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细介绍
今日推荐的日课为一则案例要点总结,来自国匠城论坛,作者lyc151515,作者微信公众号:木谈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1 | 项目概况
规划背景:依托京津冀地区雄厚的智力资源与制造业基础,考虑在北京城南新建一处创新科技园区、即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东区,该项目现已建成2期,具有良好的企业基础与多种产业模式,因此3期项目将重点放在与周边区域的良好衔接方面,以多元服务功能的置入来辐射周边居住区,促进配套设施的完善,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规划类型:科技园区城市设计(三期工程)
规划范围:130.9公顷(ha)
2 | 地块条件优劣分析
优势
政策支持下有较好的人口和产业基础。
四周道路等级较高,交通区位优势显著。
前期工程发展顺利,已有成型业态支撑。
劣势
相关产业配套服务设施不足,难以形成片区一体化发展。
周边道路等级高,园区受噪音影响严重。
3 | 规划区核心需求
结合一、二产业强化园区稀缺性产业优势
结合城市公交系统规划人群低碳出行方式
从规划层面考虑园区节能减排的方式方法
4 | 产业策划专题
定位:以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形成绿色低碳的总部商务社区。
识别:现状优势产业和朝阳产业的识别,确定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
分析: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注重优势产业的提升和不足产业的置入。
落实:周边企业支撑规划产业的良好发展,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需求和服务。
细分:将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产业进行分类,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类型。
5 | 生态环保专题
能源利用
尽可能的使用本地能源并提高利用效率
提倡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的使用
规划与城市设计
混合土地功能布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提供多元化小尺度的人感步行空间
组团绿地的植入调节地块小气候与景观品质
建筑设计
强化建筑外层保温与遮阳功效,降低建筑能耗
可渗透性铺地材料与屋顶绿化提升城市环境与生态效益
交通模式
第一阶段TOD模式提倡步行与自行车交通出行为主
第二阶段以公交系统为辅助,减少私车交通出行频率
6 | 可借鉴空间形态
轨道交通站区、艺术博物馆
商业广场、商务办公
7 | 方案亮点
产业策划完善。由主导产业确定到整体产业的发展格局,然后再自上而下进行产业的细分和落实,结合了周边环境支持和自身发展定位共同确定发展方向。
生态层面考虑丰富。生态改善策略从能源利用、空间设计、建筑能耗、交通改善四个方面提出了概念性的设计理念,并最终提出宏观到微观的空间落实方法,包括交通引导、绿化、风向、水循环、建筑光照控制等,有相当的前瞻性。
8 | 总结
今天的科技园区方案的优点在于它的对于重点规划的部分表述的完整而深入,尤其是在产业分析与生态保护两个方面,能够在抓住地块核心需求的前提上进行宏观的策略考虑,然后给出落实到空间上的建议。并且在建筑和景观层面的分析的内容也较为丰富,有很多细节值得学习和借鉴。
不足之处在于整体方案稍显得有些平淡,缺乏一些有创新的理念或是分析方法。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中规中矩的科技园区方案设计,大家若是对于产业或是生态策划有兴趣的可以学习了解一下。
今日日课其他推荐文章:
规划思维成长营:如何学习规划方案背后的逻辑,通过理论与案例解析,学习规划设计之道。
规划日课,欢迎投稿
以上由规划云收集
【 www.guihuayun.com 】
城市规划开放知识图谱
欢迎大家访问网站,搜索行业内容
【 国匠城 】
城市规划行业知识社群
注册会员:123040人
微信关注: 71096人
认真 坚持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