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城市·六一线上城市探索课”来啦!“我们的城市——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是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宣教中心及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联合承办的公益宣传教育项目,旨在以生动有趣、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儿童和青少年传播城市规划知识和理念,增强社会整体对城市规划的认知能力、审美水平和家园责任感,为推动实现人人参与城市规划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打下长远基础。在少年儿童心中播下规划的种子,让大家一起了解北京、热爱北京,共同规划建设我们的城市!
第4课——小空间·大侦探
课程四
小空间·大侦探——
城市公共空间观测与营造

想不想当一回破解城市空间问题的大侦探?这节课中两位深入社区的责任规划师将带领大家化身“空间侦探”,学习如何观测城市公共空间特点,搜集城市空间问题的“证据”,并且根据 “证据”来进行循证设计、解决问题,改造一个小小的街头公共空间。快来体验真实的“空间侦探”们是如何工作的,相信你会对城市空间如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有更多理解!

张希煜(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业务总监、北京社区研究中心秘书长)

韩亚楠(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科技规划总监)
Part1.
大家知道“公共空间”是什么吗?为什么公共空间对于我们来说如此重要?我们又如何设计公共空间呢?带着这些疑惑,今天让两位老师带领我们化身小侦探,先来找找我们身边的城市公共空间存在哪些问题吧!


Part2.
为什么城市的公共空间偶尔会让你感觉不舒适呢?比如走在路上碰到裸漏的电线,或想要进入一个地方却被阻止,大脑就会马上接收到危险的信号或产生不愉悦的心理。为了找到这些不舒适的空间问题,老师会带领大家化身“空间侦探”,一起动手制作一份自己的“城市观察地图”!


Part3.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改造一个公共空间呢?老师带来了“循证设计”的工作方法。要如何寻找空间使用的“证据”并遵循证据做出恰到好处的设计?快听听老师是怎么讲的!

Part4.
是不是有些迫不及待,想要马上找个空间“练练手”啦!别急,老师们带来了一个真实的小微城市公共空间,我们将以它为例演练“空间侦探”如何发现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并设计出具有安全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空间改造方案。还在等什么,快来试试吧!





“空间侦探”的工作方法大家学会了吗?期待同学们也擦亮“侦探”的眼睛,多多观察城市问题,关注身边的公共空间,一起建设我们的城市美好的未来!
本次公开课课程在新华网北京频道、光明网、北京发布、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首都之窗等媒体平台和“北京规划自然资源”“Cityif”等微信公众号进行同步推送!在上述任一媒体平台和微信公众号都可以观看哦!
本堂城市探索课中,我们隐藏了3个等待同学们破解的小问题,找到答案的同学们请在本篇公众号文章下方留言回复答案选项,最先回答正确的5位同学将获得主办方准备的精美礼品。期待大家的热情参与!

北京中轴线尺子(元大都-明清时期)

京味儿地标胶带套装
儿童是城市的未来,让我们一起了解北京、热爱北京,共同规划建设我们的城市!
6月15日公开课答题前5名
顺序 |
时间 |
昵称 |
1 |
09:04 |
喜洋洋 |
2 |
09:46 |
朔朔 |
3 |
10:14 |
皮皮虾 |
4 |
10:14 |
歪歪一水间 |
5 |
10:14 |
silenceofearth |
# 恭喜获奖的小伙伴们!
请获奖的5位小伙伴,在后台回复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及邮寄地址,小编会尽快将奖品邮寄到您手上哒!
主办单位: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承办单位: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
北京市弘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媒体支持:
新华网北京频道
光明网
北京发布
北京日报
北京广播电视台
首都之窗
特别鸣谢:
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办事处
内容来源:北京规划自然资源
相关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我们的城市丨寻找北京古城的蓝色脉络——胡同巷里看玉河
我们的城市丨穿越城市的绿色之路——从自行车专用路到城市慢行系统规划
我们的城市|六一线上城市探索课”来啦!第1课——探寻北京城的脊梁
了解北京,热爱北京,共同规划建设我们的城市!六一带你探索城市魅力!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我们的城市|六一线上城市探索课来啦!第4课——小空间·大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