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热点】2017年922绿色出行活动主题:绿色交通 · 共享出行


原文转发自:922绿色出行


2017年922绿色出行活动的主题为“绿色交通·共享出行”。


共享出行是循环经济和分享经济的一部分,百度百科显示,分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是指将社会海量、分散、闲置资源,平台化、协同化地集聚、复用与供需匹配,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欧洲分享经济指南》将其定义为通过合作平台开展各种活动的商业模式,其中该平台为临时使用商品或服务(通常由私人提供)创造一个开放的市场。分享经济强调使用商品,而不是拥有它们。



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分享经济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像优步(Uber),利用网络平台把汽车供给和需求连接起来,这是一种基于闲置资源的分享;另一种是不卖产品卖服务,中国的共享单车例如摩拜单车等,是类似欧洲的汽车分享系统(如戴姆勒旗下的Car2go),用使用性的增量替代拥有型的存量。


在201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了分享经济:“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共享出行作为一种新型交通方式,强调共享行程、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产生的个人和社会成本通常低于使用私人小汽车的成本,代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共享出行必须有一个中间平台将共享交通服务与用户联系起来。这个平台通常是一个网站或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通过该平台,注册用户可预订、支付、预约所使用车辆、拼车、共享出租汽车或小型巴士。这是共享出行与一般的公共交通服务或者传统的汽车租赁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


共享让我们走得更远



智能和清洁是共享出行的两大支撑。共享出行利用信息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合作式中间平台,使交通服务更加智能化。


共享出行可减少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数量。根据国外研究,每使用一辆共享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私人小汽车就会减少约15 辆,而且共享汽车成员的驾车里程比单纯使用私人小汽车平均减少40%使用清洁汽车或提倡积极的出行方式,可使共享出行更加环保。此外,共享出行有一定的社交性和娱乐性,这种出行模式也让人们有机会遇见新的朋友并建立新的关系。


清洁交通


城市近1/3 的PM2.5 和挥发性有机物来自机动车,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减少排放量迫在眉睫,因而需要更清洁的车辆、更清洁的燃料和更清洁的交通习惯。


更清洁和更智能的交通既可满足交通需要,同时又可提供许多公共健康福利,包括更清洁的空气、更少的事故、更少的拥堵以及更少的噪声污染。


为了使城市交通更清洁,我们必须减少机动车的总行驶里程。这意味着在交通结构中增加主动交通方式的分担比例,如步行和自行车(无污染物排放) 、公共交通(相比使用私人小汽车,人均排放量低)。而仍需在路上行驶的巴士、货车、出租汽车、小客车及其他车辆,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或通过使用替代燃料而成为更清洁的车辆。


共享交通服务出现之后,人们出行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或其中的任意组合更容易。国外还有共享接驳车。相比私人小汽车,共享汽车使用的燃料更有可能是电力、天然气或氢气。


智能交通

在城市交通方面,智能交通系统及其衍生的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C-ITS)提供(实时)出行信息、交通管理、电子定价和支付、城市货运管理或车辆安全系统。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可让车辆之间或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如信号灯) “交谈”,使个人需求与公共服务匹配成为可能,并优化行程,减少道路资源占用。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正在促进人和车的关系变革。共享化的无人驾驶出行模式效率最高。有研究者对美国城市新型交通工具销量进行预测,2040 年无人驾驶的共享小汽车将会占据主导,超过70%的市场份额。


各地要制定适当的政策和激励措施,使技术创新能带来真正的好处。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仍然是快速运载大量人群的最佳方式,而共享服务和智能交通技术可以弥补公共交通系统的不足,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


关于我们


中规院交通院始建于1982年,是全国性的交通研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机构,承担国家城市交通领域政策和基础研究项目,开展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编制,承接地方政府和有关机构委托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研究咨询,组织学术交流。



原创文章检索:

回复“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

回复“2”:拥挤收费的政治策略

回复“3”: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规划技术方法探讨 ——以重庆地区为例

回复“4”:山地贫困地区城镇化特征与交通发展策略 ——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回复“5”:公交改革在中国

回复“6”:大型国际活动交通组织规划方法综述

回复“7”:共建长株潭交通一体化 ——株洲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策略与实践

回复“8”:对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强制性内容的思考

回复“9”:高速机动化下城市道路功能分级与交通组织思考

回复“10”:铁路客运枢纽地区路网结构比较研究

回复“11”:我们能从道路交通拥堵中学到什么

回复“12”:公共自行车系统——里昂

回复“13”:中国电动车自行车发展浅析

回复“14”:出租汽车行业稳定与发展探讨

回复“15”:国家尺度空间运输联系现状特征与趋势展望

回复“16”:TOD内涵分析及实施框架

回复“17”:城市交通设计思考

回复“18”:发展中国家机动化讨论

回复“19”: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与城市规划管理 ——以北京市为例

回复“20”:地震灾害与交通系统应急规划

回复“21”:城市交通设计实践之:北川新县城规划中人性化交通系统的构建

回复“22”:《城市交通设计导则》简介

回复“23”:快速公交专题之二——公共交通规划思考


免责申明:本号刊载内容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内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感谢您的支持!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