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式雷系列线上讲座-
主持人
时间
ZOOM 会议号
ZOOM 密码
腾讯会议号(新增)
腾讯会议 密码
讲座人介绍
王其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历史及理论专业学科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及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古建筑测绘、明清皇家陵寝与园林、古代建筑图学、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传统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理论等学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及其建筑图档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文献整理及数据库建设”等。
延续二百多年的建筑世家
样式雷建筑图档同济大学特展
为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由故宫学院(上海)指导。同济大学博物馆、同济大学城市与建筑规划学院、同济大学闻学堂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延续二百多年的建筑世家-样式雷建筑图档同济大学特展”2020年9月8日在同济大学博物馆举行,该展览通过视频、展板、图纸和宣传册四种形式,全面展示了“样式雷”的历史和建筑图档。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有31处建筑物或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样式雷”家族设计修建的建筑物就有5处。不仅仅是建筑,“样式雷”家族还留下了2万多件被称为“传世绝响”和“民族瑰宝”的建筑史料——“样式雷图档”。“样式雷图档”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201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工程20周年”活动项目。
长久以来,由于史料的缺乏,没人能说清中国古代建筑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完成的。包括雷氏家族制作的建筑图样、烫样、工程做法及相关文献在内的样式雷图档的留存于世,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工匠不仅具有良好的建筑施工技艺,而且具有图纸设计能力及立体模型表达能力。
“样式雷”是清代皇家建筑世家雷氏家族的别称。他们是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走出的建筑家族。自雷发达(明万历至清康熙间)而始,经雷金玉(顺治至雍正间)——雷声澂(雍正至乾隆间)——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乾隆至道光间)——雷景修(嘉庆至同治间)——雷思起(道光至光绪间)——雷廷昌(咸丰至光绪间)——雷献彩(光绪至宣统间),皆执掌样式房,主掌皇家建筑工程设计等事务。一个家族中有八代连续260余年执掌并经营皇家建筑设计等事务,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罕见的。“样式雷”家族倾注毕生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家族之最,为中华民族建筑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确可称之为“永修八代‘样式雷’,中国半部古建史”。

“样式雷”之所以能集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创造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之最,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有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样式雷”虽专门服务于皇家,但其建筑设计思想、技术和作品无疑是当时同领域的集大成者。而这样的集大成者也绝不是突然在那个时代出现的全新发明创造,而是中国数千年建筑文明发展演进的经验积累。无论是宫殿园林的主导思想、平面布局,还是单体或组群建筑的设计方法和表现形式,都能在过往朝代中找到相同者或相似者,这恰恰体现了中国建筑“千古一系”的历史性传承。

时过境迁,“样式雷”图档中所表现的很多建筑和园林比如圆明园等在现实中虽大多已不存在,但通过这些图档完全可以复原其原始面貌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在同济大学图书馆四平路校区十楼北的古籍特藏研究室里,已藏有国家图书馆编辑出版的圆明园、颐和园、香山玉泉山和清西陵的52函“样式雷”图档可供校内师生阅读。这些“样式雷”的建筑图档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对清代史、考古学、建筑学、建筑史和风水学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也由此更让我们对这些存之不易的文化遗产萌发珍惜与敬意。
部分展板和展品一览:







圆明园廓然大公烫样(故宫博物院藏)

北海蟠青室一房山烫样(故宫博物院藏)

圆明园勤政殿(故宫博物院藏)











欢迎购买《建筑遗产》2020年第2期
(总第18期)
本期定价99元
※ 官方微店有售 ※

扫二维码进入本刊微店页面

感谢关注“建筑遗产学刊”微信平台!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923
微信平台:jzyc_ha(微信号)
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
官方网站:www.jianzhuyichan.cn
联系电话:(86)21-65982383
投稿邮箱:jzyc.ha@tongji.edu.cn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建筑遗产学刊):【直播更新】王其亨: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与中国古代建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