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章通过对高密度建成区消防规划问题的研究,提出高密度建成区消防评价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即火灾风险评估与消防安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准确地评价其在消防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后以深圳罗湖区为例,对其在消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初步提出了在消防规划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以期为其他相似城区提供参考。
一 、高密度建成区现状消防综合评估
1.1 高密度建成区消防存在问题
高密度建成区主要是指在城市中建成度较高,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这一区域一般具有土地利用效率高、建筑密集、人口集中且流动性强等特征。根据其基本特征,高密度建成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由于建筑密度过高,人口过于集中,容易引起交通拥堵,基础设施条件也往往较差。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近年来,一些城市甚至大型城市的高密度建成区发生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暴露出城市在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和短板。而城市高密度建成区中的城市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传统的消防规划并未对这些区域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这也给城市消防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隐患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开发强度高,消防力量配置不足,无法应对新型火灾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城市强度也随着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而越来越高,这些新的生产工艺在带来较大的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传统的消防扑救手段和装备无法应对新材料带来的火灾问题,这也导致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门也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扑救。
(2)高密度城市建成区高层建筑数量多,分布集中,火灾隐患较大
高密度城市建成区受土地供应数量有限的影响,往往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这也导致这一区域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容积率越来越大。高层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形状多样、结构功能复杂,建筑内人员高度集中、易燃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易形成立体燃烧,疏散困难,灭火和救援难度大,易造成群死群伤。而普通的消防车辆一般只能应对高度60m左右的火灾,对于高层建筑的火灾,消防人员则无能为力。
(3)建成区内建筑密集,人口集中,消防救援难度大
高密度城市建成区一般也是城市中开发较早的区域,城市建筑密集,人口较为集中,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到达火灾现场。同时,由于受道路、建筑等因素影响,大型消防车辆也无法到达火灾现场进行救援,这也极大地影响了火灾救援的效率。
1.2 高密度建成区消防综合评估
(1)火灾风险评估
火灾风险评估是指对城市用地范围内的建筑、场所、设施等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的综合评价,一般可采用基于现状数据分析的定性评价方法。通过对城市结构和用地布局、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设施布局状况、消防重点单位的分布、城市历年火灾发生情况、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等因子进行叠加分析,从宏观到微观评估城市可能存在的火灾风险,以便在下一步的消防规划中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消防安全评价
城市消防安全评价是通过构建城市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与城市消防安全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入手,通过引入定量化的数据指标,评价城市消防安全水平,找准影响和制约消防事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从而明确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努力方向,为下一步消防规划的开展提出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目前国内学者对城市消防安全评价的主要集中在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选择方面,尚未统一标准评价体系。本文选用的城市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公安部印发执行的《城市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该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较为全面,评价方法可行,评价结果既可对一个城市的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有准确的总体定位,又可帮助城市管理者抓住影响公共消防安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加强消防工作的努力方向,是目前较为系统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评价内容包括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公共消防管理保障、消防宣传教育、灭火救援、火灾预警防控等5个一级子系统,每个一级子系统下设若干有代表性的二级子系统,每个二级子系统下设1-3个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共计17个二级子系统、30个评价指标。
二 、深圳罗湖区的消防特征与面临问题
罗湖区是深圳最早开发建设的城区,具有现状建成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高,城市建筑密集、人口集中、老旧社区多和道路狭窄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罗湖区与其他城市建成区所面临的城市消防问题也有所不同。针对城市的发展特点,预判未来城市发展会遇到的消防问题,提前布局消防设施,采取针对性的消防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消防问题所带来的损失,是城市消防规划的重要任务。梳理发现,未来罗湖区所面临的消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未来发展目标高,对消防规划有更高的要求
未来罗湖区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基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高定位的城市目标对城市消防规划有更高的要求。
2.2 城市开发强度大,建筑分布集中,消防救援难度大
罗湖区开发时间早,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率高,建筑密集。“十三五”期间罗湖区主要通过城市更新的方式进行内部的空间组织和挖潜,未来五年,罗湖区将新增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城市密度将进一步提高,消防救援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2.3 城市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
罗湖区现状建成区面积约34.74km²,现状常住人口约为102.72万。罗湖区城市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12389人/平方公里,远高于深圳市的平均水平。罗湖区是深圳市重要的商业中心区,区内集中了东门商圈、京基100和万象城购物中心等一系列商业中心,同时还有大量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人口流动性大,管理难度也较大。
2.4 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消防扑救更加困难
在目前深圳排名前10的超高层建筑中,有2栋位于罗湖区,分别是高448.1m的京基100(京基金融中心)和高383.95m地王大厦 ( 信义广场 ),罗湖区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有50余栋。根据罗湖区公布的城市更新规划,未来罗湖区计划建设建筑高度高达830m的超高层建筑,此外在其他公布的城市更新规划中,容积率也达到了12左右,这也意味着未来罗湖区的超高层建筑将会进一步增加,这势必将会给城市的消防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三 、深圳罗湖区消防现状综合评估
罗湖区位于深圳中部,辖区面积为78.75km²,其中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34.67km²,山体、绿地和水域约40hm²,素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城市之称。罗湖区是深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2017年末,罗湖区常住人口为102.72万,全区平均的常住人口密度为12389 人 / 平方公里,其中东门、桂园和南湖街道为人口密度最高的3个街道,分别为44604人/平方公里、40583人/平方公里和34231人/平方公里,远高于深圳市5400人/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
根据城市高密度建成区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消防问题,本文引入火灾风险评估和城市消防安全评价两种方法,从火灾风险空间布局和消防安全指数两个方面对罗湖区的消防现状进行综合评估。
3.1 火灾风险评估
(1)现状用地布局情况评估
罗湖区总面积为78.75km²,其中建成区面积为34.74km²,其余主要为深圳市水源保护区和梧桐山森林保护区等,山区林地占56%。其中,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及商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别为 29.27%、6.47% 及 6.64%。根据现状调研,罗湖区旧村及旧工业厂房是消防安全隐患最为突出的地区。
罗湖区消防安全隐患区域分布图
(2)历年火灾空间分布情况
从火灾辖区分布角度分析,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火灾多发,其中东湖、东晓街道辖区的火灾起数占比较大。2016年,东湖、东晓街道辖区的火灾起数为41起,占全区火灾起数的46%,伤1人。东湖、东晓街道的火灾频发,主要原因为老旧城区出租屋较多,存在大量违规“三合一”住房,且屡禁不绝。
2012~2016 年罗湖区火灾次数分布情况
(3)现状危化品布局情况
罗湖区现状有23座加油站,3座液化石油气供应站,一座CNG加气站,以及两座区域调压站。
罗湖区危化品布局示意图
(4)现状消防重点单位情况
目前罗湖区共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622家,其中46家区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由罗湖区消防大队管辖,主要为罗湖区政府、京基100、深圳钱柜娱乐有限公司等行政办公用地、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流较多的部分高层和文化娱乐设施。其他消防重点单位分别由辖区所在派出所管辖,主要为行政办公用地、企事业单位危化品场所及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等。
罗湖区各街道消防消防重点单位分布图
(5)现状消防力量评估
罗湖区辖区内现有5座普通消防站,分别为黄贝岭特勤消防站、罗湖消防站、笋岗消防站、田贝消防站,还有1座布心消防站尚未投入使用。其消防力量主要由消防中队、消防分队组成,其中还有一定的兼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力量。根据现状消防站的分布情况,结合罗湖区现状道路交通情况,消防救援难以满足5分钟内到达辖区边缘的规范要求。
罗湖区现状消防中队5分钟服务半径模拟图
(6)火灾风险总体评估
综上,通过对城市布局、历年火灾分布、危化品布局情况、消防重点单位和现状消防力量等因素进行叠加分析,可以得出火灾风险高发区主要为南湖街道、东门街道和东晓街道,其次为东湖街道、莲塘街道和黄贝街道,最后为翠竹街道、清水河街道、桂圆街道和笋岗街道。对于火灾隐患大的地区,在下一步消防规划中,应根据火灾风险等级,优先对火灾风险较高的区域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火灾风险,提高消防应对水平 。
罗湖区火灾风险总体评估图
3.2 消防安全评价
根据上述构建城市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的消防情况进行定量化评价,科学评估城市消防力量,更加全面科学地掌握城市消防力量,可以为下一步的消防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1)城市消防安全评价指标
• 指标指数值计算方法
① 正指标
正指标共26个,对于正指标,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指数值计算公式为:
② 负指标
负指标共4个,对于负指标,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指数值计算公式为:
③ 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第i个城市的城市消防安全综合指数为:
同时,各一级子系统均可按以上公式确定子系统的综合指数,进行排名、分级等应用。
• 计算结果
基于罗湖区2017年的基础数据,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罗湖区的消防安全评价中各项指标的得分及综合得分,无数据指标用平均值代替,综合得分结果见下表。
(2)城市消防安全评价结果
根据消防安全火灾风险评估等级,I级为安全,II级为较安全,III级为较危险,IV级为危险,评估等级见下表。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罗湖区城市消防安全评价的综合指标得分为63.9分,参照风险评估等级划分表,罗湖区目前的消防安全风险等级为较安全,这与罗湖区目前开展的一系列消防整治和采取的消防措施现实情况相符合。但同时也可以看出,罗湖区在公共消防管理保障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在消防宣传和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方面仍需完善和进一步提高。在下一步的消防规划中,应重点针对公共消防管理保障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消防管理水平,同时也要考虑在消防宣传和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方面的投入,全面提高消防水平。
四 、深圳罗湖区消防规划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4.1 加大公共消防设施投入,完善城市公共消防设施
(1)加快一级消防站建设,提高消防救援能力
根据火灾风险评估内容,结合深圳消防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在现状5座消防站的基础上,规划新增3座消防站,并优先考虑布局在东湖街道、东门街道和南湖街道等区域,进一步加快推进罗湖区一级普通消防的建设工作,形成全覆盖的消防规划布局系统,提高消防专业队伍对火灾的消防扑救能力。同时,升级改造建造时间较长、营房设施老旧的消防站,提高其消防救援能力。
规划新增消防站布局图
(2)增加小微型消防站建设,完善消防救援体系
根据罗湖区城市建成度高、建筑密集及用地紧张的特点,建议新增小型消防站和微型消防站。小型消防站占地面积小、机动灵活,可以有效应对初期火灾险情,把火灾隐患降到最低,在管理上可由消防中队统一管理,作为一级消防站的重要补充力量。微型消防站主要是在商业中心区、城中村等人口密集区域设置的消防站,主要借助物业管理人员和城中村安保人员力量,以发现和扑救初期火灾险情为主。通过新增小型消防站和微型消防站,进一步增加消防扑救力量,形成较为完善的消防救援体系,以提高消防救援能力。
规划小型消防站布局图
4.2 重视公共消防管理工作,提高消防保障水平
(1)加强消防管理法制建设,制定消防专项规划实施计划
针对罗湖区居住区消防车道被占用、出租屋私搭乱建等消防执法困难等情况,积极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为消防人员执法提供合法依据,保障消防救援的顺利实施。同时,还应制定消防工作年度计划、编制罗湖区消防专项规划,并纳入到政府年度计划当中,进行年终考核,以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管理。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经政府依法批准公布的消防专项规划,不得随意修改或调整规划内容。
(2)提高消防队伍建设水平,按标准增加消防队伍规模
罗湖区现状消防队伍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的规定,公安消防部队将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公安消防部队转到地方后,现役编制全部转为行政编制,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承担灭火救援和其他应急救援工作。由于消防工作的特殊性,在人员数量上本来就有一定不足,转为地方编制后,消防工作有可能要走职业化的道路,这对消防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将会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提高消防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按高标准配备相应的消防队伍人数,另一方面还要提供专业性的培训,保证职业化后消防人员同样拥有高素质的战斗力,保持应有的应急救援水平。
(3)增加消防投入,完善消防经费保障机制
我国的消防部队原本采用的是兵役制,待遇和武警相同。职业化后,由于消防员的专业和经验的稀缺性,职业消防员的待遇需要进行大幅提升。根据美国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其消防人员的平均年薪为48270美元,约合人民币30万。而部分发达地区,年薪高达73000美元,远高于同等时期美国各行业的平均收入。因此,未来在消防经费方面必然需要有较大投入,建立消防经费投入的完善机制,保证消防经费的充足投入,才能保障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方面可以将消防经费支出纳入地方财政支出,并根据地方财政水平确定相应的费用;另一方面近期可以通过中央政府补贴方式,与地方共同承担相应费用,以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
4.3 加强消防培训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水平
(1)新建消防培训基地,提高消防救援专业能力
随着罗湖区城市建设密度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消防问题。目前罗湖区及其周边区域尚未建有消防培训基地,而全市的消防培训基地距离较远,使用不便。现有的消防培训主要依托消防站场地进行,内容也多为传统的消防培训项目。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在罗湖区新增消防培训基地1座,建设真火模拟训练楼、火幕墙训练区、综合训练区、建筑物倒塌事故训练区和电气火灾事故处置模拟训练区等。同时,针对罗湖区轨道交通较多、地下空间开发量较大的情况,选择性增加地下空间事故训练区,提高地下空间救援能力。
(2)加大消防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我国民众不重视消防的很重要的原因是科普不足。在美国,有经验、知识和口才的人才能从事全职消防宣传工作,他们会深入校园科普第一线宣传消防知识,使公众从小就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故建议重点推广消防教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活动,着力提高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举办消防培训体验活动,让公众能够亲身体验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和艰苦性,从而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使消防工作和消防人员获得社会公众的尊重和支持。
结语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将越来越多,高密度、高强度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而伴随这些城市特点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城市问题。针对未来即将形成高密度建成区的区域,提前布局消防设施,采取针对性的消防应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因城市的高密度开发所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保障城市快速、安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
曹艳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学硕士,现就职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韩刚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规划专业副总工程师
编辑、排版 / 陈程
注:本内容授权转自规划师杂志(ID:guihuashizazhi),转载请联系来源公众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高密度建成区消防评估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以深圳罗湖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