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0年10月11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在线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协办,国匠城网络直播媒体支持,旨在促进学界和行业领域专家学者交流,进一步提高中国城市大数据应用理论、方法及技术创新水平。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大会特邀嘉宾及参会代表合影


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甄峰教授主持,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余刚秘书长对大会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吉国华院长向参会代表及网络直播听众表达了欢迎和感谢。
大会共邀请了来自日本金泽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元卓信息科技等50余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参会报告,代表们紧紧围绕“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会议主题,通过学术汇报、学术点评、线上线下提问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充分热烈的探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分别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研究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钮心毅教授主持。




No.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日本金泽大学环境设计学院沈振江教授分享了主题为“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模型与应用”的报告,从城市仿真、城市设计、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等方面介绍了团队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从工学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大数据应用方法及技术研究。




No.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刘瑜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街景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刘老师介绍了团队利用街景数据所做的研究,并总结了街景数据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指标替代的“三原则“,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No.3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Texas A&M University叶信岳教授带来了题为“建成环境数据科学:面向可操作的人类动力学研究”的报告。叶老师回顾了一些跨学科学者经典研究,他认为如何用ICT来更好地管理建成环境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发展重点。




No.4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裴韬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地理流的概念与模式”,他介绍了地理流的相关背景知识,以及如何通过流的异质性判别与聚类来研究流模式,并对地理流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前瞻性的见解。




No.5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德教授分享了团队近期关于“上海陆家嘴地区的人流分析与空间评价”的研究,对陆家嘴地区从可达性、功能性等方面进行了总体绩效评价,为陆家嘴地区未来优化提出了建议。




No.6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甄峰教授做了题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智慧城市规划的思考”的报告,他聚焦智慧城市规划的功能定位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并构建了“智慧的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的规划”关系框架。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大数据与城市分析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分为“大数据与城市分析”“大数据与城市治理”两个主题。
“大数据与城市分析”环节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席广亮副研究员主持


No.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钮心毅教授分享了近期关于“上海郊野公园游客活动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他使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游客时空轨迹,揭示上海郊野公园游客活动时空特征,并解释了其影响因素。




No.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上海元卓信息科技创始人裘炜毅通过城市实践案例,以“大数据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探索”为题进行了报告分享。报告梳理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和大数据的关系,列举不同数据特征和城市空间结构研究问题的逻辑关系,并对研究方法和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和展望。




No.3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王波副教授进行了“基于社交媒体签到数据的城市洪涝响应时空分析”的报告。研究以南京暴雨洪涝为例,通过挖掘新浪微博签到数据,构建公众感知指数和公众情绪指数,分析居民对暴雨洪涝响应的时空格局。基于时空间分析,从硬件和软件设施上为提升暴雨洪涝的城市韧性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No.4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姚尧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所见即所得:基于深度学习挖掘街景图像与城市地块内工作-居住空间分布的关系”。他通过构建基于ResNet50的社会感知模型,挖掘街景图像与职住属性间的潜在关系,提出一种地块尺度的预测方法,拟合深圳市地块尺度的三类职住属性比例,并采用混合熵指数量化混合程度,对构建城市职住空间分布特征的评价和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No.5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河北师范大学姚海芳的报告主题为“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机场航空旅客分类识别研究——以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为例”的研究。她将机场航空旅客分类,利用各类航空旅客当日手机信令记录的时空组合特征,构建机场航空旅客分类规则,并以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为例,利用河北联通连续两周的手机信令数据,对分类识别规则进行了应用和验证。




No.6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罗桑扎西博士带来了题为“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城市人流空间概念模型与研究框架”的报告。研究以流空间理论、复杂网络理论、空间行为交互理论为理论基础,立足基于流、网络剖析城市内部空间中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选取人流为观测研究对象,将城市空间,人,设施、服务、地理环境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抽象为网络,构建了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城市人流空间概念模型。




No.7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秀鹏工程师分享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安全模型研究与应用——珠海规划科创中心大厦紧急疏散仿真模拟”的报告。他基于人工智能Agent的疏散仿真原理及Steering行为理论,利用计算机图形仿真和游戏角色领域的技术来模拟建筑物内部房间、门、楼梯、出口、办公人员的位置,从仿真模型的疏散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及疏散时序分析入手,计算房间、楼层、以及整栋楼的可用疏散时间(ASET)和必需疏散时间(RSET),从而判定人员在建筑物内的疏散过程是否达到安全标准。


城市象限CEO茅明睿组织了学术讨论环节并对报告进行概括总结,他认为“大数据与城市分析”环节的报告选题切合热点且具有社会时效性,内容覆盖了常见的城市多源数据,类型上涵盖应用案例、技术创新、框架总结等,并肯定了几位学者长期跟踪特定领域相关工作研究的学术沉淀价值。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大数据与城市治理


“大数据与城市治理”主题环节由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王波副教授主持


No.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帆副教授分享了“多源数据支持的建成地区存量空间识别研究意义、进展和瓶颈”的主题报告。他从“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战略出发,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建构中对实现多学科“空间”共识的要求,分析当前空间分析技术发展为响应上述实践和理论目标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并最终指出所有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实现空间工具有效性方面所面临的瓶颈性问题。




No.2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龚咏喜副教授分享了团队”基于共享单车轨迹数据的城市街道可骑行性评估与空间优化研究”。研究采用共享单车骑行轨迹数据分析城市街道骑行环境对骑行行为的支持程度,构建骑行需求、骑行供给和骑行环境对骑行行为的回归模型,并对龙岗区街道的可骑行性进行了评价,根据骑行行为的空间连续性提出龙岗区骑行网络的构建与优化方案。




No.3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席广亮副研究员带来了“以流定形:流动性视角的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路径探讨”的报告。他从流动性,以及流动空间与场所空间关系理论出发,分析要素“流”的尺度及其作用,包括全球(区域)、城市、功能区和社区等不同尺度的要素流类型与影响。同时,探讨在不同尺度下如何基于要素流动性特征和规律,来合理确定资源配置、空间布局以及韧性发展水平,探索“以流定资源配置”、“以流定空间形态”、“以流定城市韧性”的规划路径。




No.4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施澄副研究员进行了“基于多源数据的上海公共活动中心规划研究”的汇报。研究介绍了公共中心的识别方法,建立公共活动中心空间资源评价指标,并以上海市为例构建适应特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No.5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鹿琳琳副研究员分享了“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中国省会城市蔓延分析”的团队最新研究。研究基于遥感大数据处理平台和陆地卫星数据集,实现中国城乡建设用地高精度提取。




No.6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纪东工程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工程建设项目一张图系统的‘数据治理’研究报告“。他结合工作实际,以“工程建设项目一张图系统”为抓手,在空间全域数字化基础上,以数据治理的核心问题为导向,基于大数据、GIS、倾斜摄影等信息化手段,建设覆盖规划、实施、监管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形成一个智能编制、精准实施、长期监测、定期评估、及时预警为骨架的贯穿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横向生态闭环,以及“上接市自然资源局,下达区内其他政府部门”的一体化纵向轴线。


中国城科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朝晖对“大数据与城市治理”环节进行了学术点评及总结。他认为以上学术报告研究反映了城市规划的热点问题,大数据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可靠性已经通过多种途径得到了化解。大数据为规划理论和方法带来了变化,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关注每个个体的行为和决策特征。

大会闭幕式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最后,大会闭幕式邀请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安荣教授进行大会学术总结。党老师对本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将本次会议报告用 “新时代、新探索、新规划”三个关键词进行总结。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数据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学者进行理论、模型、方法等方面的探索。要以人为本、以质限量,从数据驱动入手,精准认知数据背后的分人群、分区域、分类型、分行业的动态需求,来谋求智慧的、高质量的、韧性的和可持续的发展,最终达成智慧治理的目标。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直播间剪影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直播间剪影

本次年会主题积极响应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国家战略,云集了学术界和行业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聚焦于城市大数据应用理论、方法及技术的最前沿研究,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大会期间,会议网络直播平台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1.8万人次,场内和场外在线互动热烈,这既是新时代学术交流的新方式,也同时拉近了专家与听众的距离。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更多内容,请点击微信下方菜单即可查询。

请搜索微信号“Beijingcitylab”关注。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Email:BeijingCityLab@gmail.com

Emaillist: BCL@freelist.org

新浪微博:北京城市实验室BCL

微信号:beijingcitylab

网址: http://www.beijingcitylab.com

责任编辑:孟庆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城市实验室BCL):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2020年会暨“数据驱动与智慧治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