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头连着达·芬奇、凡·高、贝多芬、古典主义、洛可可、超现实这些如雷贯耳的词条,是人类创造力的美妙果实。
另一面却是大部分人对艺术一知半解的尴尬。似懂非懂的画、设计款时装、慕名打卡的建筑……统统只落得一句:“真艺术”的苍白评价。

这是85后超级学霸博主严伯钧在新书《对立之美:西方艺术500年》里的观点。
全网坐拥500w粉丝的科普达人,曾被《新周刊》评为“2018年十大网红网络导师”之一,与高晓松、马东、薛兆丰、吴晓波等业内名宿并列。

出生于1988年的严伯钧,自幼随名师学习小提琴与钢琴演奏,上学期间还组建过室内乐团,拥有20年西方艺术游学经验。

米开朗琪罗《梯边圣母》
“我这个朋友有个特长,就是把看似庞大、复杂、艰深的知识体系,总结成非常有趣的小故事、知识点,让人听起来津津有味。”

所谓的理性逻辑,是贯穿全书的一个理念——二元对立。
听着有点懵?举个例子。
但在这本书里,严伯钧却敏锐地发现了两者的种种不同。
一个是私生子,一个是上层阶级出身,这背后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阶级矛盾;
一个推崇绘画轻视雕塑,另一个则截然相反,这背后是艺术理念的差别;
一个专注于数学和几何的艺术运用,一个则依托着对造物主的感情创作,这背后是艺术流派的不同。

大到“三位一体”、文艺复兴,小到失点、延音,无论是大众熟知的,还是艰深晦涩的,你都将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能知道为什么。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不再走马观花,你会看懂真迹,领略艺术之美。卢浮宫、奥赛美术馆、梵蒂冈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乌菲齐美术馆……统统对你敞开它们的神秘大门。

理科学霸的另类艺术史,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限时特惠2021年4月1日23:59结束
孩童和学者皆着迷的“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法”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这背后还暗藏着一个逻辑:科学之美和艺术之美是殊途同归的。
严伯钧说:“物理带来的幸福感和美感跟艺术是很类似的。
大部分人认为,科学是理性的,艺术是感性的。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大家的一个误解。艺术并不绝对是感性的,从整个艺术史的发展来看,很多时候艺术是由理性来推动的。

米开朗琪罗《大卫》
在书中,严伯钧把文艺复兴到近代艺术500年的璀璨文明,挂在“二元对立”这根“晾衣绳”上。
全书涉及的艺术门类很丰富。






当代艺术
举一反三之后,不光读艺术,你看待世界、理解事物的方式都会受影响,久而久之,人就活得更通透明白。
同时,这套书的好懂程度,在艺术书里也非常优秀。
作者:宁静天空2017
更有“大神”级读者,听完严伯钧的网络艺术课程之后,用思维导图做出超精美的听课笔记。
理科学霸的另类艺术史,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限时特惠2021年4月1日23:59结束
内容丰富翔实,一书多读
这并不是画家在故意追求模糊的效果,而是当时照相技术的出现,大大冲击了绘画行业,促使他们去追求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不去描绘这个物体本身,而是去捕捉物体的光影。没有线条的概念,所以看上去一片模糊,但可以给观赏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多年下来,贵族们变得俯首帖耳,百依百顺。路易十四成功地巩固了中央集权,法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君主的权势能比路易十四的更大。”

拉斐尔《雅典学院》
物理学中有一个现象,叫作相变,比如不断给水加热,最后水就会沸腾,从液态变成气态。这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相变”。

拉斐尔《解救圣彼得》
理科学霸的另类艺术史,现一条生活馆有售▼
限时特惠2021年4月1日23:59结束

致敬了画家卢齐欧·封塔纳著名的“割画”行为,仿佛在红绿色块之间,造出一处割裂,非常值得玩味。

书本可完全平摊,图文排列疏朗有序,方便阅读。

厚厚一大本,内容充实。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他用4个字,讲透500年艺术史、200位艺术家、500件传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