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能源地质研究室党支部党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和捐款;在线举办“党的知识100题”答题竞赛活动;参观军营共建活动,接受精神洗礼;柴达木项目野外党支部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党课学习;南方页岩气野外临时党支部组织项目组走上巢湖十八联圩防汛大堤,实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但越是在这种时候,基层党支部越要发挥作用。我们将党建与地质工作融合,充分利用周边和野外工作区的红色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家的工作热情更高了,干劲更足了。”说到党建工作,党支部书记韩淑琴如数家珍。
能源地质研究室的前身是地质力学研究所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油气研究组”,有着光荣的传统和历史。针对野外工作时间长、青年党员多等特点,支部以青年党员为工作重点,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探索新时代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了“倡、管、带、爱、帮”五位一体工作法,让抓党建促业务带队伍形成合力,推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倡导学习,筑牢信仰基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据此,能源地质党支部逐步摸索出一套学习方法,激发青年党员的学习热情,强化学习成效,从根本上筑牢党员的信仰基石。

重温誓词,不忘共产党人初心。自2018年起,能源地质研究室党支部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北京怀柔区庙上村第一党支部纪念地、柴达木项目德令哈驻地等开展宣誓活动,全体党员通过重温入党誓词,不断叩问初心使命,找寻努力工作的方向。

缅怀先烈,筑牢信仰根基。通过带领党员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黑山扈战斗纪念园、铁军纪念园、黄花岗72烈士陵园、湖北来凤县烈士陵园等,实地感受先烈们的执着追求,体会信仰的力量。

追根溯源,夯实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自身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基础。学理论从学习《共产党宣言》入手,读《共产党宣言》感受真理的力量。两年来,能源地质研究室党支部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今年上半年支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互联网平台扩展学习内容,运用微信、钉钉等会议平台开展学习交流,并推出了支部的“云党建”平台,党员施辉设计了党的知识“云题库”,支部在线开展党的知识竞赛活动,探索开启了疫情防控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模式。

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云党建”平台示意图

加强管理,注重思想教育

地质工作具有野外时间长、人员流动分散、项目周期不同等工作特点,如何采取有效的形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一直是能源地质研究室党支部思考的问题。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党支部通过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开展谈心谈话、提交思想汇报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廉洁教育。

  “去年十一,我们正在乌兹别克斯坦出野外。那天上午我们围坐在手机前观看国庆阅兵仪式,还在野外录制了祝福祖国的视频。越是身处异国他乡,越感觉到祖国的伟大,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种激动的心情。”中亚项目组成员张凯逊如是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项目组在野外现场组织了“祝福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中亚项目组去年“十一”在乌兹别克斯坦野外项目现场祝福祖国。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目标,唯有依靠不断创新,特别是科学技术创新。这是对我们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具体要求,也是必须努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这是赴英国杜伦大学访问的青年党员梁明亮在思想汇报中所写。

  为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到世界一流大学课题组和实验室学习工作,能源地质研究室为访问学者提供诸多工作便利,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同时要求在海外的党员每半年提交一次思想报告,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动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

  此外,党支部还开展了“人人讲党课”活动,每季度由支部委员带头,根据岗位职责、专业特长选择相应的党课选题,内容囊括了政策分析、时势探讨、业务思考等。在讲解上,做到原创性与个性化相结合,力争把抽象的理性话语转化为听得懂、记得牢的大众话语,让遵章守纪成为每个党员的自觉行动。

党建带业务,传扬行业精神

在柴达木盆地开展石油地质研究工作一直是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传统。通过不懈的努力,地质力学研究所在20世纪50年代预测了中新生代含油区和油气田,新时期又在柴达木盆地开展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这是块老品牌,传承了李四光、孙殿卿几代科学家的精神,不能在我们这辈人手里砸了。再难,也要干得漂亮。”李宗星是柴达木盆地及周缘中古生界油气成藏与目标区优选野外临时党支部书记,也是该项目的负责人。

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柴达木项目组去年“十一”在钻井现场录制“祝福祖国”视频

 “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在我们支部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党员郭迎春说。项目工作区内山壑交错、交通不便、缺水严重,项目组积极发挥野外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活动教育现场科研人员与施工人员,和其他施工单位一道攻坚克难。同时还多次以“继承和发展地质力学”为题进行研讨交流,并要求组内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弘扬李四光精神,传承“三光荣”传统,积极履行新时代地质人的使命和担当。

  历经多年的野外科技攻关,柴达木项目组在2018年开展柴页2井压裂测试时首次获得油气流,2019年在青德参1井点火成功。南方页岩气项目组优选了多个有利调查区,在宣城有利区内部署实施的皖泾地1井,获得了油气重要发现。

谈心送关爱,增强组织凝聚力

记者在能源地质研究室党支部记录本上发现,这里详细记录了每个支部党员的家庭情况、学历背景、思想动态,以及困难职工遇到的问题等信息。支部委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谈心交流:一是定期与支部党员谈心谈话,充分了解大家多元化、个性化的诉求,鼓励支部党员面对面交流工作、生活、思想上的问题;二是关心支部党员生活,切实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党员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形成互帮互助互学的氛围,不断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党支部党员还主动向社会传递关爱,用自己的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施辉、谭元隆两名湖北籍青年党员,第一时间与地方基层党组织取得联系,请求参加防疫工作。得知当地街道药物分配出现困难时,擅长计算机系统编程的施辉主动承担任务,编写了药物分配的小程序解决了药物配送问题,更主动要求为社区搬运生活物资,积极投入为民服务中去。

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党员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

发挥带头作用,推进事业发展

党支部要求每名党员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点点滴滴中践行党的宗旨。遇到困难与挑战,党员主动冲锋在前。2018年春节,南方页岩气项目组钻井平台需要留人值守,党员同志主动请缨留守现场;遇到表彰与荣誉,党员则把更多机会让给群众,大家切身感受到“平时看得出来,有困难冲得上去,不和群众争荣誉”的作风。
  研究室现有党员23人,其中80后党员20人。在老党员的带领下,支部青年党员主动思考、积极学习,有效促进了工作开展。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地质委员会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质力学所签署了合作纪要,拓宽了业务合作范围。2019年,柴达木盆地及周缘中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与目标区优选项目负责人李宗星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i自然投稿邮箱:izrqmt@126.com。电话:010-68024627

i自然全媒体


记者: 岛晓霞

通讯员: 张超越

编辑:李卓聪

审核:赵建东

审签:赵晓涛

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看这个党支部如何探索基层党建新模式,形成五位一体工作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