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北京中轴线的小知识

北京中轴线的小知识


北京中轴线的小知识


北京中轴线的小知识


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至永定门,全长约 7.8 公里 


其发展演变与北京老城同步,创建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两代,历经 750余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古代都城严谨对称格局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且历史悠久的城市轴线,被认为是中国都城规划的经典之作。


北京中轴线自元大都始建,至今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始建元大都,确定了今天中轴线的位置,北起“中心台”(今钟鼓楼一线)南至丽正门(今天安门附近),全长约3.8公里,为初建阶段。现地安门北大街的万宁桥为元代遗物;

140年后,明永乐四年(1407年)修建北京内城,沿用元代中轴线方位,将南端延伸到正阳门,全长约4.8公里;


再140多年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扩建北京外城,中轴线南端点再次向南延伸到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至此为中轴线的格局形成阶段

此后明、清两代主要对中轴线上的建筑群进行了局部改造与调整,为中轴线的完善阶段

1914年,社稷坛作为中央公园开放,原皇家空间相继成为公共空间,开启了中轴线的公众化阶段


20世纪50年代北京对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延续了中轴线传统的城市布局思想,同时也赋予了北京中轴线新的当代功能。

北京中轴线的小知识

内容来源:北京城市规划学会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地铁二号线是怎样“环起来”的?

北京地名 | 砖塔胡同:胡同里的塔影

北京在行动 | 街区更新“绣”出城市新气象


 

您与京城,一之隔!

 

北京中轴线的小知识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北京中轴线的小知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北京中轴线的小知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