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圣巴西尔大教堂前的圣诞树
每年一进入12月,
大街小巷便开始弥漫出圣诞的味道。
店家纷纷点亮挂满装饰物的圣诞树,
Jingle Bell开启了单曲循环模式,
独具中国特色的平安夜礼物——
苹果身价猛涨。
无论是不是基督徒,
都不妨碍人们享受这节日的快乐。
平安夜的免费晚餐
也让教堂在这一夜显得分外热闹。
其实,这才是比较常唱的圣诞赞美诗
除了平安夜的聚会,
拍摄婚纱照也是人们进入教堂的一个理由。
在很多人心中,
教堂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或许是因为它是宗教场所,
或许是因为它高耸坚挺的建筑外形,
和充满仪式感的内部陈设。
2017年,笔者在罗马偶遇的一场教堂婚礼
“如果说,《圣经》是上帝写给人类的情书,
那么,教堂就如一首首凝固的恋曲。”
教堂是基督徒礼拜的场所,
但是全本《圣经》都没有出现“教堂”一词。
帐幕,作为教堂的雏形,
最早记载在旧约《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中详细记载了帐幕的建造方法:“你要用十幅幔子作帐幕。这些幔子要用捻的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线制造,并用巧匠的手工绣上基路伯。每幅幔子要长二十八肘,宽四肘,幔子都要一样的尺寸。这五幅幔子要幅幅相连,那五幅幔子也要幅幅相连。在这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要作蓝色的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末幅边上也要照样作。要在这相连的幔子上作五十个钮扣,在那相连的幔子上也作五十个钮扣,都要两两相对。又要作五十个金钩,用钩使幔子相连,这才成了一个帐幕。”
《圣经》中基督徒聚会、听道的场所被称为“会堂”,
但几乎没有对会堂外形的描述。
从经文中可以看出,
会堂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多功能公共建筑。
讲道、辩论、赶鬼、医治。
除了会堂,
“圣殿”也出现过多次、贯穿新旧约。
公元前967年,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建造圣殿,
是以色列人敬拜上帝的地方。
历史上曾先后出现两座圣殿,现已被毁。
哭墙,又称西墙。第二座圣殿在公元70年被焚毁后,只余西墙部分。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Church是我们最熟悉的“教堂”的英文翻译,
在英文版本的《圣经》中,
Church一词在新约中出现了100多次,
而中文翻译为“教会”,
不只是实体建筑的含义了。
纵观全球著名教堂,
不难发现,除了Church
教堂还被翻译成Chapel, Cathedral, Abbey以及Basilica
Chapel来自古法语,字面意思是“小斗篷”,
原指圣徒马丁遗留的半截斗篷。
马丁是四世纪的一位基督教僧侣,
在一次暴风雪中,
把斗篷撕成两半、将其中一半盖在乞丐身上,
使他免于死于饥寒。
马丁死后被封为圣徒,
遗留的半截斗篷作为圣物世代相传,
安放在做礼拜的小礼堂里,
这座小礼堂就被成为Chapel.
Chapel Of The Holy Cross Arizona美国亚利桑那红岩圣十字教堂建在亚利桑那州沙漠中央的一座岩石山上。
Chapel是所有教堂建筑中最小的结构,
通常翻译为“小堂”。
它可以是独立的建筑,
也可以是在大教堂的回廊中分割出的小房间。
Sistine Chapel西斯庭教堂,因米开朗基罗绘制的著名壁画“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而闻名天下© Governatorato SCV
Cathedral常常出现在我们熟悉的大教堂中
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
米兰大教堂Milano Cathedral
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等等
大教堂究竟有多大?似乎没有标准
而Cathedral的正确翻译是“主教座堂”
原意为“主教的座位”,
是一个教区主教所在的地方。
Cathedral通常都拥有精美而古老的内饰,
华丽的建筑结构,
以及夺人眼目的彩绘玻璃。
Cologne Cathedral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丰碑。教堂顶部尖塔林立、直刺天宇。
Abbey多指天主教的修道院,
通常规模不小,
一般包括教堂、神学院、隐修会和图书馆等。
Abbey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
也是历代国王加冕、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地方。
Selby Abbey 英国约克郡塞尔比教堂,周杰伦昆凌夫妇婚礼在此举行。始建于1069年,是少数从中古世纪完整留存至今的大规模教堂之一,兼具罗曼式、哥特式及维多利亚式三种建筑风格。
人们更为熟悉的是
作为一种公共建筑形式的Basilica巴西利卡。
平面呈长方形,
外侧有一圈柱廊,
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
采用条形拱券屋顶。
Vicenza Basilica Palladiana 维琴察巴西利卡,始建于中世纪,历经多次修建,最终由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帕拉第奥接受委派,对现有建筑进行结构加固与改造,成为他的第一个代表作。
基督教沿用了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建造教堂,
但被称为Basilica的教堂并不常见,
但是却具有非常高的地位,
例如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以及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
Basilica正式名称为“宗座圣殿”,
是大主教所在的教堂,
或特指宗教事迹发生的地点。
St. Peter’s Basilica圣彼得大教堂,位于梵蒂冈的一座天主教宗教圣殿,由伯拉孟特、米开朗基罗等建筑师不断设计并完善,建于1506年至1626年。
回到Church,广义上的“教堂”,
是所有宗教活动发生场所的统称,
而不是单指建筑本身了。
* * *
教堂规模有大有小,
建筑风格也因为时代政治、技术发展各有不同,
主要分为6种,分别是
拜占庭式Byzantine,罗曼式Romanesque,
哥特式Gothic,文艺复兴式Renaissance,
巴洛克式Baroque和洛可可式Rococo
Hagia Sophia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高达54.8米,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十五世纪,奥斯曼帝国征服君士坦丁堡。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占领该城后不久,下令对教堂进行翻新和改建,教堂亦被作为清真寺使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建筑的四角新建了宣礼塔。前厅和帝国大门上画有耶稣、玛丽和拜占庭皇帝的壁画被粉饰和灰泥覆盖。1930年,这些灰泥被土耳其共和国政府剥除。
拜占庭Byzantine,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旧称,
传说希腊人Byzas听到神对他说话,
在欧亚交界、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
找到了理想之地,
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
公元312年,
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夺权成功,
选定拜占庭作为新罗马的基督城,
于公元325年建造了圣索菲亚大教堂。
无论是建城,还是建教堂,
君士坦丁都是为了夸耀罗马帝国的声势。
圆形穹顶是拜占庭式建筑最大的特点,
象征着神的光辉,
位于十字架横竖的交点之上,
而重量则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
015. Hagia Sophia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后台回复关键词“1225”,获取更多经典教堂设计图。
罗曼式教堂流行于11世纪至12世纪,
被认为是更欧洲化的拜占庭式风格,
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与洋葱头的拜占庭圆形高顶不同的是,
罗曼式教堂是圆形拱顶,
这是源于当时人们的认知:
宇宙是圆形的。
Pisa Cathedral比萨大教堂,意大利罗曼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圆柱。纵深的中堂与宽阔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撑着木架结构屋顶。
人们最熟悉的教堂建筑风格就属哥特式了。
竹笋一样的尖拱直戳天庭,
飞扶壁上布满了精致的雕刻,
层层由里往外的梁柱
摆脱了厚重的墙面而盖得高耸入云,
充满了浓郁的神圣感。
Duomo di Milano米兰大教堂,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上半部分是哥特式尖塔,有138个尖塔,每个尖塔上都雕刻有圣徒的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也是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教堂继承了罗曼式长方形会堂、
圆拱、圆顶和高窗,
平面呈拉丁十字,
仿佛平躺在大地上的十字架。
016. 米兰大教堂平面图
文艺复兴于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
扬弃了哥特式建筑风格,
重新采用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造型更加富丽堂皇。
在佛罗伦萨狭窄的小路上,
或是在米开朗基罗广场的夕阳下,
仿佛还可以嗅到文艺复兴时代的气息;
街巷尽头的华丽墙壁,
高耸于翡冷翠上空的大穹顶,
都在追忆着美妙的往昔。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圣母百花大教堂,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将文艺复兴时代推崇的古典优雅诠释得淋漓尽致。
巴洛克是杂乱、奇异、不规则的代名词,
巴洛克式教堂确实也体现了这些特征。
波浪形的建筑立面,
变形的窗和壁龛,
坐落在垂拱上的椭圆形穹顶——
罗马圣卡罗教堂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盛期。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圣卡罗教堂的波浪形立面。教堂的室内大堂为龟甲形平面,穹顶内面上有六角形、八角形和十字形格子,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室内在形状和装饰上有很强的流动感和立体感。
洛可可风格是在巴洛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教堂外形古朴典雅,甚至不起眼,
内部装饰大量使用繁复的曲线,
明快纤巧、精美华丽。
Pilgrimage Church of Wies德国维斯教堂。教堂从1745年开始建造,到1754年基本完成。建筑整体围绕“朝圣”的主旨设计,外形古朴典雅,内部采用传统灰泥墙,装饰宗教主题的雕塑和壁画,体现人类的苦难、悔罪和拯救,纤巧细腻的天顶画勾勒出超脱纯净的天堂。
* * *
随着时代的变迁,
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发展,
教堂呈现出更多现代主义风格。
没有了穹顶、雕塑、玫瑰窗,
教堂依然用它的神性光辉
吸引着寻求答案的人们。
Saemoonan Church韩国弧形教堂。设计师提出了“爱上帝,也爱邻里街坊”的概念,并将其融入方案的设计中。传统的哥特尖顶被朝向天空的柔软曲面所代替,而繁复堂皇的装饰则被转化为简洁抽象的现代语汇。© Juneyoung Lim
没有庞大的建筑体量,
有的教堂连墙体都没有。
但是,
阳光从来不会缺席。
Sacromonte乌拉圭景观教堂。面积仅有27㎡,两个9×6米的木制板面精巧的彼此倚靠而不相接触,既不封闭也不完全开敞,既是内部的空间也同时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甚至没有十字架,
平凡得好像一片小树林,
在地上长出苔藓。
Birch Moss Chapel日本桦树苔藓教堂。消隐在白桦林中的小教堂,建筑由桦树树干覆盖的钢制结构体支撑,长凳由玻璃和丙烯酸制成。苔藓覆盖了教堂内外的地板。
有人说,
圣诞节不是耶稣诞生的日子,
是或不是有什么差别呢?
人们庆祝这个节日,
真的为了参加一场生日趴体吗?
信或不信,
都欢迎你来教堂,
放下一整年的疲倦,
享受被爱包围的感觉。
017.上海教堂地图。点击“阅读全文”,获取教堂详细地址
* * *
关注“什么是城市”,后台回复关键词“1225”
获取更多经典教堂设计图
城市是可读的正文,设计是观察的起点。
透过生活,不断书写城市;
借助问题,持续发现世界。
参考资料
Susan Moore, (2020), The triumphant – but temporary – return of Raphael’s tapestries to the Sistine Chapel, APOLLO
https://europeanarchitecture.tumblr.com/
https://kkaa.co.jp/works/architecture/birch-moss-chapel/
https://johnevangelist.org/
https://whc.unesco.org/en/list/271/
http://www.epalladio.com/pages/source/basilica.htm
https://www.selbyabbey.org.uk/
采编 / Kiki
视觉 / Lucas
本文是“什么是城市”的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什么是城市”,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原创文章 ▼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城市设计特约编辑招募计划,后台回复“特约编辑”。后台回复“设计企业服务”,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合作板块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什么是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