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山河——百年深圳历史影像记(1880-1980)》
蒋荣耀撰文 南兆旭辑图
海天出版社 2020年5月出版
很多年以后,再次翻开这本影集,还会想起宝安档案馆里寂寥的安静,想起穿窗而过停留在长桌上的阳光,想起解开纸绳绑缚的卷宗时,漂浮在阳光中的细尘——许多卷宗,从纸绳扎上那一天起,就没有打开过。
曾经用3年的时间,细细阅读了这个城市1949年到1979年间数千万字的档案,那是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的年代。那些尘埃覆盖、纸绳包扎的卷宗,那些手写、油印、铅印的文字,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像幽暗的历史隧道里一盏盏亮着的油灯,照亮了这个城市宏大和细微的前世。
曾经读到贴在南头古城门口的布告:1949年12月31日,新生的政权建立才2个月零6天,就发布了处罚贪腐官员刘竹南的通告,布告向全县百姓承诺:“本人民政府当政之旨,如有发现我工作同志有不良作风,可多提意见批评,如有发现贪污舞弊情事,可举报人民政府严格惩办,俾政府能彻底予以肃清。”
深圳反腐第一案公告
时间:1949年12月21日
宝安档案馆藏
曾经读到宝安县商户的捐款记录: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宝安全县26个商会共捐款45亿元(旧币),超额完成一个空军小队三架战斗机的捐赠任务。
南兆旭收藏
深圳乡村姑娘的合影
时间:1950年代
南兆旭收藏
标题:宝安县城(今罗湖区一带)全景
时间:1960—1968 年
拍摄者:郑中健
深圳美术馆藏
……
每每读到这些文字与图片,抬起头看看窗外林立的高楼,恍如隔世,犹若穿越。
深圳的搬运工人在香港文锦渡警署批斗港英官员和英军军官
时间:1967年8月10日
南兆旭收藏
到香港的西方游客在落马洲眺望深圳,当年乡村风光的田野如今已是深圳的中心城区
时间:1970年代初
南兆旭收藏
考据史料的同时,开始收集深圳的老照片。影像的出现,让史料变得更加确定,更加立体,更加生动。在这些史料和照片的基础上,完成了两本书的写作:《深圳记忆1949–2009》(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和《解密深圳档案》(海天出版社)。
贰 ·
依照原来的研究计划,准备继续阅读1840年——1949的史料,补上深圳香港的还是一体时的新安县历史,补上深港分离、清政府崩溃、广九铁路通车、七年日军占领和东江纵队崛起的记录。
这个设想没能继续,2012年后,将研究的重心转向深圳自然地理与生态物种的记录,毕竟,这是一件更加迫在眉睫的事——深圳是全球人口与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也是自然生态变化最急促的都市——单单哺乳动物,近60年里消失了的就有华南虎、云豹、穿山甲、赤麂、水獭、赤狐……。生态常识的普及,“在地关怀”传递,家园呵护的倡导变得尤其重要。
2013年3月3日,马峦山,落在捕鸟网里的凤头鹰
南兆旭 摄
2019年3月16日,马峦山红花岭,同一地点,未被人侵扰后的生境,大自然展现了强大的自我康复力。
感谢“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的资助,感谢蒋荣耀老师的撰稿,感谢同事何莹老师孜孜不倦的搜寻,特别感谢海天出版社的信任,这个愿望得以实现,这本历史影像集得以出版。
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已经故去的摄影师,他们在不同年代行走在这片中国南海边的土地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影像的记录是如此重要:历史从被叙述,被阅读,升华到了被观看,被解析。历史的本来,因此减少了被篡改、被误解的可能。
在此,再一次感谢给我们提供了图片的机构,给予我们帮助与指导的老师:
维尔康姆图书馆 (WellcomeLibrary)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图书馆(Universityof Wisconsin-Milwaukee Libraries)
……
作者 | 南兆旭
作者简介:出版人,1989年定居深圳。主张“在地关怀”:记录、关注、保护居住地的自然生态。发起系列本土自然保护活动,创立了“中国自然好书奖”和“大鹏自然童书奖”。图书作品有《深圳记忆》、《深圳自然笔记》、《山水相望》(香港)。纪录片作品有《深圳民间记忆》、《岁月山河》、《梦开始的地方》。
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
关注城PLUS
感谢阅读 | 分享
联系我们
请在微信后留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PLUS):亮在历史隧道里的一盏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