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
融合发展
自组建以来,市规划资源局栖霞分局通过党组会讨论研究、座谈会充分交流、调查问卷详细摸底等方式,全面了解分局人员及服务对象对各项事业发展的期许和建议,明确职能融合要实现“1+1>2”、人员融合要做到“1+1=1”、推动分局构建“1+N”发展格局的发展目标,以党建引领各项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其中:“1”指突出党建引领,分局党组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理念,始终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把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N”指构建“人员大融合、素质共提升、事业新发展”全要素、多领域、高效能融合发展。
面对基层所支部人员结构、辖区情况、业务侧重点各有不同的现状,栖霞分局各基层所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各支部不断探索自己的定位和特色,积极创建形成“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服务品牌。
针对区域范围内各类工业企业和城中村棚户区相互交错等现状,该分局中心一所党支部以政策指导和路径协调为抓手,通过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融合贯通打造小“栖”用地再发展服务品牌,助力城市更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分局中心二所党支部与南京海陵药业、立志美丽等辖区企业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双方交流支部的建设情况和经验,以联学共建新模式为企业做好政策咨询、协调保障等服务,积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八卦洲所与街道联合创立法律咨询办公室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强化群众基本农田保护意识,引导群众树立依法用地、科学用地的思想观念。栖霞、龙潭所党支部把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自然灾害防治、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等重点难点工作中,党员带头沉到现场在一线摸实情解难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栖霞分局机关打破原国土机关支部、规划支部分设的局面,申请组建机关一、二、三支部,确保各支部中书记、委员以及涉及科室涵盖原国土、规划层面,在支部活动中增进人员交流沟通,促进人员的融合。


立足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教育的资源载体,栖霞分局紧扣建设“先锋自然”党建品牌,以建设党员教育的“理论阵地”、党性教育的“红色熔炉”、政治体检的“诊疗中心”为目的,努力打造党性教育的“实境课堂”。
栖霞分局将党员教育实境课堂融入办公环境中,分别以“廉政于心、勤政为民”“追古谈今、不忘初心”“清风自然、栖霞篇章”为主题,建成教育活动中心、“三会一课”室、党史教育步道、党性会诊室、廉政文化长廊、党性教育室等6个主体功能课堂。

在实境课堂现场活动中,宣教员与党员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充分倾听他们对廉政建设的理解、感悟与建议,通过播放廉政教育视频等资料让党员干部看视频说感受,实现互动式、情景式的教学体验。
同时,分局以实境课堂为依托,延伸开展“业务交流学习讲堂”系列活动,每期活动邀请各业务科室负责人主讲本科室重点业务内容,以业务培训带动工作交流,推动人员增知识、强素质、提能力,促进业务的有机融合。
8月7日,市土地储备中心和栖霞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在栖霞分局申报工农路以西9#西侧地块“四合一”事项,推动用地审批改革再上新跑道。窗口受理、业务科室审核、窗口制证及核发办理时间,从30多个工作日缩短到9个工作日,规划用地审批环节大大简化、流程更加简便,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建设速度,切实做到“政府多麻烦、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群众少折腾”。截至目前,栖霞分局已办理“四合一”出让事项共10件,用地审批跑出新速度。


为推动旧城焕新颜,栖霞分局主动转变工作思路,从“被动审批”转向“主动谋划”,在迈皋桥地区试点“规划引领地区发展”的路径与模式。针对该地区的特点,分局探索以城市存量更新的方式展开城市剩余土地开发利用研究工作,与迈皋桥街道办事处联合承办“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而设计”系列之“筑桥·巧筑”——迈皋桥长园廊桥设计竞赛活动,探索针对城市间隙土地进行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创新路径。活动共收到全球12个国家、全国24个地区的702名设计人士参赛,吸引77万人次的网络访问和11万人次的网络投票,投稿数量和参赛者数量为历届“以人民为中心,为城市而设计”系列活动之最。

此外,栖霞分局积极探索践行“土地生态综合整治+”理念,以土地生态综合整治带动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农村增色、农民增新,打造“水一方”和桦墅土地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在全国耕地保护工作会议上得到自然资源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先锋自然|栖霞分局积极构建“1+N”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