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2013年,荷兰自然遗产发起募款,提议在瓦登海马肯湖中建一座生态岛,目的是为了提升内海的生态环境。但海上的风暴潮频繁、洪水威胁险峻,不可预测的降雨又有可能导致岛内内涝,为了防止这座岛屿因风暴潮与降雨内涝而被洪水淹没,设计团队在岛屿设计初期,就制定了多层级的防护策略。


气候变化之下,不仅是人类面临着洪水威胁,鸟儿与其他动物也面临着威胁,而荷兰的这个生态岛将会是人类为鸟儿建立的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避难所。



1.

创造

创造自然条件:为鸟儿做设计



Marker Wadden之行是邵老师景观设计多年价值观的实现


2020年7月25日,我们随参与项目建设全程的高级景观建筑师邵珊,来到经过年建设的Marker Wadden生态岛上。这是生态岛经过多年建设后,首次面向公众提供游览服务。


“这种项目经验世界范围内也很难得,单纯为鸟儿设计生态岛。研究,预测并准备自然生长的条件,由自然完成自我生长的过程,而不是通过景观种植营造自然的假象,是这个项目最独特的价值观”。

在镜头之前,邵珊很热情地分享着她的设计感触,其中提及最多的是当年在做这个项目的施工图阶段时,通过充分的数据分析与实际的实验完成项目。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邵珊在为北荷兰省公众讲解她的马肯湖大坝生态岛设计项目


Marker Wadden项目在早期建设时,有一部分用来作为实验的湿地,是用来观测实际建设情况中的问题,现在也逐步生态化。在参观生态岛时,我们发现这里的生态多样性比预想的要丰富很多。随着生态岛建设的过程,不断有新的物种被发现,甚至海豹也在这里第一次出现。

自然建造法则的核心是为
自然创造生长条件
——邵珊,OKRA景观事务所高级景观设计师

为什么会选择去选择为鸟儿设计大坝?

邵珊说:“和鸟儿有缘。生态岛这种项目,本来就少。Marker Wadden生态岛跟我在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的毕业设计”From Infrastructure To Flowscape-The Houtribdijk as an operative landscape structure(从基础设施到流体景观-Houtribdijk作为景观基础设施)”紧密相关,所以能参与到Marker Wadden的项目中也是一个机缘巧合。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Marker Wadden建设初期,植被开始零星生长
鸟儿开始聚集。邵珊拍摄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Marker Wadden建设初期,设计的浅水区开始成形
部分植被也找到了适合生长的环境。邵珊拍摄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在生态岛施工过程中偶遇毛绒绒的幼鸟

两个项目的选址都在马肯湖,毕设所研究的马肯湖生态基底,景观潜力以及生态岛建成的可行性都很好地运用到了工作中。我很珍惜纯粹为鸟儿建岛屿的机会,如果自然很开心,那人类也会从中受益。




2.
体验
学习自然系统:从海边到山中再来到海边

为什么会选择景观建筑设计这个专业?

“我是在青岛老城长大的,就住在那种德式的三层老房子,我们住在顶层,楼下好多大梧桐树,夏天的时候大家都坐在树底下乘凉,都是老人扇着蒲扇在聊天,我觉得那个场景是最美的。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不加滤镜的青岛。邵珊拍摄

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大花园,就一个阳台。外公特别擅长盆栽,就把这个阳台打造成花花草草的世界,再放一碟小米,引得好多鸟儿来做客。我觉得做景观设计的话,这是最初的源泉吧: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无限,心中有景观,处处都是世外桃源

后来就是喜欢画画,就简单的认为比如说作家写文章来表达自己,讲师做演讲来表达自己,我觉得做设计师首先是用图画和这种美的,艺术的,逻辑的方式去表达你的想法。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邵珊作品《门》

后来从海边来到山中,本科选择了云南大学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云大严格按照建筑系的要求做5年制教学。说实话,这5年安排的课程让我非常受益,我们是工科,但是我还去双修到云大艺术学院的景观专业。我经常对比琢磨两个学院的不同之处,吸取结合了两个专业的精华。嗯,当然我这个人也可能是精力太过旺盛才会这么干。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大山包调研照片。雄伟绵延的山脉形成强有力的风口

邵珊在用围巾测试风力和风向


云大的这个教学模式其实是非常有规矩的,从最基础的美术课开始,经常去写生,真的就是去看自然风光,去云南那种美丽的村落去写生。而且每年至少两次去各个旅游景点或者自然保护区或者历史村落调研,大家熟悉的丽江大理那些肯定都是亲身体验过的。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云南圭山少数民族欢迎云大一行,邵珊拍摄。


当年高考选择学校,其实我在北京也有选择。后来很强烈的认为,对于设计师而言,如果你没有见过美好的事物或是真正的自然景观,是很难设计出来美的作品。如果早早地把自己限制在那个城市的环境中,没有去长期体验什么是美景的话,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损失。所以我当时就毅然决然的选了云南大学。” 邵珊回忆说。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大理双廊。洱海最美的一面,水中雕塑。



景观设计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

“理论当然也很重要,但是我觉得理论只占一部分,要清楚一切还是要靠实践。眼见为实,感触为真,从书本上读到的和你自己亲身体会到的不是一个层次。

比如,在云南大学印象最深的项目是毕业设计,这个项目得了园冶杯金奖,当时云大的扬子江老师和李辉老师带我们实地去到昭通大山包,我们坐飞机过去的时候气流那个颠簸印象很深。后来住在那里很多天做调研,大山包是黑颈鹤的自然保护区。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黑颈鹤飞过,宁静之美。邵珊拍摄


印象中深秋去的,那种山包,它没有很多树,有点像荒原的那种感觉。高原地带的风土人情,当地人牵着马,路边卖着洋芋。黑山羊在身边散着步,黑颈鹤在眼前飞过,那种场景是一种自由的美。身临其境,自然就和你融为一体。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大山包黑山羊被我的新疆大枣吸引了,和它对视的那一个感觉特别自由。邵珊拍摄。



这也是我之后做设计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之一,如果我要做哪里的设计,我是很想要去到那个场地,如果无法到场,必须要看到调研人视角照片。做荷兰项目的话,我也都是去实地体验。

我认为在公司做设计不能欠缺这一步,不能在没有体会的情况下开始做设计。这其实就是一个信念,一个不需要用语言和理论描述的设计步骤就是身临其境,同时在实践中用设计作为杠杆去把美好的感受放大并表达出来。”




3.
绕道
设计自然历史:5份工作7年辗转10分的折腾

暂别设计格林威治项目管理
在去荷兰代尔夫特攻读硕士之前,我先去格林威治学了一年项目管理的硕士。因为当时英语表达根本不地道,心想在家啃书本,不如在英语的大环境和当地人直接沟通。感觉从云大毕业立即去代尔夫特学工科,肯定是很难适应的。所以我就花了一年去缓冲,顺便了解一下西方的风俗。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当时最爱的就是海德公园里的戴安娜喷泉
邵珊认为最有感情的景观设计

在格林威治的一年学到最重要的就是高效管理。就给我个人而言学了管理,你在做设计的时候就会非常清楚成本以及公司的管理。包括这个效率如何提升,团队在哪里有问题,你一眼都能发现。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第一份工作,冬日下班后回望灯火通明的办公楼。

包括很多时候如何跟客户更直接地沟通合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有时候参与者越多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包括个人问题管理策略不对导致沟通过程特别繁琐,很多时候是弊端,三番五次的团队也会很受。

第一份海外工作的机遇

格林威治我认识了我在荷兰第一个雇主,一家在阿姆斯特丹规模很大的建筑公司。他们的设计总监来学校做了一次讲座,之后他给大家留了联系方式,第二天我就给他发了封邮件做了个自我介绍,并阐述了我对他们公司作品的好感以及我毕业后在荷兰进修和工作的计划后来他邀请我去面试,面试结束第二天公司通知我被录用了。我后来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是唯一一个主动和他沟通的人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第一家公司。夕阳西下,每天下班看到的景色。


那个时候我仔细回想就觉得求学和职业道路上每一个选择如果是你好好思考过并决定的,不要去计较短期回报,你走过的每一步都是有用的

虽然经历从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关联不大,但其实一脉相承。不要只看直接利益,每一个过程都是发散型的,让你获得更广的人脉知识,视野和思维。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公司在浪漫的城市花园小聚



学管理的这个经历让我跳出了做设计,做设计做设计的循环,获得了很多不同的视角。如果没有这段迂回的道路,我会觉得挺可惜的,因为陷入得太深自己也就意识不到所以去格林威治的那一步,是作为国内本科跟国外研究生的首次过渡。如果马上投入到研究生设计生活的话,脑子肯定是另一个模式了,最终顶多就是一个研究生模式的本科而已。

硕士学习与两年实习兼得

5年的本科再加一年房地产管理硕士,再加两年的代尔夫特的景观建筑硕士,一共是8年。但其实我的工作没有受影响。得益于荷兰的第一个雇主,我扎扎实实在那里面做了两年,这个公司非常现代化,老板跟我说,你在家办公也OK,当然如果你有时间的时候就来办公室,因为也更好的体会一下这个荷兰的办公环境。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毕业设计入选荷兰Archiprix展览


那个时候学习跟办公结合在一起的,我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上学的时候想的是如何把今天在工作中遇到或者是学到的应用到学习中,然后在工作中就想如何从理论上或者做研究一样去帮助完成工作中的任务两者相辅相成。

10分背后是个人兴趣与能力的结合

代尔夫特景观专业10分毕业,获得cum laude荣誉是代尔夫特对于学业成绩优异者的最高荣誉。当时代尔夫特的同学没有多少做两年兼职的,因为大家都非常担心长期实习会影响按时完成学业。学习兼工作当然也牺牲了很多去酒吧的时间。更多的时间是和同事探讨工作,和同学老师探讨学术。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邵珊毕业设计360度景观装置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美国来的客座讲师看完装置她很兴奋地跟我说,这真的让人身临其境。


这种高效的工作以及承担多重任务的能力,就是在那个时候练就的。如果全日制的去学习,脑子可能会呆掉,我的感触是跳出那个模式,进入到一个工作环境中去,有工作经验的人在你周围,给你讲一些人和事,可能不是和我直接有关联的,但是我可以反映到长期目标上是很有帮助的。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那种跳跃性的思维让人一直处于被激活的状态虽然在学校的社交生活就比较少,跟公司的社交生活就很多。10分的背后其实得益于这种旷日长久的训练。

五份工作五份体验

刚开始想换工作的时候,很担心的。后来看过乔布斯的一个演讲,其中有一段大意是“你的工作将占据你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要真正满足,唯一的方法就是去做你认为最棒的工作。如果你还没找到它,请继续寻找,不要安定下来。就像内心的所有事情一样,你会在发现最爱的时侯才知道。”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邵珊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设计模型制作中


五家公司的体验有什么不同?

第一家公司是阿姆斯特丹一个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管理灵活有序。作为唯一一个景观建筑师长期和建筑师,规划师合作,学习了很多知识并且尝试从别的专业的角度审视项目。为我今后和这些专业的同事合作做了很好的铺垫。非常开心的工作经历。毕业后,我还是认为应该在景观公司长期发展,虽有不舍但惜别了团队。


第二家公司在海牙,只有5个字来形容,“非常不开心”。设计理念,思维模式,品味水准,道德底线无法苟同。我忍了几个月,随后当机立断,终止合同,另谋他就。一个小小的建议,相信自己的感觉,不要勉强,不开心就是不开心,不登对就是不登对,总有更好的在等你。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第三家公司又回到阿姆,这里所有的景观项目都让我受益匪浅,从老板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团队非常小,不足五人。以至于最后到了瓶颈阶段,无法积累更多关于管理的实际经验,同时也影响到了荷兰注册景观建筑师的评定,评委专家建议我换工作,从而弥补还未学到的知识经验。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Makker Wadden 生态岛建成雏形 VISTA景观事务所


第四家公司我又辗转到了靠近阿姆斯福特的一个城市,这是一家非常借鉴北欧风格的荷兰公司。在那里大开眼界,领导者都非常年轻,控制欲也很强,所有成果都有固定的风格和模板以及他一个人的想法。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一个滨河的自然景观项目和内陆的城市景观项目要套用一样的风格?为什么每一次都是蒙德里安?为什么不能把精力放在设计本质上而不仅仅是图面效果?为什么团队的付出和想法被个人主义弱化了?


最满意的一家是哪一个?


最后一家!OKRA是至今为止最为互相满意的公司,作为项目经理被永久雇佣,对于公司选择,我个人的评判原则是:首先我个人是否有足够能力胜任职务,是否满意自己的付出。再者设计项目是否足够吸引人,团队架构是否给个人足够的创作空间,设计理念与价值观是否等同,在设计管理方面是否与足够的发展空间,公司内能否交到真心的朋友。以上足矣。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邵珊作为高级景观设计师在OKRA设计并获得IFLA 2020 AAPME Awards 
https://iflaapr.org/2020-aapme-awards-results-are






4.
捷径
自然建造法则:学术+实践经验总结的韧性景观设计法则

与自然共建 build with nature 也被叫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NbS),这一理念最早出現于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中,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重要性。它的重点是在自然的不同系统本身上的,如森林、湿地、河流等等。这一设计原则,正是邵珊多年追求的设计与实践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成长经历和有趣的项目会更细的分享。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参与到我们最新的生态学院!
最专业的大牛 邵珊老师将给大家详解
生态+景观的案例
设计和施工全流程
带大家深度认识荷兰的景观做法
中间还会带着大家一块荷兰北海海岛Terschelling 的生态景观设计
一起提前看看讲座亮点: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讲座时间 Time

精华讲座连续放送:
2021.03.27-2021.04.17
(每周日晚上8点开课)
每周精华连续两场讲座 
每场30-45min,答疑 15min

讲座报名 Apply

生态学院专题讲座
原价:498
预售价: 268 
(仅剩少量预售名额)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学生三人成团报名 (9折)
或者与系列其他讲座一起报名享受优惠
与自然共建的生态建造法则 | 明日好课


* * *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我在荷兰为鸟儿修大坝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