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场
✧开幕致辞
元哲起,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国土空间规划逻辑和内涵
吴志强,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社会治理与数字化
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后疫情时期的规划行动
王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考
林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架构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周俊杰,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处长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未来城市?杭州样本的探索
张京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基于基础调查及数据应用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支撑技术体系建设
邓红蒂,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研究员、副院长
下午场
✧《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发布
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代清华腾讯联合研究团队)
✧空间治理视角下规划体系运行的关键环节
张尚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展与趋势
陈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机改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继承与创新的成都实践
尹宏,四川省推进成徳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国土空间,数字治理
罗亚,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程洋,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架构师
王亮亮,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线副总经理
✧浙江试点:县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德清实践和思考
沈海峰,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
✧城市三维空间的智能化交互与全流程管控:威海的实现与应用
杨俊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东南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
✧利用区块链构建可信商业网络,助力行业创新
赵洋,IBM资深混合云架构师
✧自然资源信息化的技术架构演进——SOA、微服务、中台和PaaS
苏乐平,上海数慧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架构师
✧企业架构与数字化转型
付晓岩,资深企业级业务架构师,国家工程实验室金融大数据应用与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科技手段辅助城市精细化治理
1、清华同衡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张久君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智能计算部负责人
2、推进地方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空间治理决策分析平台
史未名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大客户经理
3、科技手段辅助规划从统筹到落实——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建管三维智慧信息平台实践探索为例
吕涛 清华同衡详细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4、大数据助力基层精细化治理——以学院路街区更新数据平台为例
张及佳 清华同衡城市更新所规划师、工程师
5、智能建筑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王飞飞 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6、清华同衡通用中台——提升城市数字经济产业数据要素价值的初步探索
张书嘉 清华同衡专务副院长、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CEO
国土空间规划
信息化
1、分级分类型、全域全要素、全程全方位——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支撑体系探讨
张耘逸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产品总监
2、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实践与思考
余向克 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川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所长
3、成都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底图与现状评估工作实践
董建华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空间规划处处长
4、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实践探讨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5、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如何保障高质量发展:厦门实践与思考
何子张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6、规划管控数字化传导体系研究
刘世晖 高级规划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新技术中心主任
7、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数字工作协同
张赛男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产品总监
8、三维数字化空间下的规划实施管控
袁雪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产品经理
9、众源时空大数据与地理智能在城市片区“生长”模拟中的一点思考
曹芳洁 同圆设计集团城市空间与信息化研究所信息工程师
10、城市仿真与城市智能数字平台
周祖浩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产品副总
自然资源一体化建设实践
1、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系统的“四全一化”——全流程、全要素、全监管、全服务、移动化
齐喜盅 上海数慧业务智能总经理
2、深度融合的规划和自然资源业务协同模型
蒋益娟 上海数慧业务智能产品副总
3三级联动的“多审合一、多证合一”云南改革实践
唐永红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4、广州市自然资源一体化融合之路与改革创新
时新华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自动化中心电子政务部部长
5、源自“两山”理念的安吉自然资源一体化
王爱爱 安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科副科长
6、机构改革整合,政务调度先行——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政务调度实践
耿瑞芬 济南市城市规划咨询服务中心系统开发部部长
7、自然资源政务服务体系下的一体化和综合监管
郑钧 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8、基于中台架构的自然资源一体化关键技术能力
杜秀清 上海数慧业务智能副总架构师
国土空间安全与规划创新
1、国土空间安全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翟国方 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基于空间均衡模型(SCGE)的国土空间规划模拟框架
沈体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3、基于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我国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
杨永春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4、流动性视角下的国土空间安全及规划应对策略
席广亮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
5、中国南海海洋国土管控与治理研究展望
刘云刚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6、生态—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时空分析在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运用:以四川省威远县为例
杨培峰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规划系教授
7、喀斯特山区空间破碎化情境下国土空间安全提升策略:以贵州省贞丰县为例
曹建丰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江苏分公司规划二所所长
8、面向国土空间安全的城市体检方法及治理策略研究:以广州为例
詹美旭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
社区生活圈规划
1、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的邻里中心结构规划
黄瓴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2、塑造多元成长的社区共同体——上海生活圈规划探索
奚文沁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所长、历史文化保护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3、基于新城市科学的社区规划与治理
茅明睿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
4、健康融入社区生活圈:思考与探索
王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健康城市实验室主任
5、时空间行为视角的城市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
孙道胜 博士、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信息中心工程师
6、社区生活圈规划实施与运营思考
刘佳燕 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未来城市:空间原型与创新设计
1、基于多源大数据和智能感知的城市体检系统搭建
何东全 能源创新中国区主任
2、面向未来的城市公共性与空间设计
刘泓志 AECOM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3、科技战疫与未来城市建设
刘金松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4、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
龙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
5、科技改变城市户外生活方式
王铮 Dream Deck联合创始人
6、技术批评与可能的未来
王子耕 镜像(Pills-Bills)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7、未来城市:空间干预、场所营造与数字创新
张恩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规划实施:寻找管制与创新的平衡
1、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行业发展路在何方
邹兵 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总规划师
2、用途管制的制度成本
何明俊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注册规划师、《城市规划》特约审稿专家
3、项目配建设施的底线管控——规划实施案例剖析
涂志华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鼓楼分局局长
4、基于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探索
袁弘 博士后、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副研究员
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实施发展
史文正 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委员会副秘书长、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
6、平衡之困与规划响应
王伟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系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7、规划理想与实施困境——关于未来城市的思考
王鹏 教授级高工、注册城市规划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北大)智慧城市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可持续住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慧城市高级顾问
智慧规划理念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探讨
1、新时代空间规划的理念转型和技术应对
董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2、新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预警评估研究与应用
杨梅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高级工程师
3、国土空间规划分区管控和机制传导
强海洋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4、面向新全球化进程的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框架思考
王伟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副教授、系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术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5、人本循证参与式规划设计方法
茅明睿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
6、基于BIM+CIM的城市体检评估智能系统框架构建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李苗裔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校聘教授、院长助理、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城市体检课题组成员
7、国土空间规划的数字逻辑
熊伟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仿真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
基于中台架构的“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1、基于中台架构的“新”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王勇良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技术副总
——大数据:给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五维能力加持”
韩晓峰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技术总监
——智能分析:如何增加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智力值点数
张鸿键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高级业务分析师
——三维空间: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三维可视化及可计算能力
杨龙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研发部经理
——云原生: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何需要基于“云原生”能力搭建
韦富杰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技术总监
2、从数据整合到数据治理
王东辉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高级业务分析师
3、大数据分析关键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肖飞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4、重庆市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建设实践
侯伟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研发部部长、正高级工程师
5、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信息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
周晓然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6、威海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案例实践
王忠强 威海市城乡规划信息中心主任
白富权 上海数慧数据中心运营副总
自然资源一体化创新能力
1、总体设计——数字化转型下的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发展探讨
陈志远 上海数慧资深咨询顾问
2、技术架构——自然资源一体化微服务架构
彭功超 上海数慧业务智能技术副总
3、移动优先——从移动APP到移动中台
孙佳 上海数慧业务智能技术总监
4、数据治理——业务数据治理工艺与实践
买佳阳 上海数慧业务智能产品经理
5、安全保障——满足安全等保的安全应用中心
李其云 上海数慧业务智能资深架构师
6、技术创新——区块链、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探索
张文学 上海数慧业务智能资深架构师
7、工程交付——集中建设、分布部署的山西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闫鸿剑 上海数慧业务智能运营总监
国土空间规划中空间感知和数据治理创新实践
1、沈阳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区域竞争与协同分析
王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2、多源数据和机器学习支持下的空间品质感知与精准治理
叶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3、大数据支持下的都市圈网络韧性研究与规划思考
程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4、基于网络文本数据的旅游产品分析与旅游发展规划
翟宇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5、上海郊区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关系影响(2011-2018)
钮心毅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6、面向国土空间体系规划的数据支撑框架研究
施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城市规划学院副研究员
7、结构与洞见:面向城市复杂性的规划响应初探
沈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8、国土生态空间的大数据与新技术应用探索
刘超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边界管理
1、日本城市规划区域管理中的开发许可
沈振江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金泽大学教授、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讲座教授、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会(SPSD)发起人、指导委员会主任
2、分区分类管控生态环境空间,助力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
史江红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致新书院院长
郭伟 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3、城市增长边界:模拟、评价与研究展望
龙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北京城市实验室创始人
4、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的思路与方法——以福建省为例
葛小凤 福建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规划一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5、基于边界管制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思路
韩青 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建筑中心副主任
6、规划体制改革下的环境规划:功能定位与制度化路径
包存宽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城市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7、地方高质量发展权与边界管理创新的思考
谭迎辉 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副所长、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8、大都市区多中心功能结构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策略
李涛 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智慧城市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数字化规划设计:基于多源异构大数据的创新与探索
1、基于人群时空行为解析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研究
史宜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研究员
2、城市中央活动区人流模拟与优化:手机信令数据应用探索
王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任熙元 纽约大学坦顿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3、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及绩效研究
李迎成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4、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长三角高铁“一城多站”演化和站点分类研究
韦胜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
5、基于综合物理环境效应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
史北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研究员
6、多源大数据融合的西南多丘地区城市特色空间挖掘与营造
朱骁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7、城市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与管控:威海数字化城市设计的探索
邵典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8、四维度大数据解析的城市整体空间特征与设计应对
张庆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9、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生活圈精准定位与规划策略
孙瑞琪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大变革时代下的
GIS创新·赋能
1、大变革时代下的GIS产品理念与技术创新
陈勇 超图研究院助理院长
2、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
李濛 超图研究院三维研发中心产品总监
3、新一代三维GIS赋能BIM+GIS应用
王博 超图研究院三维研发中心产品经理
4、大数据GIS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
李少华 高级工程师、超图研究院产品咨询部总监
5、人工智能GIS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
卢浩 博士、高级工程师、超图研究院大数据与AI研发中心产品总监
6、GIS应用框架创新地理信息应用新模式
崔晓东 高级工程师、超图研究院总工程师

加入国匠城-城市规划学社
和2600+名小伙伴一起
共同学习,每日进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国土空间 数字治理:2020第十四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一号通知(附详细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