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周末丨展览活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想真切体会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亲身去走一走、看一看。“京城周末”栏目将为大家推荐北京的展览活动、胡同小巷、历史遗迹、文化小店,让大家在闲暇周末,走出房间、走进城市,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感受北京这座城市浓郁的文艺氛围,去了解北京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快来跟小印一起周末打卡吧!
01
舟楫千里
大运河文化展

展览日期:11月1日至3月1日
展览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免费
展览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本次展览分为“一河千载通南北”“货通南北利四方”“千艘并进万夫牵”“神工当惊世界殊”“因河而兴文化盛”五个部分,展出170件/套展品,辅以多个数字影像和互动项目,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02
浮槎万里
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

展览日期:9月4日至12月1日
展览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免费
展览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展览展出精心遴选的294件(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沉船和贸易瓷器及其他相关文物,结合国内外重要遗址、沉船考古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构画出自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盛况,讲述相向而行、相遇相知、共同发展的丝路故事。
03
园说II
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

展览日期:9月25日至12月27日
展览时间:9:00-16:3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免费
展览地址:中国园林博物馆
本展共展出约400件(套)文物及文献资料,时代从战国至近现代跨越2000余年,近六成文物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分为“山称万寿水清漪”“无双风月属昆明”“中间宫殿排云起”“观鱼胜过富春江”4个单元,锁定清漪园时期、重建颐和园时期以及现当代时期三个时间节点,围绕历史沿革、园景变迁及功能演变等角度介绍颐和园,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04
绘画与存在
中日韩抽象绘画巡回展

展览日期:11月1日至12月12日
展览时间:11:00-17:3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50元
展览地址: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展览展出来自中国、日本、韩国35位重要艺术家的抽象绘画作品,尝试将20世纪50年代肇始的日本“具体派”、70年代活跃于韩国的单色绘画,以及中国从80年代晚期出现并发展至今的抽象绘画相连接。本次参展的中国艺术家有的自八九十年代起就活跃于抽象艺术领域,有的近年来创作显著。展览以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展现出抽象绘画在广泛意义上的包容,与抽象艺术边界的扩展。
05
水墨天
2020中国水墨年鉴展

展览日期:9月24日至1月24日
展览时间:9:30-17:3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免费
展览地址:新光大中心·安美术馆
水墨,是中国美术的伟大传统,也是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主流方向。本次展览是通过44位水墨艺术家的100余幅作品,去展现新时代中国水墨艺术的创作现状,去探讨中国水墨创作的未来方向的一次学术展览。展览以“水墨天”为展览标题,并以“承”、“转”、“启”、“合”的四个板块,来呈现水墨艺术家创作的多样性,以及在观念、语言、形式、媒材之间,所存在的“中国逻辑”与“中国特色”。
06
镶嵌中国
马赛克艺术邀请展

展览日期:10月17日至11月08日
展览时间:9:30-17: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15元
展览地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共邀请了80余位艺术家创作的100余幅作品参展,他们分别来自中国主要的美术院校及专业研究所,包含了老中青几代壁画专家及其他画种的杰出代表,展示了各种镶嵌工艺在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期待通过展览提升中国镶嵌艺术的水平,推进马赛克镶嵌在中国当代壁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而辐射到城市公告艺术和相生的公共环境,镶嵌中国——中国镶嵌!
07
传统的复活
当代艺术的另一条线索

展览日期:9月26日至2月21日
展览时间:10:00-18:00,周一闭馆
展览票价:100元
展览地址:松美术馆
本次展览汇集了不同年代的45位/组,94件精选作品,呈现了20世纪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与阶段的作品,试图以视觉特有的方式从不同角度阐释“传统的复活”这一概念,作品包括油画、中国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展览以“传统的复活”为题,不仅反映为艺术创作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时代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气质,而且,立足现实,艺术家们需要不断反思当代人的精神境遇与文化追求,在传统与当代的“互文”语境中,让传统绽放,生成新的文化价值。
温馨提示:部分展馆采取错峰限流参观、实名预约等措施,请您提前到其网站、公众号等官方平台查询、预约。(疫情防控期间出行,要严格遵守北京市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逛展前不要忘记准备好有效的身份证原件和实时“健康码”哦~)
推荐阅读
北京印迹上线!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信息一键可查!“图观北京”测绘地理信息展同期开展
古都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京地名 | 秋意浓,西郊线带你赏美景
深耕北京测绘地理信息,讲好城市文化故事
权威解读丨如何推动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一起看看规划交出怎样的答卷!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大运河2500年辉煌史,尽在这个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