。如此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伦敦地铁的一位新闻发言人表示,在伦敦某些地铁站,如繁华的牛津街地铁站等,允许以弹唱卖艺的形式行乞,但必须没有不服地铁工作人员管理的前科,行为得当,经过批准,可在指定位置行乞,而且事先要与地铁管理部门签署书面文件作保证。由此可以看出管理的严格程度。
黎明:北京“乞丐村“消失
位于北京苹果园地铁站西北侧的金顶山村曾是北京著名的乞丐村,由于距离地铁站较近加上房租便宜,很多乞讨者在这个村的“西山坡”租房居住。近日,有媒体在金顶山村探访发现,乞讨者早已退租离开此地。从2014年北京地铁票价上调开始,乞讨者的生意就越来越难做,而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执法队开始严查地铁卖艺乞讨等行为,加上有关部门的“定期清理”,北京的乞丐村这个称呼也将成为历史。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这一城市“顽疾”会得到妥善的治理,还城市地铁和乘客们一个健康的环境。
(本文综合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等多篇文章编辑而成)
来源:城市中国网,编辑:一米阳光、Hai_JP
除特别注明外,本微信号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合作或投稿请咨询微信号Hai_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