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llenge of Capturing Socially Generated Land Values: Principle Versus Practicality
源自:Town Planning Review, 2020, 91(6):621-642
作者:Colin Jones, Mark Stephens
推荐:申明锐,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shenmingr@nju.edu.cn
关于如何更好地利用高土地价值来提升公共利益的话题在国际上一直备受关注。文章梳理了世界上主要国家获取土地价值的既有经验,认为大多数的土地价值获取计划旨在作为一种资助建设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手段。这些计划主要通过两种基本方式实现——直接向开发商收费或通过公共购买实现土地联营。纯粹为利用土地价值而制定的计划仅限于拥有公共租赁制度的国家。作为一个拥有自由市场制度的国家,英国几乎是唯一一个试图对土地增值征税的,具有典型性。几十年间英国出台了许多税收政策以应对因颁发规划许可而导致的地价上涨现象,然而也带来了诸多实际问题。作者结合众多历史和当代资料,回顾了英国税收政策的发展历程,从政策目标、时效、实施方式等方面分别对各政策进行评估,并试图从既有经验中总结教训。文章提出近年来旨在获取土地增值的政策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的融资方面,而部分实行公共租赁制度的亚洲国家和英国则是例外。这些国家试图对社会活动产生的土地价值本身征税。作者认为,在坚持对社会产生的土地价值征税原则的同时,对土地开发价值征税会更有效。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Ecosystem of City Networks
源自:Urban Studies, 2020,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20929261
作者:Michele Acuto, Benjamin Leffel
推荐:邵亦文,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yiwenshao@szu.edu.cn
近年来,地方政府参与和介入全球治理的趋势日益显著。在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和安全挑战等诸多领域,跨境协作的制度化正在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其结果就是“城市网络”的兴起。目前全世界已经有300多个这样的网络,比较知名的如地方政府可持续发展理事会(ICLEI: 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城市联盟(Alliance for Healthy Cities)以及洛克菲勒基金会发起的100韧性城市网络(100 Resilient Cities)。本文作者敏锐地意识到一种超越地方的城市治理形式已经相对成熟,作为其表现,一个可感知的城市网络生态系统业已逐步建立起来。然而虽有零星的案例研究,目前城市研究学界仍缺少对全球城市网络整体局面的系统性把握。为此作者建立起包含202个典型网络的数据库,并运用社交网络分析法探究其中一个由100个网络、10536个城市构成的样本,着重分析了城市网络的发展特征和趋势、管理和运营方式、会员城市以及合作伙伴关系的地理格局和地缘政治,揭示了许多重要而又有意思的细节。例如城市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活跃程度与该城市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中心度或者世界城市等级显著相关;以联合国各职能机构为代表的组织团体在促成城市网络的伙伴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再比如尽管大多数城市加入城市网络希望学习最佳治理经验,另外有一类城市试图依靠城市网络推销自身的治理经验,从而希望在某一政策领域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作为总结,作者认为城市网络正在不断涌现和自我完善,其中的伙伴关系输出了丰富的信息和产出,为成员城市提供了一个能够超越当地地理限制的组织环境。
相关阅读
期刊导航(2020/6-3)
期刊导航(2020/6-2)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