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季

青春不散场
VITA CONTEMPLATIVA VITA ACTIVA

2020.8.8-11

博 学 笃 行
亲爱的同学们:
相见时难别亦难。
聚散是人生的常态。历史上很少有像我们今天这样持续如此之久的离别仪式——师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因为罕见的疫情而有大半年没有见面;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是离别;即使到今天,我们也无法握手、拥抱。
三、四年前,当我们被你们称为“老师”的时候,你们已经开始嫌弃母亲的唠叨,不再满意父亲重述他少时的荣光;但是,你们却不嫌弃我们的啰嗦,不嫌弃我们的古板和偏执。还记得初次见面那天,你们一排排整齐地坐在教室中,望着我们,眼中充满光芒。我们多么幸运!
可是,后来我们才知道,你们多么难以对付。你们不再像我们年轻时那样读书,你们在课堂上不断用手机检索,验证我们讲的话。那个谁,冷不丁拿出一个国外图书馆秘藏版本的PDF文件,让老师的眼睛瞪得更大。还有那个谁,谎称自己生病,却跑去世界遗产地看石窟顶部寺院的发掘现场;又在朋友圈发了博物馆新展览的图片,让我们不知道是应该点赞、发火,还是假装没有看见?……你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十万个为什么,逼得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教书;为了不断回应你们的追问,我们拼命更新教案,或在微信平台连夜推送最新文章,或让发稀的老师再也无发可稀。当然,也是得益于你们的追问,我们还能保持着年轻人一样的热情。
在一道道张彦远、董其昌、温克尔曼、沃尔夫林、王逊、金维诺和其他美术史的老先生们耕耘过的田垄,在正在发展的艺术学理论的多个领域,这些建立在人类文化最顶端、最敏感、最动人的部分,每天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你们爱上了人文学院的专业方向,我们高兴;但是,如若你们从这里出发,攀登另外的山峰,我们也同样高兴。看到你继续留下来,我们欢迎;但是,看到你们转益多师,去广阔的天地深造,我们也同样欢迎。
也许有过痛苦,有过遗憾,但是,过去的几年,希望是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在未来的岁月,花家地的这些田垄和花树,将为你梦中的故事增添色彩和现场。你们一定会忘记我们曾经讲述过的细节,也不再相信我们的结论,但很多年后,希望你们依然记得老师说过的冷笑话、老师温暖的微笑、老师的坚守与执著,老师的身影甚至老师服色的品味……
我们曾经一起探讨如何立足事实,尊重常识,提出问题,恪守逻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曾经一起探索辉煌如何铸就、艺术何以不朽、身前身后之名为什么永恒……忠于自己的良心,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不够勇猛精进,至少守住底线,干干净净。
尤其是,因为铭刻了2020年中国与世界的艰难与艰辛,你们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代,你们的人生也一定不会平凡。在不远的将来,你们一定会创造出自己的新天新地——那时,我们会在饭桌上的闲聊时以你们为荣。
就像老鹰在看着小鹰们从此告别,我们也会禁不住担心南方的雨水和北方的风雪,但我们将始终好奇地注视着你们的背影,期待有一天看到你们回眸时丰满和成熟的眼光。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全体教师
2020年8月8日
HAPPY GRADUATION


~ 致广大 ~

~ 尽精微 ~



相关链接
青春学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届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
青春学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
自然之书·沙海: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简介(一)
自然之书·河网: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简介(二)
自然之书·花林: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简介(三)
~ END ~


美 术 遗 产
美术丨考古丨建筑丨遗产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