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统筹用地保障,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以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四新行动”建设项目高效推进。
01
产业落地全程服务
重大项目“应保尽保”
10月底,中科创达在南京雨花人工智能产业园的项目拿到了施工许可证,并于11月初正式开工,实现软件谷又一个重大项目的“落地生根”。“第一桩已经打下了,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在各方支持下,比预期提前几个月开工,为企业争取了时间。”近日,面对记者采访,中科创达产业园项目负责人李先平开心地表示。
中科创达拟在南京软件谷投资雨花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建设3幢13层高的科研楼。在选址阶段,南京软件谷直接利用“土地库”进行精准匹配,拿出了核心区的地块,省去了企业现场勘查选址的时间。该地块地下为地铁小行段维修基地,企业在可研设计方案中,地下室不能满足地铁安全要求。软件谷规划建设部主动给企业发函,指导企业在方案设计方面的注意事项,协调地铁与项目之间进行沟通,进行过程跟踪,及时反馈。
“为保障项目落地,前期我们做了大量功课,掌握每块土地对建设的需求,为每一块土地建档立案。”软件谷规划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土地库,就可以为企业量身确定地块及产业适配度。在用地过程中,也会与市区两级规划资源局保持沟通,为重大项目进驻扫清难点。
“最大的难点还是地铁环节。”李先平告诉记者,软件谷规划建设部一直是贴身服务,为项目实施经常晚上加班加点还在工作。规划资源局组织多轮专家评审会,在确保设计符合地铁安全保障的前提下,使方案最终得以通过。过程中,从软件谷规划建设布局,到用地保障上、审批环节上,都给出了快速响应。拿地后,送件到出件,不到一周就领到了施工许可证。
“南京是我们华东地区总部,通过项目的办理过程,深切感受到南京的行政审批效率和优良的营商环境。”李先平说。
记者从市规划资源局重大项目保障处了解到,为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的作用,年初在计划制定过程中,就已提前介入,加强项目前期核查、筛选,为后续要素保障奠定了基础。在全市范围内,通过统筹调剂、指导各区盘活存量等各种方式,全方位保障重大项目所需规划空间、用地计划等用地指标。为做好新土地管理法的实施衔接,市规划资源局快速反应,制定落实配套措施,对省市重大项目用地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市获批用地9.07万亩,位居全省首位,保障了南京荣盛盟固利、南京机电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等一批省市重大项目落地。

02
拿地即开工
改革创新彰显审批速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创新“加速度” 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