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小城镇建设》杂志以核心期刊为目标,持续聚焦行业热点,策划出版多期有特色、有亮点的专题,学术水平显著提升,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10-2019年《小城镇建设》期刊影响因子变化图
数据来源:《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年(第17卷)》
感谢广大读者对我刊的持续关注和支持!《小城镇建设》杂志特为您奉上2019年全12期总目录,欢迎收藏。
首届全国小城镇研究论文竞赛
彭震伟, 2019(1):1
乡村振兴
张立, 2019(2):1
国际视野下的村镇发展与建设
王明田, 2019(3):1
乡镇应成为乡村规划管控的主体平台
王明田, 2019(4):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城乡融合的突破口
王明田, 2019(5):1
村庄规划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王明田, 2019(6):1
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王明田, 2019(7):1
特色小(城)镇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王明田, 2019(8):1
中国村镇建设70年
何兴华, 2019(9):1
新时代的首都乡村治理
那鲲鹏,2019(9):19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王明田, 2019(10):1
国土空间规划助力空间治理能力提升
贾克敬, 2019(11):1
徽地传承 创新实践——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程堂明, 2019(12):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乡村聚落韧性评价——以河南省汤阴县为例
岳俞余 等, 2019(1):5
从非农化到城镇化:工业镇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李建学 , 2019(1):15
基于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大都市郊区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叶凌翎 等, 2019(1):24
培育新乡村共同体 ——台湾地区“农村再生“的经验研究
李雯骐 等, 2019(1):30
浙江省村镇院落空间的演变与转型趋势研究
杨清 等, 2019(1):38
乡村振兴视野下乡村风貌空间重构及序参量识别 ——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镇实证研究
王敏 等, 2019(1):48
乡村振兴战略下小城镇的”惑“与“道“——江苏省的实践与思考
齐立博 , 2019(1):56
乡镇聚居地公共空间活力解析
张璎瑛 等, 2019(1):62
城乡关系转型中的乡村分化与多样化前景
张尚武 等, 2019(2):5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赵华勤 等, 2019(2):9
大都市半城镇化地区村庄发展的差异及趋势——以佛山市高明区为例
林楚阳 等, 2019(2):15
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研究——以杨陵区为例
段德罡 等, 2019(2):24
兼顾”刚性管控“与“弹性引导“的村庄整治策略探索——以恩施市五峰山片区村庄整治规划为例
陈实 等, 2019(2):33
迈向淘宝村3.0:乡村振兴的一条可行道路
罗震东 等, 2019(2):43
基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视角下的乡村复兴
李云 等, 2019(2):50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设计师使命
张伟 等, 2019(2):54
1950—2010:战后欧洲乡村发展理论与规划策略回顾
赵文宁 , 2019(3):5
英国乡村发展特色解析
虞志淳, 2019(3):12
后生产主义时代比利时乡村空间发展特征、机理及对中国乡村规划的启示
赵立元, 2019(3):18
基于市镇联合体的法国小城镇发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孙婷, 2019(3):26
日本艺术家在乡村再造中的功能与作用
周力行 等, 2019(3):32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两国合作发展研究——以中以农业科技生态城为例
程珊, 2019(3):39
传统村落遗产热的表征、机制及影响
龙彬 等, 2019(7):5
江西省中国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分析
马凯 等, 2019(7):13
基于K-modes的北京传统村落价值评估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黎洋佟 等, 2019(7):22
徽派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
陈伟煊 等, 2019(7):30
基于信息化模型的传统聚落遗产保护研究——以金溪县竹桥古村为例
叶征冰 等, 2019(7):37
皖南传统村落街巷转角空间特色研究
刘朵朵 等, 2019(7):45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村镇建设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村镇建设70年成就收集整理”课题组,2019(9):5
新中国村镇建设70年的辉煌成就
“中国村镇建设70年成就收集整理”课题组,2019(9):13
我国新时代首都乡村治理研究综述
吴玉璇 等, 2019(9):20
西方郊区化的人文理念特征与影响及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郊区建设的启示
陶汝聿, 2019(9):29
国外复合型首都市郊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以伦敦为例
吴玉璇 等, 2019(9):35
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东京市郊为例
季羿宇 等, 2019(9):41
国内特大城市与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经验对北京乡村发展的启示——以上海、浙江为例
肖萌 等, 2019(9):47
国际复合型首都乡村振兴经验研究及对我国首都乡村治理发展对策建议——以伦敦、巴黎、东京市郊为例
那鲲鹏 等, 2019(9):54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初步认识——基于全国层面的思考
李铭等, 2019(11):5
制度政策导向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牛俊蜻 等, 2019(11):11
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思路探索
顾建波, 2019(11):17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开发区规划管理定位研究——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王明田, 2019(11):26
从生产田园走向宜居家园——对国土空间规划支撑乡村振兴的思考
董志海 等, 2019(11):31
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几点思考
张书海 等, 2019(11):39
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
张玲俐 等, 2019(11):46
基于湖城协调发展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以滇池流域为例
庹川 等, 2019(11):53
西北干旱绿洲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
孙青林 等, 2019(11):61
科学保护 动态发展——专访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宋直刚
本刊专题特约编辑, 2019(12):5
村落·融合·创新·共享——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笔谈
本刊专题特约编辑, 2019(12):8
1990 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村落研究知识图谱——来自CiteSpace 的佐证
李久林 等, 2019(12):17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评述与展望
陈伟煊 等, 2019(12):24
基于类型划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体系初探——以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
陈伟煊 等, 2019(12):30
基于织补理念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以定远县黄圩村为例
王雅琦 等, 2019(12):37
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的线性文化遗产现状特征及其保护路径——以徽州古道为例
储金龙 等, 2019(12):46
扭转“客观限制”为“主观发展”的传统村落保护之路探索——以巢湖市张疃村为例
陶 莹, 2019(12):53
“共生”理念下都市近郊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探析——以合肥市六家畈村为例
卢凯 等, 2019(12):61
产业内生发展动力下传统村落复兴路径研究——以铜陵市龙潭肖村为例
吴艮 等, 2019(12):67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路径研究——以巢湖市柘皋镇北闸老街为例
章慧明 等, 2019(12):78
旅游区边缘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以杨柳镇为例
孟祥婉 , 2019(2):61
古村落旅游地社区居民感知研究——以碛口古镇为例
刘丽娜 等, 2019(2):68
地域元素再生理念下的辽宁特色小城镇发展研究
苗力 等, 2019(3):47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西安市小城镇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王非 等, 2019(3):54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大尺度复杂地形山区风环境模拟——以石溪乡为例
裘国平 等, 2019(3):63
“特色小城镇“的就业效能:特征与反思——基于国家首批127个特色小城镇的实证分析
戴鲁宁 等, 2019(3):71
以乡村群为单元的北京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张建 等, 2019(4):5
草原城镇人地关系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为例
马昕宇 等, 2019(4):11
面向全域统筹的基础教育设施设置标准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艾勇军 , 2019(4):20
农村地区学校布局优化与土地整理——以新仁苗族乡为例
赵韶雅 等, 2019(4):32
安徽省旅游小镇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
张凯 等, 2019(5):5
景乡协调——风景名胜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路径研究
邓武功 等, 2019(5):13
基于实施单元的北京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
赵之枫 等, 2019(6):5
城镇建设管理中的电子地图更新方法及应用探讨
唐焕丽 等, 2019(6):14
基于藏区城镇肌理的城市设计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为例
黄少侃, 2019(6):21
自发与构建——乡村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顾大治 等, 2019(7):53
成都市地震灾区乡村发展范式研究
李彦群 等, 2019(7):60
城中村存量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李志超 等, 2019(7):67
国内乡村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孙招谦 等, 2019(8):5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的乡村聚落类型划分及空间整合模式研究——以咸阳市为例
杨欢 等, 2019(8):11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视角下郊野单元控规地位作用及管控重点探索
石华 等, 2019(8):19
小城镇工业用地空间绩效研究——以中山XL镇为例
景涛 等, 2019(8):27
我国人口流动作用下主要流入地和流出地城镇体系的特征演变(1987—2010)
陈晨, 2019(9):61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城乡规划标准在西亚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燕 等, 2019(9):71
基于认知地图的传统村落保护方法创新研究
谭辰雯 等, 2019(9):77
国内外城市边缘区研究综述
毛艺珺 等, 2019(10):5
北京近郊农村宅基地流转现状调查——以昌平区香堂村、下苑村为例
姜芊孜 等, 2019(10):12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空间规划基础评价——以青岛市“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为例
于连莉 等, 2019(10):17
新时期市域空间管控体系研究——基于青岛市“多规合一“工作的若干思考
郭晓林 等, 2019(10):27
苏北地区绿色村庄标准构建研究
林祖锐 等, 2019(10):34
上海市崇明区村镇风貌物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解析
董衡苹, 2019(10):43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村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陈轶 等, 2019(11):68
“知—行”合一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反思与探索
闫琳, 2019(11):74
乡村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类型划分——基于徐州镇域的实证研究
毛田颖 等, 2019(11):8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牧业旗县三生空间结构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
荣丽华 等, 2019(11):89
西北地区传统乡村聚落与规划聚落的空间性差异——以甘肃省天祝县松山镇为例
宋洁 等, 2019(11):96
人居·文化·产业·治理——系统思维下的乡村规划实践
郭卫宏 等, 2019(3):82
基于生物量的土地整治生态承载力分析——以阜平县荒山改造项目为例
曹莹琦 等, 2019(3):91
基于文化景观基因法的赫哲族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特征探析——以四排赫哲族乡为例
董禹 等, 2019(3):98
新经济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演化研究——以宿迁市泗洪县官塘村为例
潘斌 , 2019(3):106
县级工业城市的产城协调策略研究——以茌平县为例
兰伟杰 等, 2019(4):39
基于互联经济的东北林区资源型城镇空间供给转型研究——以白山市江源区为例
刘生军 等, 2019(4):44
农旅资源型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探究——以赣州市江口果蔬小镇规划为例
王皓宇 等, 2019(4):51
多元主体视角下的莆田绿心地区乡村规划策略与实践研究
张忠国 等, 2019(5):18
城郊乡村地区的城乡融合规划研究——以西昌市东部城郊乡村地区为例
白理刚 等, 2019(5):25
底线思维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探索——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马栏村为例
宋晓璐 等, 2019(5):33
多元价值导向下的产业型乡村规划设计策略——以东三棚特色田园乡村为例
徐小东 等, 2019(5):40
村景融合视角下风景名胜区内乡村地区规划研究——以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邛海南岸规划为例
赵明 等, 2019(5):49
基于IRD理论的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以中以农业科技生态城总体规划为例
赵爽 等, 2019(6):28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景城协调发展的规划方法——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例证研究
邓武功 等, 2019(6):35
基于山水林田城村共同体视角的小城镇城市设计路径探索——以青海省贵德县中心城区为例
赵彦超 等, 2019(6):41
滇西北古城的整体性发展策略分析——基于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的发展模式对比
魏子谦 等, 2019(6):49
新时期传统旅游特色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以庐山市海会镇为例
江东桂 等, 2019(7):74
全域旅游导向下乡村旅游规划方法探索与实践——以常州市武进区乡村旅游规划为例
郭培 等, 2019(7):82
小镇特色发掘的五个维度解析——以湖州妙西镇为例
陈杰 等, 2019(7):89
“城市双修“理念下寒冷地区绿地系统活力提升模式探究——以张家口市沽源县为例
崔思达, 2019(7):97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研究——以重庆万盛农村闲置中小学为例
龙彬 等, 2019(8):36
新能源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探索——以新余水西光伏小镇为例
徐越 等, 2019(8):45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旅游度假区规划管控研究——以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为例
史衍智 等, 2019(8):52
大都市郊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和策略探讨——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周婷婷 等, 2019(8):59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村庄规划编制——基于湄潭县马义村的实践
刘冰洁 等, 2019(8):65
文旅型小城镇可持续规划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以陕西省青木川镇为例
崔羽 等, 2019(9):97
文化基因视角下的多巴”河湟文心“片区规划设计研究
王振茂 等, 2019(9):104
马斯洛理论在河南窑洞村落适老化改造中的应用研究——以石门村为例
李刘蓓 等, 2019(10):106
2008—2018:广州增城区绿道规划建设实践与探索
何爱 等, 2019(10):112
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及规划建议
李燕 等, 2019(2):75
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土地资本化的视角
张欣婷 等, 2019(2):80
乡镇治理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耦合分析——以广东省河源市林寨古村为例
古倩华 等, 2019(4):60
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的规划保障机制研究——以仙居县乡村规划管理机制创新为例
张美亮 等, 2019(4):67
我国村留用地政策的问题与改良——以广州市为例
肖龙 等, 2019(6):57
乡村规划治理中的”思行共参“模式初探——以青海土关村为例
丁奇 等, 2019(6):63
以共同缔造理念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以遂宁市印合村为例
孙立 等, 2019(6):70
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山东省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韩帅 等, 2019(9):84
非建设用地管控模式与途径探索——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汤圆, 2019(9):90
南疆地区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初探——以拜城县铁热克镇为例
胡雪峰 等, 2019(1):86
基于非正规性视角的城镇郊区集市管理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青云店镇百年大集为例
张忠国 等, 2019(1):95
特色小镇PPP模式特征、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余池明 等, 2019(5):57
安徽省淮南市毛集镇产业发展规划探讨
韩晓旭 等, 2019(5):63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飞地“风险的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中心—腹地“理论视角
田鹏, 2019(10):53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体育建筑可持续发展——对“体育场馆+”型体育小镇建设的思考
肖辉, 2019(10):58
基于”农文旅“产业融合的城市近郊山区乡村振兴模式探索——以福建省寿山乡为例
冯巧玲 等, 2019(10):67
海南滨河红树林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策略探讨——以海口市演丰镇西河红树林生态修复规划为例
王宁 等, 2019(10):90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EPC模式工程实践——以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为例
周萌强, 2019(10):98
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以河北明清大名古城为例
李和平 等, 2019(1):102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社区(生态)博物馆本土化研究 ——从文化保护到地域发展
潘梦琳 , 2019(1):113
田赋影响下珠江三角洲传统聚落聚居特点研究
陈家欢 等, 2019(2):87
基于SPSS分析下的南宁市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影响因子研究
李彦潼 等, 2019(2):94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探析——以北京爨底下古村为例
肖涌锋 等, 2019(2):107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域性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探究——以新疆特克斯县琼库什台村为例
孙应魁 等, 2019(2):113
广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量化解读
张茹 等, 2019(4):72
西江千户苗寨传统民居屋顶研究
邹涵 等, 2019(4):80
历史文化价值导向下的盐官古镇保护策略研究
麻冰冰 , 2019(5):68
空间句法下传统村落空间传承及保护的量化评判——以“古苗疆走廊“报京村为例
马庚 等, 2019(5):75
山地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规划实施评估研究——以重庆山地历史文化名镇为例
魏晓芳 等, 2019(6):79
基于多源数据的历史文化名城空间活力分析及规划应用——以恩施老城为例
朱莹 等, 2019(6):89
基于生态服务评价的旭日村村落保护规划应用研究
邢启艳 等, 2019(6):98
基于AHP法的骑楼历史街区景观满意度评价
艾嘉蓓 等, 2019(6):108
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赵永琪 等, 2019(8):71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活化策略探讨——以陇南北茶马古道平洛镇三村为例
孟祥武 等, 2019(8):79
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的可持续旅游研究
董英俊, 2019(8):87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庄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以北京巴园子村庄规划为例
荣玥芳 等, 2019(10):76
传统街巷空间价值评估研究——以修水县山口老街为例
刘钺 等, 2019(10):83
土屋渐新:浙江省松阳县生土建筑保护更新模式研究
汪凝 等, 2019(12):84
基于“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金华市传统村落活化更新策略研究
楼森宇 等, 2019(12):91
杨梅村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形与句法研究
杨汝婷 等, 2019(12):98
城市双修导向的非典型性历史街区更新对策探索——桐庐开元街的实践
俞一杰 等, 2019(12):104
特色风貌营造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设计——以江苏仪征铜山体育小镇为例
段莹 , 2019(5):82
空间规划设计中的自然思维与文化传承——以黄山非遗文化园规划为例
范凯阳 等, 2019(5):91
“美丽乡村“背景下云南山地乡村景观规划策略研究——以红河州箐口哈尼民俗村为例
刘睿琦 等, 2019(5):100
村口营建及特色塑造
段威 等, 2019(5):109
基于”缝·补“策略的岭南乡村生活空间景观营造实践——以广东省云浮市斗带村为例
卢素英 等, 2019(8):94
边境口岸型城镇特色风貌体系构建——以云南孟定镇为例
戚红年, 2019(8):102
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乡村建筑更新与重构——以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为例
赵鹏飞 等, 2019(7):104
甘南藏族地区院落式民居改建中的文化元素传承
谢晓玲, 2019(7):110
国外复合型首都市郊乡村振兴模式研究——以巴黎为例
那鲲鹏 等, 2019(11):103
城镇化率稳定时期的乡村发展战略及乡村规划治理特征研究——以日本宇治市、神户市为例
冯旭 等, 2019(11):109
乡村振兴视角下村庄规划工作的若干思考——《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再读
杨贵庆 , 2019(4):85
从人居环境学视角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以北京市延庆区井庄镇三司村为例
王迎 等, 2019(4):89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四位一体“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
程珊 , 2019(4):99
乡土文化重塑下偏远民族乡村振兴策略浅思——以元阳县黄草岭乡为例
熊帼 等, 2019(4):109
从战略到行动:特色小城镇规划路径探索——以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为例
曹靖 等, 2019(1):71
特色小城镇考评指标体系优化——基于云南实践
赵芳兰 等, 2019(1):80
新时代村庄规划的使命和特点——《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解读
杨贵庆 , 2019(1):119


2020年,《小城镇建设》杂志将继续实干笃行,争创佳绩!


文章转自:小城镇建设杂志,欢迎关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乡村与城镇建设):总结丨2019年《小城镇建设》杂志亮点&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