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深入地了解美国老年人的机动性需求
Toward a Richer Picture of the Mobility Needs of Older Americans
源自: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19. https://doi.org/ 10.1080/01944363.2019.1630295
作者:Anastasia Loukaitou-Sideris, Martin Wachs, Miriam Pinski
推荐:周江评,香港大学建筑学院。zhoujp@hku.hk.
越来越多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本、美国、中国都在此列。在我国, 很多地区碰到了未富先老的局面。面对这样的问题和局面,学者需要做更多的思考和应对。最新上线的《美国规划学会会刊》的这篇文章,利用美国官方调研和实地访谈数据,研究了洛杉矶内城81位低收入、65岁以上老年人出行所面临的问题。他们发现,这些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虽然有书本上规划人员经常推荐的优点,例如混合土地利用、公交服务频繁等,但他们所居住的社区仍然存在建成环境破败、交通拥挤、无家可归人数多和犯罪等问题。因此,他们建议规划师未来不应单独依靠官方数据进行政策研究,而需要更多地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当中去。

The Historical Rise and Fall of Community Facility Provision Standards in the Metropolitan Planning of Melbourne
源自:Planning Perspectives, 2019, 34(4): 693-724
文章以墨尔本为切入点,对从19世纪末开始针对住区健康安全和犯罪问题提出物理环境最低要求,制定规划标准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梳理。除了分四个时期重点讨论住区公共设施标准的来源、起始形式、成熟过程、管理执行、传播方式之外,还提示出一条发源英国,经由美国,最终传入澳大利亚本土的历史发展路径。在梳理和总结以上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了针对规划标准制定的见解:(1)规划标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依赖管理执行,提高管理执行是关键因素;(2)住区公共设施标准的实施,实际上引发了区域间不均衡的问题,亟须从标准制定的源头进一步展开研究和讨论。无论从选择规划标准作为研究对象,还是从研究方法和最终提出的见解来看,都对当代中国规划的发展有启示作用。
期刊导航(2019/5-1)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