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普洱茶熟茶饼-“双景茶系列”,摄影:方霂橪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经》陆羽【唐】


在陆羽写这部《茶经》时,现在的云南省还属于南诏国辖地,这使得中原地区的人们对那里的茶文化不甚了解。民间对普洱茶山有“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的经典描述,这似乎打破了我们印象中福建、四川等地台地茶园的印象。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左为景迈山茶林,右为武夷山茶园,来源:网络


云南茶产区主要在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这三个州市,其茶叶产量占全省的70%~80%。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茶马古道线路图,绘制:张依玫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于2013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当地茶农所采用的“林下茶种植”方式是在森林中间砍伐高大乔木为茶树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最终培育出了本地群体种——“景迈大叶种”茶树。由于与森林混生,普洱茶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浓郁持久的花香。作为茶马古道的大宗货物之一,纯手工普洱茶,经过采摘、萎凋、杀青、摊晾、揉捻、解块、干燥等一系列制作工艺,形成了独特的制茶、品茶以及收藏文化。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普洱茶熟茶饼-“双景茶系列”,摄影:方霂橪


“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汤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

——《尝茶和公仪》梅尧臣【宋】


茶于器中如同人于世间,或浓或淡,时浮时沉。至于这器具是石或是木,是陶或是瓷,全看品饮者自己的气质。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第七卷《陶埏(陶瓷)》中记载:“水火既济而土合……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这或许是对瓷器最好的诠释了。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影视剧中的宋代影青瓷酒具与餐具,来源:网络


提到瓷器,自然而然会想到“瓷都”景德镇。景德镇,唐时名为浮梁县。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至今。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于201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景德镇是因瓷成镇,并为引领宋以后瓷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型和资源型历史名城。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设瓷局,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官员到景德镇置御窑,监制宫廷用瓷,景德镇制瓷工业繁盛至极。景德镇瓷的影青瓷(前身为青白瓷)因“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而名满天下,畅销海内外。影青瓷的出现,奠定了景德镇“瓷都”的地位。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影青瓷茶具-“双景茶系列”,摄影:方霂橪


影青瓷,是仿制定窑的新品种,也是宋代湖田窑制瓷大师们的一大创造。据清代《南窑笔记》记载:“旧有湘湖,莹田,湖田等窑,由五代自宋,元,明出映花素瓷,其边口无釉者为是,盖覆口而烧也”。影青瓷色泽淡雅,宛若将雨的青天和清澈的湖水。宋代景德镇影青瓷釉色青翠润泽,釉质晶莹透彻,更有“假玉器”之称,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云:“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其中“玉枕”指的就是色白如玉的瓷枕。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南宋影青瓷枕,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


既有宋瓷的“温润如玉”,那自然也会有后世的“浓墨重彩”。“郁金牵梦,享誉四海,珐琅吐莲花,金瓶绘芙蓉。”这便是后世对珐琅彩倾国之姿的感叹。


珐琅彩瓷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彩绘瓷器。画珐的制作技法起源于15世纪中叶欧洲比利时、法国、荷兰三国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区。据记载,乾隆八年,清朝宫中原名《瓷胎画珐琅》的档案改名为《瓷胎洋彩》.由此可见,珐琅彩确是“舶来品”,并非中国原创的技术。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清代后期烧造场所由宫廷转移至景德镇。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清代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影视剧中的清代珐琅彩瓷餐具,来源:网络


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纹样。“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康熙年间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当时的铜胎画珐琅。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左为画珐琅技法,来源:网络;右为珐琅彩主人杯-“双景茶系列”,摄影:方霂橪。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图/左为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藏于故宫博物院, 右为掐丝珐琅鱼藻纹高足碗,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来源:网络


云南景迈山与江西景德镇两处遗产地相隔两千余公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奇妙变迁。我们跨越千山万水,让景迈的普洱茶与景德镇的瓷器在这一刻融为一体,让澜沧江与洞庭水在一杯茶中相辅相成。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手捧一只雅器,器中便是江湖。如果你钟爱饮茶,如果你心仪瓷器,如果你憧憬诗词画卷中的盛世繁华……


请不要错过“双景茶系列”文创产品,就让一杯茶把我们带回那个如梦如幻的历史篇章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7.0fu置此段 a:/Gu0Zc8ruXWw打кǎIT裪宝【我分享给你一个手机淘tao宝页面,快来看看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清泰文丰”淘宝店铺双十一更有超值优惠

敬请期待!





精彩预告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中华古建第一瑰宝

佛光寺系列视频


2020年11月10月,佛光寺东大殿建成1163周年,佛光寺系列视频第二集《佛光重现之消失的前廊》将于此日在清源文化遗产媒体矩阵发布,我们共同为这座绝美的唐代建筑庆生!


2020年,CHCC出品《佛光寺系列视频》,第一集《佛光重现之千年后的相遇》备受关注和好评,接下来还有第三集《佛光重现之人体工程学》敬请期待!



小小剧透,不要太心动哦~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猜猜这是建筑史学江湖哪几位?又是什么问题让他们齐聚五台山顶?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雨中的思考——把他困在大殿门口的是大雨吗?不,是对建筑史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是谁,将线索带来我身旁?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飞呀飞呀,我的骄傲放纵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本期作者方霂橪,编辑胡玥,排版廷廷。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瓷青茶艳时 ——“双景茶”,可以品味的文化遗产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