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高铁4小时到9省省会,与20市每日超50班列车,京广、沪汉蓉线最密集
从时间看,武汉乘坐高铁(城铁)出发,半小时可到达鄂州、黄冈、孝感和咸宁4市;1小时可覆盖“1+8”城市圈和随州、岳阳、信阳3市;2小时可到达26市,覆盖郑州、合肥、南昌、长沙4个省会城市;4小时可到达上海、广州、宁波、西安、石家庄等9个主要城市;6小时覆盖山东、福建、贵州、重庆等15个省市地区。
从城市看,武汉至全国每日列车班次前三甲依次为长沙、郑州和广州,均在100次以上。从城市群看,武汉到成渝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有较高的列车班次往来。
从空间分布看,武汉与京广、沪汉蓉和武九三条铁路干线沿线城市列车往来密集,尤以京广铁路武汉至广州段、沪汉蓉铁路武汉至重庆段最为密集。
图1 武汉市至全国城市最短列车时间分布图
(数据来源于12306列车时刻表,空间范围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时点为2019年10月)
图2 武汉市至全国城市最短公路时间分布图
(数据来源于高德API,空间范围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时间点为2019年10月)
图3 武汉市至全国城市最短航空时间分布图
(数据来源于航空时刻表,空间范围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港澳台除外),时点为2019年10月)

图4 武汉与全国流动总量(流入+流出)分布图(平常时段)
(数据来源于百度迁徙数据,为原始设备识别数,未进行扩样处理。以用户常住地所在城市或停留超过一天的非常住城市定义为出发城市,以用户离开出发城市,并在非出发城市停留超过四个小时以上定义为到达城市,下同)

图5 武汉与全国流入流出联系分布图(春节前时段)
从区县看,平常时段武汉各区县离开与到达规模比(离开武汉与到达武汉人流量的比值)为1.05:1,离开与到达数量较均衡。而在春节前武汉市整体以离开人群为主,离开与到达规模比为1.27:1,其中,东西湖区离开与到达规模比为1.91:1,远超其他区,外来务工者居多;新洲区离开与到达规模比仅为0.42:1,外出务工者居多。

图6 武汉各区县与省外平时、节前流动量统计图

图7 武汉“1+8”城市圈各市跨城通勤OD强度分布图
从区县看,鄂州市华容区、孝感市汉川市和孝感市孝南区与武汉市跨城通勤明显,同城化趋势显著。武汉市的2个蜂腰处跨城通勤联系最为密切,其中,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与鄂州市华容区通勤流量位居第一,明显高于其他区通勤流量;其次为武汉市蔡甸区与孝感市汉川市和孝感市孝南区。对比平时与春节人口迁徙行为,没有明显的返乡现象,说明武汉市与这些区域同城化趋势显著。

图8 武汉“1+8”城市圈各区县流入武汉跨城通勤OD强度分布图
从人口画像看,跨城通勤人群以男性青壮年、高中以下学历为主。在性别上,男性占比约63%;年龄上,以18-34岁青壮年人群为主,占比达到60%;学历上,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在55%左右,本科及以上占比约15%;收入上,2499元以下收入人群居多,达到54%,而收入在8000元以上人群占比接近20%。
图9 鄂州市华容区与武汉主要跨城通勤联系区县跨城通勤人群年龄特征统计图
图10 鄂州市华容区与武汉主要跨城通勤联系区县跨城通勤人群学历特征统计图
基于城市间企业资金投资大数据,分析武汉在全国、省域范围的投资规模和行业结构。

图11 武汉市吸引全国城市群投资总量按行业分类分布图
(数据来源于启信宝,空间范围为与武汉有资金互投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时点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底,投资为企业注册资金,下同。)

图12 武汉市吸引与辐射湖北省投资总量分布图
综上所述,武汉市对外交通呈现出陆路交通东强西弱、航空交通近少远多、高铁与航空互补等特点。人口流动以省内出行为主,与“1+8”城市圈联系紧密,与鄂州的华容区、孝感的汉川市与孝南区跨城通勤明显,同城化趋势显著。投资联系在全国范围与京津冀、长中游、长三角和珠三角联系密切,在省内与鄂州、黄冈、黄石、襄阳、荆州等地的联系更加密切。未来,将进一步扩展货运物流、信息流等信息,从更多视角研究和考察武汉与其他城市联系及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问题。
审 核:罗名海 詹庆明 钮心毅 甄云鹏
编 写:肖琨 李盼盼 秦思娴 谭波 范域立
周亚伦 张伟杰 王俊琰 岳雨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众规武汉):解构武汉2019(一):大数据视角下的武汉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