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金陵女子大学旧照  图源:百度百科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高等教育中平权的实现经过了漫长历程。1907年,清政府的《女子小学堂章程》让女子走入学堂,但均以贤妻良母为目标进行培养。1913年,民国教育部的《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而大学不设女校不招女生。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开始招收女生。直到1922年,《壬戌学制》才正式将男女同校纳入制度体系。在这一转变中,上世纪多所女子大学作为平权之路上的特殊产物,它们的流变见证了女性在高等教育中逐步获取地位的历程。


但是,即便在众多高校和专业可供选择的今天,不少女性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仍然会听到“这个专业不适合女生”“女孩子最好选个省内院校”的声音。今天,我们就通过四所曾经的女子大学,来了解一下二十世纪初女性的求学之路经历了哪些变化,又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

*本期作者顾芸培


华北协和女子大学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贝满女中旧址,今北京二十五中及一六六中 来源:百度地图



在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三所女子大学均为教会女子大学 ,其中华北协和女子大学的前身贝满女中是北京最早建立的西式学校和女子学校,女子大学的课程也是在中学和初级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知名校友包括:

丁淑静,曾担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

李德全,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卫生部长,也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女部长。

谢婉莹(冰心),著名文学家。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北京二十五中外景,学校大门是一九九二年复建的仿古建筑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3183407310




1864年

美国传教士伊丽莎·裨治文夫人(Mrs.Eliza J.Bridgman)在北京灯市口大街北面的大鹁鸽胡同14号购买了一处房产,创设了“贝满”女塾(贝满为Bridgman的汉译音)。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贝满女中内的教堂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2188575263



1895年

贝满女塾设立了四年制中学课程,改名为贝满女子中学。当时招收的女中学生有72人,首届学生毕业于1899年。然而,在之后的义和团运动期间,校舍全部被焚,1/3的学生被杀。剩余的学生躲到英国公使馆,后又集中在一处临时房舍里上课数月。



1901年

开始策划重建贝满女校。次年,校舍往南扩建,校门设在灯市口大街路北公理会大院内(今北京二十五中所在地)。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贝满女校旧照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3178677370



1903年

麦美德(Luella Miner)和李白沙(Bertha. P. Reed)专门负责创立协和女子大学,开始在中学基础上开设一些大学水平的课程。次年,华北教育联盟决定将贝满中学发展为一所四年制的女子大学,成为联盟的一部分。



1905年

华北协和女子大学正式落成。



1916年

为了解决校舍拥挤问题迁入佟府(今北京市一一六中学)。灯市口校舍则留给中小学,并于1927年改名为私立贝满女子中学,成为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前身。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西德尼·戴维·甘博于1917-19年拍摄的佟府垂花门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3178677370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佟府小院

小院占地10余亩,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系严嵩之子严世藩的府邸,清初被赐予顺治的佟妃(康熙之母)家人佟国维居住,故称佟府。辛亥革命后,教会购得此房,院内的中式建筑被改为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以及教师住宅等,以后又增建学生食堂及宿舍。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现存北京二十五中的贝满女校建筑遗存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bdbef0ce0102vw7b.html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在华北协和女大可以上哪些课?可以获得学位吗?

华北协和女大刚成立时,学制是预科二年,本科三年,设立了5个系,包括数学系、自然科学系、中国古典文学系、历史和经济系、圣经、心理和伦理系。学生无论主修哪个系,都要在其他每个系中至少选修一门课。同时,还必修作文、书法、音乐、体育和美术等课程。


然而,1909年学校首批女大学生毕业时还不能被授予学位,直至1922年,女生毕业方可获得学士学位。



1920年

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成为燕京大学文理科女校,麦美德担任首任女部主任。次年,女校与男校共同迁往城外海淀(今北京大学所在地)。

图/1922年燕京大学女校大门外侧(佟府)来源: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GIEGF9F0523VHNJ.html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1920年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合影  来源:同



1928年

男校女校完全合并,燕京大学女校的称呼也不再使用。1952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燕园”成为北京大学校园的一部分。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北京大学校园内的北阁原名麦风阁(MinerHall),借此纪念麦美德女士  来源:百度百科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教会女子大学变迁

中国近代最早的三所女子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和福州华南女子大学起初均为教会女子大学,学校宗教气氛也比较浓。但是随着教会学校功能从传教向教育的过渡,这种宗教思想的影响也相对减弱,学生中的非基督教徒人数也不断增多。


金陵女子大学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金陵女子大学旧址,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来源:百度地图



与拥有中小学办学基础的华北协和女子大学不同,金陵女子大学是首所办学之初即作为4年本科制大学创立的教会女子大学,最初的办学宗旨是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基督教事业,为培养领袖提供必备的更高程度的教育。在36年办学过程中,宗教性越来越弱化,但始终践行着培养妇女领袖的宗旨。


知名校友包括:

吴贻芳,1928至1951年任金女大校长,曾当选为国民参政会主席团成员及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国际知名的教育家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徐亦蓁,曾任金女大校董会主席。1945年成为美国女生训导长协会第一位中国女会员,1946年任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中国代表。

钟玉征,两度任化学裁军核查国际实验室我国联试专家组组长,曾获军委一等功并授少将军衔。

严彩韵,著名营养学家,业绩被列入《美国科学界杰出人士》、《美国科学领袖》。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来源:https://hnchome.nju.edu.cn/1b/85/c10636a203653/page.htm




1915年

金陵女子大学创办。由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英国伦敦会等7个教会创办,校址初设于南京绣花巷李氏宅院中。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李氏宅院中的金女大学生  来源:blog.sina.com.cn/hbcai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1918年金陵女大的排球活动 来源:扬子晚报



1923年

金陵女子大学校舍落成并迁入。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金陵女子大学旧照  

来源:http://www.xongju.com/news/info/112644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1921年墨菲和丹纳事务所绘制的金女大鸟瞰图

来源:南京发布百家号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东方最美校园”

金陵女子大学的建筑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和中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共同设计。1923年建成的六幢建筑造型均为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但也采用了西方先进的钢筋混凝土骨架结构和有关建筑材料。在楼与楼之间,以中国古典式外廊相连接,中西方建筑风格在这里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金女大有什么特色课系?

根据女性特点和社会需要,金陵女大设有社会学等系科,1924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设医预科、护预科,学生同时修完两校的课程可以获得双学位。1925年又开创体育系、音乐系。1940年学校参照美国课程模式设立了家政学,课程有儿童发展、儿童健康、托儿所管理、普通心理学、营养学、膳食与疾病、烹饪学、应用艺术、生理学等。



1930年

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规定,高等学校凡有3个学院者才可称为大学,而金女大只有文、理两个学院,故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1948年体育舞蹈表演盛会上,学生表演法国宫廷舞

来源:扬子晚报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金女大的射箭课 来源:扬子晚报



1951年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并入金陵大学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关于合校的争论

自20年代到50年代,金陵女大与金陵大学曾就合校事宜发生过多次争论。负责华东基督教高等教育工作的传教士葛德基(Earl Herbert Gress)支持合校,因为能借此增加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扩大两校的实力与规模,节省金陵大学招收女生的开支,避免两校间的竞争,同时社会上也确实存在要求男女同校的氛围。


金陵女大的师生们则认为不应合校,因为在当时,男权思想为重的男女合校中女性的意见难以得到重视,而独立的女子大学可以让女性自己管理学校。另外,由于男生的数量多于女生,不能保证一些课程设置不会偏向男性学生的需求。



1952年7月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址建立了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再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



2006年

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列为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今北京市鲁迅中学

来源:百度地图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最初名为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女子师范学堂,为北京师范大学源头之一。梁启超、李大钊、鲁迅等人曾在此任职。


知名校友包括:

刘和珍杨德群,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

许广平,曾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务。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今北京鲁迅中学 

来源:blog.sina.com.cn/u/1413809390




1908年

御史黄瑞麟奏请设立京师女子师范学堂,起初借用八角琉璃井医学馆作为临时校舍。



1910年

位于石驸马大街(今新文化街)斗公府旧址的新校舍建成并迁入。



1912年

改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更名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女高师)。1924年改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师生于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门前合影 来源:7788.com



1925年

爆发历时近一年的“女师大风潮”。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北京鲁迅中学内的鲁迅像。鲁迅于1923年-1926年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课  来源:blog.sina.com.cn/u/1413809390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女师大风潮

1924年秋,由于南方发大水以及受江浙战争的影响,部分学生没能按时回校报到。杨荫榆此后制定校规,凡逾期返校者都将开除,但在具体处理时却有失公平,引起严重不满,驱杨风潮由此爆发。


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召开紧急会议,不承认压制学生运动的杨荫榆为校长。4月,司法总长兼任教育总长章士钊公开支持杨荫榆。5月,女师大校评议会开除许广平、刘和珍等6名学生。鲁迅、沈尹默、钱玄同等7名教授联名在《京报》上支持女师大学生。8月,13名学生被打伤,女师大被强行解散。11月,北京爆发首都革命,随后女师大学生返回原校舍。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鲁迅中学西侧院内“三一八遇难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  来源:BeijingCom头条号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记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长。1926年3月18日,为了反对八国通牒,刘和珍带领学生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示威游行,反动军警开枪打死了刘和珍、杨德群等47人,酿成“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25日鲁迅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抨击反动派,并赞扬中国女子的勇毅。



1928年

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改组为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次年,大学区制停止实行,但是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仍保持北平大学的合校建制。



1931年7月

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正式并入北平师范大学,并由此成为今日北京师范大学的源头之一。



1958年

北京市第八女子中学迁入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即为今天的北京市鲁迅中学



2017年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北京鲁迅中学外景 来源:blog.sina.com.cn/u/1413809390


夏葛医科大学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广东广州荔湾西关逢源街  来源:百度地图



夏葛医科大学即曾经的私立夏葛医学院,是中国近代首所女子西医高等教育学校,也是全国较早实行七年制医学教育的学校。它的创设为中国的西医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办学经验和必需的医学人才。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二十世纪初夏葛医学院全貌

来源:https://www.sohu.com/a/300074921_456107




1899年

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女医生富玛利(MaryFulton)在广州荔湾西关逢源街上创办广东女医学校,成为中国最早以女子为对象的教会医科学校。



1902-1904年

富马利为医校建设募捐。柔济女士、夏葛先生、端拿夫人等美国长老会慈善人士出资帮助修筑多处校舍。由于夏葛先生捐款最多,遂以“夏葛女医学堂”命名学校。后于1912年改名私立夏葛医学院



1921年

学校更名为夏葛医科大学,成为中国最早获得大学地位的女子西医高等学校。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1921年夏葛毕业生  来源:同上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夏葛医学院早期中外籍教职人员  来源:同上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在夏葛学医只能使用外语吗?

开办西医在当时是一项创举,但几乎找不到合适的中文医学书作教材。夏葛女医校最初大部分课程都只能由各教师口授笔记,并采用外文教学。后学校教员开始致力于医学教材的翻译工作。到1920年,除英语课外,学校所有课程都有了相应的中文教材和参考书,这为西医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极具意义的贡献。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图/夏葛学生镜诊实习 来源:同上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如何培养一名医学生?

夏葛医学院严格执行中华博医会制定的课程体系标准,涵盖基础课、专业课、实验以及临床实习,课程分基本学系和临床学系。基本学系含解剖学 、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细菌及寄生虫学等;临床学系含内科学 、外科学、妇科学、眼耳鼻喉学、皮肤花柳科、爱克斯光学等。学制从最初的四年,逐步发展到七年,前3年学习基本学系科目,第 4、5年学习临床学系科 目,第6年在医院实习。



1931年

因应国内“收回教育权”浪潮,美国长老会将夏葛女医学校及柔济医院移交华人自办,学校改名夏葛医学院



1936年

夏葛医学院归并岭南大学。1953年,岭南大学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并入新中山大学,成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1951年,专门女子普通高校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基本结束,之后仅有80年代出现的女子职业大学、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及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女子学院。


在高校录取男女平等的今天,不少女性在院校与专业选择的时候仍然会因为性别而产生烦恼。上述四所女子大学的变化中也常有两种声音的角力:一方认为应该切实考虑女性自身的特点,接受适合她们的教育,另一方则认为女性应与男性处于同一环境下接受同等的教育。然而,真正的进步或许并不在这二者的此消彼长上,而在于每位女性自身有权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自由的选择,不会任由一种声音裹挟。感谢为性别平权勇敢发声、做出贡献的所有人。无论是对于性别,还是对于种族、职业、爱好,我们都希望未来人与人之间能够消除偏见,拥抱差异。


你还知道哪些与性别平权运动相关的遗产地呢?在日常生活中,最让你感动的平权事件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更完善地保障女性权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1]陈国钦.夏葛医科大学与中国近代西医教育的发端[J].教育评论,2002(6):83-86.

[2]方靖.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医学院——夏葛医学院[J].羊城今古,2002(1):47-50.

[3]李永宸,唐亚南.夏葛医学院及其学生的地理分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1):22-26.

[4]兰台.《中国近代西医缘起与中山大学医科起源》出版[J].中华医史杂志,2016,46(6):382-382.

[5]姜丽静.从边缘到中心:重新解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80-86.

[6]乌心怡.寻访鲁迅中学——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J].地图,2008(1):90-93.

[7]杨笛.冲破科学的性别樊篱——金陵女子大学的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妇女研究论丛,2016(1):39-52.

[8]徐昌宏.金陵女子大学[J].钟山风雨,2007(1):59-60.

[9]徐婷婷,胡钦晓.解读金陵女子大学:性别冲突的视角[J].高等理科教育,2016(2):120-125.

[10]张姗.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概览——记华北协和女子大学[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1(5):64-69.

[11]张建奇.我国女子高校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探讨[J].妇女研究论丛,2003(6):41-46.

[12]郑若玲.新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成就—历史与国际的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6):66-73.

[13]王敏.从求异到存异——中国女子教育使命的历史演变[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9):161-165.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作者:顾芸培

清源视野文化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大学 美术学学士

伦敦大学学院 文化遗产研究硕士


*版权声明: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相关链接:

【国际妇女节特辑】她们,与遗产保护


清源目前支持搜索的关键词如下 

遗产地| 鼓浪屿| 蔚县| 景迈| 团山| 碧山| 呈坎| 景德镇| 庐山| 遗产点| 佛光寺| 千佛崖| 拉加寺| 双林寺| 宝梵寺| 二王庙| 明十三陵| 太和城| 喇家遗址| 周口店| 灵渠| 遗产类型| 石窟| 石质文物| 壁画| 彩塑| 城墙| 遗址| 木构| 乡土遗产| 近现代遗产| 灌溉遗产| 专题| 世界遗产大会| 藏式建筑| 道教建筑| 洞天福地| 学术资讯汇| 建博会| 清源作者| 吕舟| 魏青| 张荣| 邹怡情| 吕宁| 陈怡| 蔡晓萌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国际妇女节特辑|20世纪初女性高校志愿填报指南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