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是中国近代的大德高僧,名扬海内外;而他的师兄弘伞走的是另外一条佛法传灯的道路。弘伞法师,安徽灵壁人,原名程中和,曾在民国军界任职高位,出家人不言以往,知道他履历的人很少,关于为什么他要离妻撇子、放弃万贯家财而遁入空门?更是无人知晓。
平湖李叔同纪念馆王馆长多年来一直探寻弘伞法师事迹,近日掏得1947年民国报刊《真报》一期,方能窥得大师尘年旧事。分享如下:
安慶據長江上游,襄為人皖省會,楚尾吳頭,控制江淮,宜城鬥大,能戰不能守,亦用武所必爭,清光緒三十二年夏,徐錫麟首先發難於是處,刺殺恩銘,雖以身殉,亦足亦褫滿人之魄,繼之者有熊成基,熊趁太湖秋操之際,省垣空虛,遽起義,殺身成仁,有足多者,熊以炮兵營發雉,而炮兵營靈壁程君,亦參加是役,見事機洩露,不願做無謂之犧牲,遂急趨至舒城,化裝簡道遁,省吏會派孫發緒追之,因緹騎行甚速,弗能及,程於光復時,會遊升至旅長,嗣以所如輒左,遂皈依佛法,法名弘傘,主持杭州某刹有年,複參加慈善事業,以救濟眾生為志職,人咸目為政治和尚,餘以抗戰期間,於役渝州,弘傘適承乏賑濟委員會第三救濟區賑務機構在屯溪,間道赴陪都述職,餘與晨夕過從,相得甚歡,弘雖政治經驗差缺,而潔身自好,殊不可及,孫發緒與黎黃陂有舊,黎續任總統,以直隸定縣知事,一躍而為山西省長,官運享通,罕有其匹,迨黃陂下野,即賦閑居,百端活動,不能得一位置,遂扦足慈善事業,以消磨歲月,不期又與弘傘同事,關於追殺弘傘一節,時過境遷,久置度外,況彼此均放下屠刀,毫無芥蒂於胸臆?一日孫於大庭廣眾中演講,謂彼善於追隨弘傘者,昔日革命,既已追隨,今日辦賑,又複步武,妙語解顧,誠不愧為曾任俊長者,即弘傘以此語我時,亦忍不见禁雲。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龙湖记忆):弘伞和尚的尘世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