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名
地名是一个地区历史记忆的承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北京也不例外。如果说北京城是座开放的博物馆,“地名”就是各种“陈列品”的说明书。近年来,北京市的地名保护与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北京地名”栏目旨在向公众更好地普及与展示地名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12
罗保平
北京地方志协会副会长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北京的街巷为什么叫“胡同”。
现在对“胡同”的解释,说是蒙古语“水井”的意思,其实这个说法也不准确。

为什么说蒙古语的“水井”是北京的“胡同”?

北京语言学院有个老先生叫张清常,他到了内蒙以后就发现蒙古语的“水井”和北京的“胡同”的发音比较接近,所以老先生就突发萌想:这个“胡同”是不是由蒙古语的“水井”演化过来的?
他就把这个设想在1954年发表了文章。

北京历史学会成立的时候,有一位老同志叫曹尔泗,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北京的胡同》。
他说:我特意请教了蒙古语专家张清常,他告诉我“胡同”是蒙古语。

他这一宣传,这个说法逐渐成为定论。甚至有的词典都是以绝对肯定的语气。
其实张先生在他自己的文章里头,也没有绝对化。
所以我们今天简单地追溯一下。
首先,“胡同”作为蒙古语来说,得有第一个基本前提——蒙古人有用“水井”作为街巷通名的习惯。
张先生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而且特意在内蒙地区查找“胡同”。非常遗憾的是,他找了半天,在整个蒙古地区只找到三个。
通过张先生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蒙古人没有把“水井”作为街巷通名的习惯。
如果蒙古人没有这个习惯,汉族人莫名其妙地用“水井”来叫街巷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这个前提我们就已经可以给它否定掉了。

我们再看看它的使用范围。
元大都是蒙古人盖的,用蒙古语来叫北京的街巷,从逻辑上是说得通的。
但是这个要有第二个前提——叫“胡同”的地方应该只限于元大都。
但实际上“胡同”的使用范围,西边到了黄土高原,东边到了江浙地区。所以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胡同”的使用范围就太大了。

第三,我们再从含义上来看一下。
第一个我举北京的例子。平谷地区有一个旅游景点叫湖洞水,实际上它真正的名字是胡同水。为了吸引游客,就把“胡同”两个字每个字前面加上了三点水,变成了“湖洞”。
这个名字指的是自然地貌。这个我们在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比如说洛阳底下有个县叫新安县,它那块的黄河河道也是旅游区。那个河道叫什么名字呢?八里胡同。
这个“八里胡同”指的是什么?指的是黄河的一段河道,也是自然景观。
像西北的黄土高原那些大的冲沟、沟壑,都叫“胡同”。
那么“胡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首先得看看“胡同”这个字。
胡同有不同的写法,其中有一个就是“衚衕”。

古文献里记载,这个“衚”字只有“胡同”这一个词使用,到现在都没有发现第二个使用的地方。
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我们的《说文》里面有一个字——衖,这叫古巷子。把这个拆开就是胡同。

我一开始说到元代的熊梦祥,这个人是个大学问家,博览群书。他在任职期间能接触到大量的档案资料,他根据这些资料又进行了一些走访,就写了一本书叫《西京志》。

《西京志》中对胡同做了一番解释,里面说“胡同”就是方言。
熊梦祥是元代的大学者,对于语言文字非常精通,他对蒙古语也非常熟悉。
所以真正的结论是熊梦祥讲的:“胡同”是汉语的一种方言。
内容来源:地名与地理信息管理处
视频制作:光明网
内容编辑:北京印迹编辑部
文章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印迹”平台立场
相关阅读
北京地名 | 菊儿胡同:老胡同的新风貌
北京地名 | 砖塔胡同:胡同里的塔影
北京地名 | 金鱼胡同的世纪风雨
北京地名 | 九湾胡同:北京现今拐弯最多的胡同
北京地名 | 牛街:最牛最火的北京清真美食胡同
北京地名 | 大栅栏:杂而不乱,媚而不俗
北京地名 | 史家胡同:半个中国的活历史
北京地名 | 一尺大街:北京最短的胡同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北京地名 | 胡同与蒙古语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