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实景图片
编者按:
青西郊野公园位于青浦区西南部,淀山湖南侧,毗邻青浦新城,属于全市基本生态网络中的青松生态走廊。作为上海地区首批郊野公园的青西郊野公园,如何规划设计,建设思想是什么,将会给市民提供一个怎样的郊野公园?延续上期的嘉北郊野公园,本期我们来解读上海市青西郊野公园规划方案。
1、“太湖支脉”“淀湖之角”“浦江源头”“江南故地”
青浦被誉为“九州的古扬州, 江南中的江南”,是崧泽文化的发源地,集湖,河网,水乡,田为一体的江南水乡地。
青西位于太湖流域淀山湖、太浦河、泖港三水交界的地势最低洼处,地处两省一市交汇处,坐拥大莲湖——上海独一无二的湖泊湿地资源,是上海境内唯一以内陆型湖泊湿地及多类型水体为主要特色的生态节点区。而长三角“一核、三带、一半环”生态格局的“三带”中以太湖为中心,向东延伸至上海的中央生态带在淀山湖形成与上海西部对接的节点也正是青西。
青西郊野公园范围东至山泾港、规划路(谢庄公路),西至练西公路,南至南横港,北至淀山湖,总面积约2235公顷,涉及10个村和2个社区。
图2:青西郊野公园区位图
2、四分水,三分田,一分林,一分村
青西郊野公园的特色体现在以农田、林地及多样化动植物为主要组成的生态基底;以江南水乡村落、渔耕文化、组成的原生、原初、原味的文化特质。园内水网交织,拥有“湖、滩、荡、堤、圩、岛”等水环境;连片农田塑造独特农业景观,金秋时节,稻穗飘香,青浦薄稻美名盛传;林地分布于拦路港以东区域,树种多样,错落有致,静林落晖,是淀山湖南侧的天然氧吧;村落大多依水而建,散落其中,展现出特有的江南水乡风情,颇具小桥流水人家闲趣;沿大莲湖周边及水森林木栈道随意行走,即可感受到曲径通幽之妙,亦可享受与河流、湖泊、小溪、树林的亲密接触;地域文化、农耕文化、历史底蕴更为公园增添独特的人文景观。
3、以“梦-江南”为主题,展现“水漾江南”
青西郊野公园规划用地面积22.35平方公里,以“梦-江南”为主题,规划将形成“三区两轴”功能布局。其总体定位于以“湖、滩、荡、堤、圩、岛”特色水环境和江南水乡肌理为特色,以生态保育、湿地科普、农业生产、体验休闲为主要功能的远郊湿地型郊野公园。
图3:青西郊野公园理念图
规划中的“三区”分别为:水樣湿地生态区,规划以湿地观赏、湿地生态体验、湿地科普、湿地观赏、高端会议等功能。水上森林生态区,规划为森林观光、森林疗养、水上探险、森林果树采摘等主要功能。江南人家体验区规划为以农业生产、农业生活体验为核心,以“水漾农趣,滋润生活”的农业旅游体验区。两轴分别是以沪青平公路、练西公路为依托的功能服务轴与以大莲湖为中心的滨湖景观轴。
图4:青西郊野公园规划结构与分区图
图5:青西郊野公园总平面图
规划最终形成“六个最”的高品质体验场所:“上海最大的森林湿地”“上海最淳朴乡村体验区” 、“上海最炫舞台” 、“上海最美水面” 、“上海最全的水上运动基地”、“上海是舒适的健康养生区”。从而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户外活好去外。
同时规划还结合场地现状特点、景观特色,将整个公园划分十类典型景观区,分别为:湖泊景观区、湖泊湿地植被景观区、田园风光景观区、河漫滩地景观区、风景林地景观区、防护林地景观区、水森林景观区、疏林草坡景观区、村镇风貌景观区、度假景观区。从而为市民提供多样的、特色的景观体验场所。
4、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优先
青西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把生态保护放在最优先位置。青西郊野公园规划区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而场地现状面临着农业污染、湿地退化、水体污染等问题,青西郊野公园建设的前提是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同时修复和重建湖泊湿地、强化水系的自净功能,兼顾科普教育、生态旅游功能。
据了解,在此次规划中,针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区域特色、历史文化以及土地资源的现状特点,考虑到目前湿地功能的退化、当地经济结构的失调、湿地景观破碎和旅游竞争力差等问题。规划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改善劣势为目的。提出以水源地保护和当地产业生态化转型为主要目标的规划发展策略。具体的策略如下:
(1)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安全为目标,提升区域河流、湖泊、湿地系统的净化和涵养功能,使园区内水质达到III类标准。
(2)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扩大湖泊湿地和水源涵养林的面积,形成国际水平的淡水湖泊湿地恢复示范区。
(3)以调整产业结构和生态修复为抓手,统筹协调区域污染防治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城镇布局发展,促进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图6:青西郊野公园生态肌理图
图7:青西郊野公园意向图
5、助力青浦实现产业升级
规划过程中,对场地内污染的工业进行拆除或改造,消除工业对场地环境的污染。同时对郊野公园的田、水、路、林进行综合整治,改变原有不合理的灌排系统和道路交通等,对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整治,以适应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的要求。把农业和农村发展同保护耕地与保护环境密切结合起来,土地整治同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采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实现农业现代、生态化,从而最终实现公园内产业的升级。
图8:青西郊野公园鸟瞰效果图
6、交通贴士
G50沪渝高速、沪青平公路横贯公园,规划轨道交通17号线东方绿舟站距公园仅2公里,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