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城市规划》自1999年起开设“海外信息速递”栏目,迄今已20年,设立国际联络站十余个。平常您在我们这里看到的国际资讯都是各国际站的小伙伴提供的。到年底啦,我们来搞搞新意思,请各站的才子佳人们点评一年来的资讯,希望能雾里看花,拨云见月。

非常感谢《国际城市规划》杂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身在海外的规划学人能够把全球的城市规划相关信息传递给国内的规划同仁。2019年是国际局势风云变化的一年,本人在英国的感受尤其深刻。随着英国脱欧的一波三折,我明显感觉出英国无论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都在处理脱欧的问题上,这也影响到英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但随着鲍里斯·约翰逊赢得大选,脱欧问题的逐渐明朗,英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会重新把资源转移到本国的建设上。此外,在本人同样关注的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通过调研与了解,我发现很多传统上我们理解的较为落后的国家在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很多非正规的发展模式也慢慢走向制度化,这些国家也在试图学习西方或者中国的经验。
2019年是拆除柏林墙、东西德合并30周年,然而东西德目前在房屋市场、就业机会和城市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差距。2019年,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投资力度加大,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依然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滑板电动车在今年夏天被许可进入德国主要大城市,共享单车也在这一年被更多市民使用。
2019年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项目“社会城市”(Soziale Stadt)发起20周年。该项目始于1999年,联邦政府共计投入5.3亿欧元,用来支持城市内部社区的改善,尤其针对一些失业率高、平均收入低的社区,意图达到减少城市社区内部差距、实现各社区和谐发展的目标。
2019年德国房地产市场经历持续高涨幅,主要大城市的居民依然面临房屋紧缺、租金高的问题。规划批准了更多住房建筑项目,实施了多项措施来减缓租金上涨,这也是政府在城市发展方面的主要任务之一。


法国
可持续和创新

李明烨 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一年来,作为国际资讯专栏组的一员,我见证了《国际城市规划》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日益丰富和形式的愈发多样。这离不开编辑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积极创新,这个全年资讯回顾也可谓是极有创意的年末彩蛋。
回顾法国站这一年的资讯,数量不多,但颇具代表性。本年度的首篇资讯概括了目前法国的城市化特征:趋于理性与可持续发展。法国的城市化率在1975年已达到72.9%,在此后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这一比重趋于稳定,2018年法国城市化率为80.4%。相应地,法国城市用地的增长也持续放缓。以法兰西岛大区为例,2003—2008年期间,该地区每年新增城市化用地约1200公顷,2012—2017年期间这一数值已经降为590公顷,达到30年来最低点。一方面,人们对农业用地、林地以及自然用地的消耗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都市区开始进行人工用地复原(renaturation),如修复废弃的采石场、垃圾场等。与此同时,城市更新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主流,大部分新增住宅以城市更新的方式产生。
在这一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成为当年法国城市发展的关键词。2019年接下来的几篇资讯都与创新相关。以巴黎“大邻居”为代表的过渡性城市规划(urbanisme transitoire)是一种针对城市更新过程中无法短时期完成建设的临时性项目,城市共有财产使用的创新性尝试为公民利用城市共有资源提供了可能;巴黎左岸主题展览则呈现了一个街区从衰败走向复兴的40年更新历程;法国《世界报》在巴黎举行“城市创新奖”奖励了在城市机动性、能源、居住、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等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项目。
事实上,法国近年来积极推动的大型城市竞赛,如“再创造巴黎”(réinventer Paris)一期、二期,“创造大巴黎都市圈”(inventons la métropole du grand Paris)一期、二期也都以“创新”为主题,即在有限的已城市化区域内积极采用创新性规划、建筑乃至管理、运营方法去满足人们对未来都市的需求,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混合性与可持续性,从而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


荷兰
愿景、枢纽、住房、转型和遗产

熊亮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9年荷兰的相关资讯可以用愿景、枢纽、住房、转型和遗产这五个关键词来概括。愿景是今年的重点,指的是将于2020年确定的《国家环境愿景》,今年是方法技术、案例试点以及草案形成的重要阶段。枢纽是今年的热点,荷兰持续推进以交通枢纽作为城市更新开发基础的战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技术应用和城市转型相辅相成。住房则是今年的难点。在经济危机余波、经济复苏、英国脱欧和激进的环境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荷兰主要大城市的住房市场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国家-省-地方三级政府都通过各种规划手段应对这一挑战。另外两个关键词——转型和遗产,则代表着对未来和过去的规划的态度。如何在未来能源转型的情况下在各个尺度上塑造国土,以及如何在各个尺度上妥善保护文化,也在今年的荷兰城市规划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
荷兰将在2020年以《国家环境愿景》取代现有的空间规划法。2019年荷兰城市规划的重点就是这种新式规划方式的试点和完善。在《国家环境愿景》中,环境取代了空间,愿景取代了规划,通过概念的转换,国土的营造从专业人士的工作扩展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国家环境愿景消除了行政区划和部门行业的界限,将区域作为营造环境愿景的基本单元。地图在环境愿景的设计中成为整合多部门、多尺度和多学科的重要设计工具。从区域尺度的人造自然国家公园、景观遗产保护与环境愿景的形成,到国家长期战略的识别和制定,一系列国家环境愿景的设计在今年借助图析在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得到持续的发展。图析也将在荷兰的规划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荷兰国家环境愿景采用的新式基底图,包含高程、土壤类型和城市化区域等信息
图片来源:https://deltametropool.nl/nieuws/kaarten-en-hun-verhaal/
荷兰在2019年持续推进以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城市开发策略,在国家环境愿景中,距离公共交通枢纽10分钟自行车或者轻轨/地铁的城市区域将成为优先开发的区域,交通枢纽和交通成为今年的焦点。一方面,各大城市纷纷优化城市布局;另一方面,新的交通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协助城市实现规划。
在城市发展方面,海牙市在今年先后发布了《2040中心创新区设计研究报告》和《2050中心火车站周边地区规划》,将该城3个主要火车站之间的区域发展为高密度的居住和办公区。现有铁轨将为未来愿景中的蓝绿基础设施提供空间,并通过新式公共空间和立体社区中的多样化项目将中心创新区的核心与现有城市建成区联系起来。
在2050规划中,海牙中心火车站周边地区将由有的以办公和交通为主的功能转变为以高密度办公、居住、商店、公共绿地结合的多功能空间,使该区域在晚间也能维持一定的活力。铁轨部分也将融入蓝绿基础设施网络之中
图片来源:Gerhard van Roon https://www.rijksvastgoedbedrijf.nl/actueel/nieuws/2019/06/06/index
乌德勒支市积极通过中心火车站周边区域的改造减少机动车道,改善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枢纽之间的接驳,使中心火车站通过良好的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成为城市的新中心。
荷兰政府也关注交通对景观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在线购物的兴起,超大型转运中心的建筑面积在过去五年内增长了20%。而网络通信的增长也将使数据中心的占地面积在短期内翻倍。荷兰政府2月启动研究这类超大型建筑对景观的影响及对策。
在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方面,铁路智能寻座系统功能已覆盖到全国更多区域,并将于2020年在全国所有铁路线路开通。包括荷兰在内的多个欧盟成员国,将与多个汽车制造商和导航系统提供商共享道路安全信息。荷比卢三国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也签署了“作为服务的移动性”协议,该协议实现了各种交通信息的标准化,供旅客使用,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也能无缝接驳。包括火车、公交、出租车(以及水上出租船)、汽车和自行车的跨境交通数据交换将变得更加容易,通过移动支付使用境外公交系统也将成为可能。自7月1日起,荷兰进一步放宽无人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的测试许可范围。乌德勒支省今年扩大了自行车道的空气质量监测范围,通过架设在自行车上带GPS的传感器收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数据并绘制骑行健康地图。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最重要的当属阿姆斯特丹南北线地铁全线通车。这条地铁线获得荷兰建筑师协会颁发的2019年度最佳建筑奖。地铁成为继渡轮外更有效沟通隔河相望的阿市南北两部分的公共交通工具,并成功地在建设过程中保护了整个老城区的历史建筑。交通技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将极大地协助完成城市区域转型的目标。
2008年前的经济危机和近几年的经济复苏仍然在持续地影响着荷兰的住房市场。英国脱欧和荷兰较为激进的环境政策使得住房紧张的情况进一步加剧。在经济危机中,大量劳动力从建筑业转移,导致目前急速发展的建筑业面临严重的人才缺口,而经济复苏导致荷兰兰斯塔德地区的住房需求大增,英国脱欧使得一部分欧盟机构和中高收入人群迁入兰斯塔德地区,进一步增加了该区域的住房需求,而激进的环境政策则使得将近三分之一的建筑工程延期,不少建筑公司也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由于激进地控制氮元素在土壤中的释出,荷兰2019年及2020年每年仅47000套新增住房计划获得批准,距原计划的75000套有不小的差距。这四重因素影响下的荷兰住房市场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城市中低收入人群是遭受冲击最严重的人群。社会保障住宅的申请和等待时间进一步加长,二手房的交易价格也节节攀升。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年轻人、教师、警察、护理人员等都通过居住时间和收入水平等限制条件在大城市获得了住房市场交易的优先权。此外,国家也积极通过改造办公楼、学校、医院和商店等提供更多住房。与此同时,荷兰政府在2019-2020财政预算中特别增设了住房补贴,并积极调整氮排放政策,以缓解住房紧张的问题。在住房紧缺的大环境下,过去10年中离开大城市的年轻人逐渐增多;在2018年,迁出大城市的人口超过迁入人口。如何在激进的环境政策中妥善解决荷兰住房问题将成为荷兰规划的一个长期挑战。
荷兰政府2019年在遗产保护方面的举措包括两方面:积极推进点状宗教遗产的保护和线性人造遗产的申遗。一方面,在传统宗教式微的前提下,国家政府尝试扶持以城市为单位对宗教建筑的整体保护;另一方面,通过对荷兰水线和罗马帝国低地日耳曼边境军事遗址这两处线性人造遗产的申遗,国家政府进一步丰富了国家的线性景观体系。对于遗产的体系式保护也反映了荷兰规划的整合性特点。
宗教遗产保护愿景将保护包括哈勒姆市圣八福(Saint Bavo)教堂在内的教堂、修道院及室内装饰
图片来源:https://cultureelerfgoed.nl/nieuws/voorlichtingsbijeenkomsten-kerkenvisies
为了实现2050年零碳排放的目标,今年荷兰政府在能源转型方面的规划主要包括建筑减排和开辟可再生能源发电场两项举措。在建筑减排方面,19个产业的企业和机构在7月前根据《环境管理法案》制定并提交了未来5年的建筑节能报告。而在国土可再生能源规划方面,一方面通过“国有土地可再生能源”试点项目识别可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国有土地和水域,并为其市场化做好准备。一方面在能源规划时积极结合文化景观地图,将文化历史特征和景观特征作为能源战略规划的协同考虑因素以妥善维护区域的文化历史质量。持续的科研和应用所带来的积累优势使荷兰规划得以从容应对能源转型。
瑞维尔兰地区(Rivierenland)文化景观地图是全荷兰30个区域能源战略地区对应文化景观地图之一
图片来源:https://www.cultureelerfgoed.nl/actueel/nieuws/2019/10/28/nieuwe-landkaart-met-cultuurlandschap


意大利
历史与未来,问题与创新

赵一青 米兰理工大学
建筑、城市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回顾2019年意大利规划资讯,内容主要包括城市会议与研讨会、城市与环境设计、城市保护与更新等。例如由当地研究基金会与米兰理工大学合作的城市研究公开研讨会“城市地图集-城市肖像的比较”、米兰三年展与建筑设计周,以及历史城市(费拉拉、米兰等)的保护与更新项目。这些城市问题讨论的共性在于追溯历史、反思过去,分析当前城市发展困境,并探索未来规划可能性。而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与自然共生,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展参与者们的辩论场,辩论话题涉及全球城市发展中的社会空间斗争、环境问题、废弃空间再利用、遗产保护等。在这些看似碎片化的城市资讯中,如何通过创新实践(创意文化、数字化与可持续干预措施等)提升居民日常生活品质,同时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当下意大利城市发展的困境和热点议题,并在资讯中频繁出现,例如:1)米兰三年展的主题为“破碎的自然:设计承载着人类生存”;2)米兰2030年规划目标中提出的建筑更新改造零碳排放目标;3)意大利正在进行的城市内外循环骑行网络的建设;4)遗产地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2019年新当选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普罗塞克起泡酒产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米兰最近的绿色遗址公园理念。此外,文化与艺术仍将继续成为意大利推动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媒介,如6月资讯中的“未来文化城市”和8月资讯中的“学校安全建设项目”。


北欧
宜居、低碳、智慧

何嘉贝 瑞典隆德大学
人文地理系,硕士研究生
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北欧国家以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高品质的生活体验,以及惠及国民的福利制度而闻名,其城市和建筑发展规划也是世界各国参考、仿效的对象。近年来,北欧国家在城市规划领域遵循可持续性发展愿景,子主题包含智慧和绿色城市、效率与弹性发展、宜居性、福利与创新实践等,也力图在规划中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环境灾害等全球危机的解决方案。此外,北欧也因高度紧密的国家间合作而闻名,较低的人口密度、较为统一的种族和文化促进了地区范围内的高度信任与合作。总体来说,北欧的规划理念和实践蕴含了对地区文化、社会和历史的反思,同时展现了对生态宜居、低碳生活和未来都市发展的全新思维与视野,为创造未来城市更具多元、创新及智慧之价值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欧洲其他国家

巴塞罗那“超级街区”

美国
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城市成热点

陈野夫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
奥斯汀分校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今年9月份,我有幸成为《国际城市规划》联络员,也开始了在美国的博士项目。这三个多月中,我对美国近期的规划主题和热点话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趁着这次年度汇总,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和以前相比,美国的城市规划思路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现在大部分州(例如华盛顿州)都确定了明确的城市用地发展边界。边界内的用地发展可以适当地高密度发展,而边界外则被要求继续保持“郊区”性质,实行低密度的开发策略。
与此同时,美国规划界也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城市是目前的热点话题。例如佛罗里达州已经开始在战略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佐治亚州在综合规划中引入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有意思的是,美国还有部分城市(如休斯敦)没有区划(zoning code)。有批评者认为这导致城市缺乏整体的发展规划,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赞同者认为这样更加灵活,市政府可以对市民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总而言之,美国的城市规划相比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有意思的在于各个区域,各个州,甚至是各个市对城市规划的侧重都有所不同。这也值得我接下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整理。同时,我也希望通过介绍这些海外和短讯,为国内的规划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加拿大
变局与调整

徐南南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社区与区域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9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愈加明显。各种社会运动围绕着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以及性别、种族、性向、原住民等平权议题展开。而真正困扰普通中产阶级和广大城市青年的住房、就业和爱情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18世纪的西方自由和民主理念不能解决21世纪的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问题。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变”,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在资本严重过度积累、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而经济扩张趋于停滞的当今时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新调整。这个重新调整会是很痛苦的过程,最好的情况是能够避免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和战争。


澳大利亚
高密度发展面临压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增长压力,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开始颁布新的城市发展政策,鼓励在城市近郊区和交通干线周围高密度发展,减缓外沿的都市蔓延。然而,高密度发展对澳大利亚传统的低密度居住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对周边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如何在提高城市发展密度和保障居民生活品质两方面取得平衡,成为考验澳大利亚城市政策制定者智慧的重大问题。


中国香港
规划与空间向立体化迈进,内部挖潜破土地短缺困境

陈守强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博士研究生
对香港而言,2019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前所未有的社会动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也为这个全球城市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令人欣慰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困境之中,这座城市也向我们展现了它非凡的韧性和秩序恢复能力。其中,规划的支撑作用功不可没。回顾2019,香港规划的工作重点仍聚焦于高密度建成环境下的规划技术提升、既有空间的优化和发展空间的拓展。
规划技术方面,香港规划署在绘制香港岛及九龙半岛等核心地区三维实景模型的基础上,于年初推出了“三维规划及设计系统”,以辅助规划师们快速准确地了解地区发展规划发展和评估初步设计方案。相比过去依赖二维地图所进行的规划,新系统不但能帮助规划师加深对复杂、高密度建成环境的了解,还能显著提高规划编制效率。为了支撑香港智慧城市的发展,香港政府决定将进一步扩大开放数据集,特别是交通、土地和社会公共服务等数据,以支持移动客户端应用的开发。
空间优化方面,香港启动了对四个战略性地区地下空间发展潜力的研究,并率先公布了位于尖沙咀西的九龙公园地下空间开发概念方案。此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地下空间的使用来改善步行网络的连接性,从而缓解地面街道过度拥挤的状况。此外,地下空间的合理规划还可以为周边社区提供零售店、餐饮店和停车场等多元化的服务设施。为舒缓中环城市核心区的交通拥堵问题,香港也双管齐下。一方面在年初正式开通了港岛北岸东西向交通主干道——中环及湾仔绕道和东区走廊连接,以分流贯穿城市核心区的东西向通勤;另一方面出台道路收费先导计划,以引导中环及周边地区居民的出行模式向公共交通转变。此外,香港还推出了“香港好·易行”计划,并公布了两个试点地区的具体发展策略。该计划力图通过一个综合性的规划及政策引导,提升香港街道的步行便利程度,以减少市民短途出行的汽车依赖。
空间拓展方面,香港仍致力于通过多种措施来破解城市土地短缺的困境。除了填海造地,还通过内部挖潜的方式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历经两年调查研究,《新界棕地使用及作业现况研究》报告在年底完成。报告指出全港目前约有1414公顷的营运棕地(Active Brownfield),并建议政府应坚决回收棕地发展权,转变这些低效运营且严重破坏环境的土地使用方式,优先用于惠及更多公众的城市发展建设。
2019年,日本由“平成年”向“令和年”跨越。平成时期的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令和新时代,由于VR等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空间的感知从时间、场所的局限中解放出来,从而对于空间的理解更加广阔,同时对于可感空间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
这种对空间的更高要求,契合新时代追求的主题——“丰富的生活空间”“自然、传统等日本人的感性(美的意识)”。而对于美的意识,重视“心”而不是“物”的富裕。生活空间的特征要能够“有细节处的考虑”,能够“感受到自然、历史与传统”。在令和时代,新技术与空间艺术相结合,在提高生活空间的便利性和舒适度的同时,引入日本文化的审美意识,以创造新的生活空间。
基于新时代追求的主题“丰富的生活空间”,日本站在继续报道日本城市发展建设最新资讯的同时,拟新开辟日本城市专栏,暂定分为三部曲:
-
十问城市——未来需要城市规划吗?
-
读解城市——如何看城市如何提升城市活力
-
向城市学习十个方面——致社区营造的青年规划师们
欢迎新老朋友关注!


新加坡
民生无小事
作为《国际城市规划》国际站的新成员,追踪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资讯三个月以来,最大的感慨是: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资讯大多是小尺度、小手笔的项目,着眼于市民的日常生活、通勤与休憩,注重从细微之处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如:为保障电动滑板车等新兴代步工具的使用安全,政府斥资提升道路设施;改善新加坡河部分河段沿岸景观,为市民打造游憩休闲好去处等。如此尺度,在我们国内或许是不值一提的小项目,在新加坡却备受政府和民众重视,往往由交通部长等政府政要召开发布会向民众进行宣讲,并且获得媒体的持续追踪报道。民生无小事,政府“以民为本”的理念落到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细微之处。此外,新加坡还流传这么一句话,大意是如果有一条小路是捷径,走的人多了,政府就会把它修成一条真正的路。体恤民情、体察民意、为民便利、为民众打造微小但确切的幸福,都是新加坡城市建设中的“大事”。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非合作中的非洲城市化成为不可回避的议题。然而,系统研究非洲城市化的中文文献乏善可陈。《国际城市规划》在国际联络站中增设非洲站,提供非洲城市资讯,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非洲城市化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非洲正在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引人瞩目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这样形容,非洲的城市化进程是场平静的巨变:一方面,随着经济自由主义和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的涌进,非洲的市场被来自全球的投资者激活;另一方面,由于民主文化和价值观的不断增长,不同形式的国家治理方式在非洲大陆切磋较量。
从整体上讲,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城市化整体进程依然处于弗里德曼所定义的“城市化Ⅰ”的过程,即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城市地域的集中过程,表现为地理形态上的城市化。与城市化相关的城市主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景观绿化建设等都需要从全世界成功国家寻求物力和智力的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为创建新世界经济体系提供驱动力。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必将引领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城市化发展。作为中国的传统友好伙伴,非洲必将成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最大的地区。


全球趋势及研究

美国城市群口相声
2019年太难了,2020风景会好吗?
佛罗里达大学Shimberg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研究员
华盛顿联邦特区(Washington, D. C.):中国的读者朋友们,大家新年好!2020年,多么熟悉的科幻字眼来临了(作浮想联翩状态,然后皱眉),2019年,世界风云诡谲,环境变迁历历在目,美国城市波澜不惊。啊……人来人往,风来水淹,房少屋贵,车连轨通,修墙拆迁,好不热闹。看政客隔靴搔痒,规划学者齐聚,不亦乐乎!今天我带一众小弟给大家说说那些(故作神秘状)——糟心的事(捂胸)……
华盛顿州(Washington,下称W):哟呵,我说和我重名的大哥,别一上来就讲这些。你看我家西雅图。小西,小明,还有老加(加州)快来。
西雅图(Seatle,下称S)和明尼阿波利斯:(骑着自行车唱着《牛仔很忙》曲调上台,后面坐着加州和俄勒冈州)呼啦啦公汽嘀嘀,送走奔腾的废气,黑白黄妹的街区,夕阳下融化分歧。
S:(继续唱)我有颗包容的心,介绍完了动议,接下来换介绍我邻居。虽然是在西岸,规划里重申公正,为什么解决住房……
加州&俄勒冈州:(唱)因为住房少就作难。大城市绅士化起,你嚣张靠建墙(指着DC),没有基建就缩成蚂蚁。(招呼台下诸城市上台)不用介绍啦,不用介绍啦,我们一起上来吧,我们一起做。立法会通过,信息变公开,建设开放社区,加强住宅密度,planner很忙的。正义呼唤我,移民需要我,韧性指导我,planner很忙的,悠哈(跳踢踏舞)
DC:哈哈,不错不错,唱的比说的好听,跳的比做的容易。规划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W:您没看吗,咱们600多兄弟们的信息可以在网上查到一些啦,这样做规划研究和决策都更……
W:怎么还有霾?不是有参议员建议到2040年全美车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么?
DC:太慢!你看看加州,一到山火季就是烟熏妆,咳咳。
W:那确实。二十年太远,当争朝夕,谁主沉浮,速盼二零。
DC:不用,你看去年,治理空气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提高公交出行以及可达性,不少兄弟们做得都不错啊。
波士顿、亚特兰大、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纽约:就是的,看我的,看我的(举着各种写着交通规划新闻大标题的牌子)
W:嘘……小多别捣乱,到北美城市群群聊时候走着瞧。(多伦多退回去)
DC:咦,南方的兄弟们呢?老得(得克萨斯州),阿佛(佛罗里达),卡兄弟(北卡罗来纳州和南卡罗来纳州),老马(亚拉巴马州),老乔(乔治亚州)……
W:哦,他们在忙着搞可持续发展和韧性规划,应对灾害的跨区域合作。什么智慧城市啦、大数据应用啦、虚拟现实规划社区参与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UPI盘点 | 各国2019年资讯汇总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