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文章导读】公共健康导向的乡村空间基因提取与优化研究——以严寒地区乡村为例


袁  青,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本文通信作者。

王翼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于婷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讲师、博士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176)“基于质性数据分析和定量模型的东北平原地区乡村风貌演变特征及规划技术策略体系研究”。
原文刊载于《城市规划》杂志2020年第10期P51-P62。


乡村公共健康问题是城乡规划与发展中长期关注的焦点。满足乡村居民健康生活的空间需求,挖掘维系乡村健康生活方式的空间优势,推断与乡村公共健康关联的空间隐患,以公共健康为导向落实乡村空间规划与建设,成为当代城乡规划的关注焦点与发展动力。乡村空间形态在长时间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与稳定的空间基因。从乡村空间基因的角度出发,将乡村公共健康问题转化为空间形态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空间形态量化数值的比较与聚类,预警存在的健康隐患类型,做到防护与整治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可以明确具体健康问题导向的空间环境优化目标,提升乡村空间规划的目的性与可行性。研究以东北严寒地区乡村空间基因为出发点,构建包括乡村公共健康隐患预警与排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优化、乡村健康空间资源维育与传承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策略体系。

 

1

严寒地区乡村公共健康与空间基因关联分析



1.1 乡村公共健康隐患及诱因解析


严寒地区乡村的气候特征、基础设施水平、环境卫生状况、季节性活动类型、留守人口结构与地域饮食习惯等因素,从不同程度滋生慢性疾病、传染病、意外事故与心理障碍等乡村公共健康隐患。在慢性疾病方面,结合对严寒地区村庄近年的多发疾病调查数据发现,该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高于全国水平。冬季气候、冬季日常活动、空气污染与饮食习惯等因素,是触发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三高症”与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诱因。在传染疾病方面,乡村简陋的生活条件与恶劣的卫生环境是传染源与传染途径形成的主要原因,易引起感染性腹泻、肝炎、伤寒、痢疾、鼠疫等疾病爆发。此外,留守老人长期缺乏精神赡养、留守儿童隔代抚养、乡邻关系冷漠等现状易导致心理障碍产生。

1.2 乡村空间基因识别与提取


乡村空间基因包含一系列能够以参数化形式表达的基因条目,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反映乡村空间的形态表征。按照乡村空间形态要素的构成结构与层级,将质性分析中识别形成的空间基因编码节点经过反复质询功能划分为边界基因、道路基因、建筑群基因、开放空间基因与庭院基因等5类空间基因,其中包含16个空间基因条目。边界基因包含轮廓长宽比、形状偏离度、边界密度与边界复杂度等条目;街道基因包含网络线密度、网络面密度、网络集成度与网络渗透度等条目;建筑群基因包含外界影响深度、建筑群密度与建筑群联通度等条目;开放空间基因包含孔隙率与空间分维度条目;庭院基因包含庭院规模、庭院类型与庭院空间率等条目。


1.3 乡村公共健康需求的空间基因转译


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定性识别与聚类形成乡村空间基因条目、乡村人居环境类型与乡村公共健康隐患等编码节点的集合,以编码节点在同一数据源中的共现频次,作为判断三者之间潜在逻辑关系的依据。关联统计结果表明,轮廓长宽比、形状偏离度、网络渗透度、外界影响深度与庭园规模等基因条目与健康人居环境之间关联极弱或无关联;其余空间基因条目可与公共健康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建立关联,并可以进一步将乡村公共健康问题转译为乡村空间规划问题(图1)。

【文章导读】公共健康导向的乡村空间基因提取与优化研究——以严寒地区乡村为例

 图1| 乡村公共健康与空间基因条目的关联构建

资料来源:笔者在笔者研究团队2014—2016年对严寒地区42个村庄所做调研的基础上绘制。



2

空间基因视角下的严寒地区乡村公共健康优势与劣势分析

以乡村公共健康与空间基因的关联为切入点,将海量调研数据与乡村空间基因量化数据综合比较分析,挖掘乡村空间环境在公共健康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2.1 边界基因


乡村边界空间基因反映村庄边缘空间密实性与规则性特征,既涉及影响空气、水体、土壤与景观的自然环境要素,也涉及与传染病源、传播途径与隔离水平相关的乡村建成环境要素。作为村庄的门户空间,边界能够发挥内、外隔离的防护性作用。优质的植被资源对于隔绝空气污染与保持村内空气质量效果显著,对于村民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相反,村庄外围空间过度开敞与不规则等形态特征是引发环境卫生问题与治安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

2.2 街道基因


乡村街道空间基因反映出以人行为主的“步行友好型”慢行交通系统特征。适宜尺度的乡村街道可以同时满足人车分行、绿化配植与乡村风貌传承,营造可行、可停、可交流的安全出行环境与交往环境,有助于增进乡邻关系、改善村民生活方式、缓解慢性疾病以及排遣负面情绪。然而,乡村街道空间基因在步行时长、步行安全性、救护通达性与就医便捷性等方面存在健康与安全隐患。

2.3 建筑群基因


严寒地区乡村低密度的建筑群基因营造出相对闲适的生活氛围,是乡村“慢生活”的空间基础。充足的私人领域有助于缓解拥挤感与精神疲劳,可以降低焦虑情绪、高血压与心律不齐的发生几率。作为传染病传播的空间环境,乡村传统空间肌理可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助于控制突发传染病的传播范围。但是,过于疏松的空间肌理突破了人际交往的间距极限,对村民的交往活动形成空间阻隔,尤其在冬季会成为引起季节性心理障碍的主要诱因。


2.4 开放空间基因


乡村益于公共健康的自然资源丰富,并在空间演化中与村民的活动痕迹相融合,形成维系乡村社会关系的交往空间、街巷空间、公共绿地与沿水空间,可为引导村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空间基础。从负面情况看,严寒地区乡村公共广场存在空间空旷、景观配置匮乏、热舒适体验差、设施荒废以及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与村民日常活动习惯与主观意愿相悖。


2.5 庭院基因


乡村庭院囊括村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功能,可满足乡村公共健康的多种需求。合理的庭院布局可以提升居住环境的卫生水平、热舒适度与安全性,有助于引导村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源于传染病、慢性病与心理障碍的威胁,并在疫情突发时期可成为有效的隔离单元。在现实情况中,庭院空间未合理利用与功能缺项是导致健康隐患出现的重要原因。此外,人口迁出后遗留的荒废宅基地沦为村中废弃物的堆放点,严重影响村庄的整体环境质量。


3

基于空间基因视角的乡村公共健康人居环境优化策略体系

以乡村空间基因作为解决乡村公共健康问题的切入点,从健康隐患预警与排查、健康人居环境整治与优化、健康空间资源维育与传承三个方面,实现消除乡村公共健康隐患与提升整体健康水平的目标。


3.1 基于空间基因分布的

健康隐患预警与排查

基于乡村空间基因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关联,可将相同类型的健康问题转化为空间基因量化阈值与空间分布范围,进而预判潜藏的乡村公共健康隐患分布情况,从空间环境层面实现对健康隐患的预测、排查与防治隔离措施的制定。通过统计判断存在健康隐患与隔离难度的形态量化阈值范围,将其作为乡村健康安全防范与整治的预警参考依据,重点排查目标空间范围内村庄的具体健康安全与环境问题(图2)。此外,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多方用户的资源与数据汇总(空间形态数据、气候与气象数据、易感染人群数据、地域性多发疾病的时空间维度信息),形成精度高、用途广的乡村公共健康信息资源库,全面掌控与报备乡村区域性公共健康安全信息。

【文章导读】公共健康导向的乡村空间基因提取与优化研究——以严寒地区乡村为例

 图2| 基于空间基因地图的乡村健康隐患预警与检测

资料来源:笔者结合黑龙江省270个乡村样本的形态量化数据与村庄实地拍摄图像绘制。



3.2 基于空间基因修复的

人居环境整治与优化

根据乡村公共健康隐患的预警与排查结果,对与公共健康隐患相关联的空间基因条目采取靶向整治与修复措施。比如,针对乡村边界空间基因条目,可明确村庄内、外界线,利用实体围合与制造高差等方式提高边界可识别性,确保满足紧急时期封闭与隔离要求,提升村庄整体安全性;通过规整村庄外围空间,消除环境卫生与治安安全盲区;严格防治村庄外围环境污染,改善流经村庄的水体质量,消除传染源。又如,针对开放空间基因,可提升村中开放空间环境的卫生水平,消除潜在传染源;充分利用既有开放空间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水体、古树、绿地、林地等),营造高质量的交往环境;营造分布广、形式丰富、规模适宜、符合村民活动习惯的交往场所;中心广场结合建筑物、构筑物与绿植进行空间划分与围合,形成气候适应性强、热舒适性高的公共活动场所;配置健身与娱乐器材,引导不同人群参与户外健身休闲活动。


3.3 基于空间基因提取的

健康资源维育与传承

借助乡村空间基因与公共健康的联动关系,充分挖掘与利用乡村的“健康友好型”空间环境资源,实现乡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良。结合乡村空间中的特色边界基因、街道基因、建筑群基因、开放空间基因与庭院基因,挖掘并维育乡村空间序列中完整的“山水田野—街巷—院落”健康养生资源。维育是以村民自发进行空间环境整治与维护为起点,使乡村空间转化为可开发利用的健康旅游产业资源。通过提取乡村特色空间基因,为乡村旅居者营造益于身心健康的乡村自然环境、交往环境、出行环境与居住环境,激活乡村新型经济增长点,调动村民保护与改善健康人居环境的积极性,推动“以空间促产业,以产业养文化、以文化润空间”的健康乡村的良性运转。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文章导读】公共健康导向的乡村空间基因提取与优化研究——以严寒地区乡村为例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文章导读】公共健康导向的乡村空间基因提取与优化研究——以严寒地区乡村为例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文章导读】公共健康导向的乡村空间基因提取与优化研究——以严寒地区乡村为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文章导读】公共健康导向的乡村空间基因提取与优化研究——以严寒地区乡村为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