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05

刘伶醉古烧锅

项目位置: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

核心物项:宋代古井,金元时期灶台、炭坑、墙基等遗迹,金代初期建的古窖池16口,明、清时期陆续建造的古窖池165口;明洪武年间建造的木制酒海4口,清代建造的木制储酒海86口,清代制作的荆编酒海43口

申报单位:刘伶醉酿造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厂区内的刘伶与张华对饮石雕像

刘伶醉古烧锅酿酒的窖池、遗迹是中国从发酵酒到蒸馏酒转变升级过程和明早期储酒工艺的重要历史遗存物见证。考古发掘显示,位于河北省徐水县的酿酒作坊在宋代以前就已存在,而其蒸馏酒技艺发端于金代早期。1948年,徐水县制酒厂在旧有的烧锅制酒的基础上建成,继承古烧锅和传统工艺,延续白酒生产并传承至今,成为现代的刘伶醉烧锅制酒。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1948年起生产的徐水原酒

刘伶醉严格采用千年传承的老五甑工艺,汲取太行山下泉水为酿酒用水,选用当地优质高梁、大米、糯米、小米为原料,再以大麦、小麦和豌豆所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剂,经泥池老窖、固态、低温、长期发酵,缓火蒸馏、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精心酿造而成。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发轫于金代的古烧锅遗址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刘伶醉地下酒窖

刘伶醉古烧锅的窖池和储酒设备目前仍在使用,保持了原貌、原址和原工艺,成为展现中国传统蒸馏酒起源与发展的“活态遗产”。与此同时,刘伶醉在原址上开展工业旅游、研学等活动,打造了4A级工业旅游,让工业遗产与社会公众充分融合。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 刘伶醉工业旅游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06

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项目位置: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

核心物项:清代老作坊(含古房屋建筑20间、古井2眼、发酵地缸150口),酿酒车间3座,成装车间,酒库2座,酿酒一厂办公楼,档案馆2座,醉月楼,醉仙居,汾酒厂俱乐部,“酒如泉”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生产设备;档案资料

申报单位: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建于1974年的“酒如泉”门现状

杏花村汾酒作坊是汾酒义泉涌公司旧址,位于今杏花村镇东堡村偏北卢家街的古井亭旁,从清代至今一直传承生产,是保存比较完整、延续使用较长的酿造遗产群。这处工业遗产完整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开始酿酒的形成到发展,其整体布局、建筑形制、匾额题词、院落规模、景观环境等方面,是中国白酒酿造的典型代表。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杏花村镇东堡村偏北卢家街的古井亭,是杏花村汾酒作坊的诞生地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杏花村汾酒作坊始终使用传统工艺酿造汾酒

1951年至1980年,汾酒厂进行了四次扩建,形成了传统酿造区。在这里,传统酿造的生产工艺得以标准化、规模化,汾酒厂也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传统酿酒企业。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传统酿造区的酿酒车间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传统酿造区的1号酒库

步入新世纪以来,杏花村汾酒作坊及传统酿造区经过一系列的修缮整治,打造出了工业旅游线路,是酒类工业旅游的经典案例。

编辑:塞北翁 / 审核:兰舟催发

©欢迎分享“工业文化遗产”的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抓取原创文章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工业文化遗产):【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刘伶醉古烧锅&杏花村汾酒老作坊及传统酿造区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