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永葆“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大初心

永葆“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大初心

花海灿烂的5月,我们迎来了迟到了2个多月的全国两会。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两度出现的“生命至上”,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两次强调的“人民至上”,两会伊始出现的这两个高频词,饱含着民生温度,释放着浓浓暖意,让人深感心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古老而又有蕴含着现代意识的治国理政思想,已被无数次验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凝聚起了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用行动书写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淋漓体现。
然而,疫情防控中,我国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也暴露出了韧性不足、能力不够等“短板”;受疫情影响,我国的经济也遭受了一定冲击。无疑,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的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越是困难,越要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一方面,要想群众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对于自然资源管理而言,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到群众和企业中去找寻打通堵点、痛点的法子,优化不动产登记等政务服务,推出更多像“最多跑一次”那样的便民利企举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为各大区域发展战略、“两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好资源保障;持续推进“天、空、地、海”领域科技创新,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防范化解自然资源领域风险提供技术支撑,为新基建、新能源等新行业新业态注入新动能,为“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建设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要善于发挥人民的基础性力量。这是已经被自然资源管理实践证明的有效法宝。打好耕地保卫战,将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需要集合群众力量;编好国土空间规划,让城乡人民生活得更美好,需要俯身倾听民意;守护好山水林田湖草,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更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放眼世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理之道。但于中国而言,“以人民为中心”是不变的初心。相信,秉承这一发展思想,凝聚起决战决胜的中国信心与磅礴力量,中国定能继续阔步前行。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永葆“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大初心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i自然投稿邮箱:izrqmt@126.com。电话:010-83204960

i自然全媒体


记者:车    娜

编辑:陈君怡
审核:赵建东

永葆“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大初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永葆“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大初心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