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文在《武汉江汉路步行街品质提升规划与思考》的基础上,以武汉市江汉路的后续建设实施作为补充纪实。

图1 江汉路步行街改造规划实景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作者按
每个城市都有那么几条步行街,藏着老少中青的几代回忆,伴随着城市更迭,步行街的光芒似乎正逐渐被现代化商圈所取代,而大多数人骨子里却有着不变的步行街情怀。位于武汉市两江交汇的江汉路步行街,因其沿线历史建筑众多,地理区位独特,成为国内知名的步行街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江汉路整体业态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要求,步行街已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客群,往日的天下第一步行街美誉正逐渐被现代商业综合体所取代。
为重塑江汉路步行街的辉煌,拯救武汉市曾经的文化地标,在国家商务部号召下,武汉市组织开展了江汉路步行街的整治改造更新,以系统提升街区品质、促进消费升级。
O1
印象
初识江汉路

图2 江汉路历史区位和变迁图
图片来源:《武汉市江汉路环境品质提升规划》
起于洋务,成于共和,兴盛于新时代,江汉路所积累的传统、租界和现代商业文化,成为老一辈武汉市民的骄傲和新一代年轻群体的打卡地。
在文学家眼里,这里一头屹立 “江汉关”昂起龙头,一头跨越“京广铁路”摆出龙尾。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风云际会,神州无双。
在老一辈武汉人眼里,这里“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
在现代青年人眼里,这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是城市青年约会、聚会胜地”;
而在商人商户眼里,这里租金昂贵,可商业价值无限,多手的店铺转让,依然可以提升广告效应。
每个人对江汉路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功能的认知都有不同的理解,对步行街也有不一样的体验和回忆。而这种理解和回忆的差别也承载了不同人的期待,如何改造,才能重现江汉路昔日繁华市井,符合市民期待,给我们这些规划师出了道难题!
O2
入街
成立联合改造团队,深入调研
为了更好的完成此次改造规划,武汉市商务局邀请了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地空中心)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组成联合设计团队。中规院在国内外城市更新领域经验丰硕,具备国际更新改造视野。地空中心是武汉本土设计团队,更加的贴合地气,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最大化发挥设计作用,既有高站位的视野,又能保障改造实施。
#深度调研
团队成立了,我们规划了调研路线,从江汉路北入口——循礼门开始调研,刚进入北入口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的人气旺盛,但交通管理较为混乱,街道两侧的M+商业广场和汉派里分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种古今对比也恰恰反映出时代发展的印迹。
街外看不出历史人文积淀,但走进街内却穿越百年时光,30处历史建筑散落在这条街沿线,众多历史洋行的罗马柱、拜占庭拱券、古典主义廊檐都在彰显江汉路曾经的地位和包容。

图3 江汉路历史建筑代表——日信洋行
图片来源: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区综合服务中心
#百转千回
从江汉路往内侧走,最具特色的汉口里分在等待着我们的到访,贯中里、联保里美轮美奂,建筑结构和布局尽显民国氛围,而联保里门口悬挂的一条熏黑猪肉,似乎也在倾诉着它在当下时代里的风雨飘摇,尽管这里承载着百年历史变革(曾经的军事筹划基地、日军慰安所),更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历史。然而当这些历史和社会因素糅合到一起,使改造规划变得也异常艰难。

图4 老汉口特色里分—联保里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斗志昂扬
当调研结束时,团队成员悉数了该街的改造难度,要想重现昔日“天下第一步行街”的辉煌,具有一定难度,但我们可以竭尽所能让它成为“唯一”,成为最具特色的高标准步行街。
O3
探索
精雕细琢的全方位改造
为了实现江汉路的蜕变,我们聚焦了三项改造重点:一是对标国际,找准江汉路站位的着力点;二是探索业态功能与空间环境的“内外兼修”,从“业态、用地、建筑、街区、交通、景观”等多维度、系统化谋划街区整治;三是面向实施,制定项目计划与建设时序,明确实施导则,对接商务部提出的高品质步行街试点工作安排。
#1
挖掘“唯一”特色 实现“第一”定位
作为百年历史商街,其长江纵轴、滨江临港的区位特征,武汉潮流风向标的业态特征,历史建筑林立,有“建筑博物馆”美誉的空间特征,造就了江汉路多方面的唯一性。对这份“唯一”的保护和发扬,是我们对“天下第一街”的最好回应。基于此,规划提出总体提升策略——文化特征引领下的产业与空间“双转型”,即文化由历史资源到特征引领、产业从单一零售到文旅商融合、空间从商业街道到慢行街区的转型,实现内在功能与外部环境品质的整体提升。
#2
文化引领下的产业转型
为了让江汉路更具有可玩性,本次规划定位一改商业属性,改变零售、百货结合的传统商业形式,植入参与性,体验性主题,打造“文化+”产业聚合,包括“文化+展示、文化+住宿、文化+商业、文化+创业、文化+演艺、文化+艺术、文化+体验”等领域,从业态上实现从单一至融合的转型升级,形成融合多元生活、文旅商功能复合的步行街区。

图5 江汉路文化主题景观图 (左)
图6 产业体系空间分布图(右)
图片来源:《武汉市江汉路环境品质提升规划》
#3
从商业街道到慢行街区的空间转型
成熟的商业街都具有街区化特征,江汉路两侧拥有众多的小吃街、保成路夜市等支巷,对主街即可进行人流疏解,又可补充主街的功能,故规划将江汉路周边街巷整体纳入,形成“一轴、四环、四片区、五区、多点、十五街”的活力街区。环境上,以“特色景观、城市家具、铺装设计”等为手段,塑造“江汉史话-华中风尚-慢城游憩”三段文化主题序列,并通过节点改造形成“江汉八景”;交通上,从车行瓶颈到易达慢行,从主街外围疏导交通流线,为不同购物人群提供不同类型的出行方式。

图7 总体空间结构图
图片来源:《武汉市江汉路环境品质提升规划》
O4
提升
绣花功夫的专项升级
为了能够系统提升江汉路的品质,符合高品质步行街的标准,我们重点对“建筑风貌、街区产业、街道景观和夜景照明”等方面进行了专项提升,确保江汉路的整体改造品质。

图8 江汉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研讨会——专家会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1
历史建筑的精细化改造
江汉路沿线汇聚了近30余处优秀历史建筑,但由于建筑布局错落且风格混杂,人们很难体会到街区的建筑氛围。因此,我们结合步行街的建筑风貌特征,将其分为南、北、中三段,南段代表历史,以凸显汉口租界时期的历史建筑氛围;北段代表现代,以现代商业建筑为主,凸显热闹繁华;中段则体现历史与现代,通过新老建筑的融合对话、交相辉映,塑造一个新旧共融的精致街区。

图9 江汉路历史建筑—江汉关
图片来源: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图10 江汉路历史建筑—日清洋行
图片来源: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图11 江汉路历史建筑—浙江兴业银行旧址
图片来源: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2
吃喝游购的提档升级
从产业类型来看,江汉路一直以购物功能为主,且产品类型相对单一,很难满足人群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为了彻底解决这种弊端,规划通过引入“旗舰店、区域首店”等特色品牌进行业态升级,同时植入“博物馆、艺术馆、书店”等文化体验和娱乐产业,让江汉路更加好玩好逛,吸引更多年龄群体来江汉路购物、游览、参观、体验,让整个街区的活力提升起来,成为引领潮流的多元化舞台。

图12 江汉路入口循礼门——改造食集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
自由交往的品质街道
规划倾力打造宽阔整洁的步行街道,进行分区化路面铺装设计引导,满足不同人群偏好;策划“M+都市森林、璇宫广场、九通卡、江汉关”等四大集散广场,打造快慢有序、收放自如的街道景观。精细化设计“智能化可充电灯杆、方阵树池、升降式车档、双语指示牌、便捷式废物箱”等街道家具,彰显步行街的独特风格,同时营造良好的步行体验。
#4
美轮美奂的城市夜景
为激活夜经济,彰显城市夜景,规划对“江汉关、璇宫饭店”等标志性建筑进行夜景升级,打造特色化主题灯光秀;对江汉路其他沿线27栋历史建筑将采用分层暖光模式,实现精细勾勒照明,尽显历史建筑特色;对一般性商业建筑将则采用动态化彩灯进行照明,让江汉路越夜越美丽。

图13 璇宫广场——夜汉口主题繁星点缀灯光秀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O5
疫后重振
突破重重难关,华丽归来
经历了长达2年多的规划和建设,历经军运会,穿越2020年的新冠疫情,江汉路步行街终于在2020年10月21日晚迎来了正式开街,时任武汉市市委书记王忠林亲自宣布开街,商务部和省市领导出席,与武汉市广大市民一起,共同迎接步行街的华丽归来。
而对于我们这些规划设计人员来讲,在奋战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后,能够见证江汉路的重启,无疑是欣慰且兴奋的。修缮后的历史建筑配合夜景美轮美奂;精细化铺装设计引导人流分区;智能化可充电灯杆拒绝手机电池焦虑;还有自动化可升降智能路档;无不彰显着这次改造背后所做的努力。

图14 江汉路改造总体成效配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1
用事实说话:改造式更新的前后对比
江汉路的改造规划赢得了大部分市民的称赞和官方媒体的踊跃报道,可仍然有一小部分人会觉得“江汉路的改造没有像自己预期的那样”。面对这种期待,我们也能够理解,可是改造规划并不是推倒重建,江汉路沿线没有一栋房子是新建,均属于改造式更新。即便我们对地上地下和地面进行了一体化改造,可步行街和人的轮廓是一个道理,是岁月赋予的痕迹和底色,再怎么改造和化妆,底子就在那里。下图是江汉路入街的场景,左侧是江岸区的历史建筑,右侧是现代化的商业建筑,我们分别对历史建筑进行了修缮化设计和商业建筑的立面翻新和广告位统一,同时对地面也进行了铺装引导,增设了景观树池和智能化灯杆,用绣花功夫进行渐进式微改造,使得改造前后焕然一新。

图15 江汉路循礼门入口——改造前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6 江汉路循礼门入口——改造后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7 江汉路南部鸟瞰——改造前
图片来源:邓妍 摄

图18 江汉路南部鸟瞰——改造后
图片来源: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2
更多的综合性游购体验 未来可期
江汉路经历了从华商到洋商的的历史积淀,犹如亨达利钟表等老字号映衬着曾经的商业辉煌,但百余年的商战使得这里的历史产权分散,商业品牌参差不齐,高端品牌缺乏,购物体验较差。针对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系统调研了沿线历史产权,并进行了重组,以提供更大的商业空间。经过各级部门的努力和招商,目前江汉路引入了众多首店、商业旗舰店,更策划了“武汉市世界馆、艺术馆、三联书店”等文化名片,极大的提升了综合性购物体验。相信随着时代发展,未来江汉路也会有更多更新的元素进来,增加游购趣味。
#3
改造规划建设背后的辛酸历程
从改造规划建设开始,注定就要突破重重难关。这条路不仅是历史街区、更是江岸和江汉的行政交界区,规划建设统筹管理难;改造规划要达到商务部步行街的国家试点各项要求,指标难!江汉路沿线商户众多,规划改造耽误店家经营,沟通难;改造牵一发而动全身,地下地面地上同时改造,施工难;改造还横跨了军运会和新冠疫情,难上加难。个中辛酸,甘苦自知!

图19 夜探江汉路——封闭改造施工调查照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如今的江汉路上的风景不断闪耀,裸眼3D大屏,璇宫广场的改装车展、潮流文化主题派对,南部街区的非遗市集,均弥漫着国际潮流和时尚气息;沉寂了多年的日清日信洋行,借力“樱花光影秀”重现昔日辉煌;从此江汉路上即可移步换景,又可安放心灵。

图20 酷炫改装户外车展
图片来源: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图21 科技植入——裸眼3D交互大屏
图片来源: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区综合服务中心

图22 华中首店——上海三联书店READWAY
图片来源: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区综合服务中心

图23 江汉路主街时尚文化主题派对
图片来源: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图24 江汉路改造盐业广场——国潮盛会
图片来源: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图25 江汉路汉绣嘉年华活动
图片来源: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图26 夜景升级——樱花季时尚光影秀
图片来源:武汉江汉路步行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O6
后望
一条路,温暖一座城
在长江汉水交汇之滨,沉淀了千百余年的江汉路,经过本次改造规划,如今以华丽姿态重新回归,为武汉市的都市名片再添了一抹亮色。
夕阳西下,三五老人坐在轮椅上交首聊天,中年夫妇带着孩子闲步购物,青年小情侣羞涩的手挽着手,还有那口罩下最自然、最真实的笑声,都在诠释这座城最具温度的公共空间。

图27 江汉路—具有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作者信息:
李 鹏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 中南大学硕士 ,注册规划师
陆雅君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 武汉大学硕士
胡祎秋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 武汉大学硕士
项目组成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崔宝义、高飞、邓妍、吕攀、陈凯翔、聂紫阳、李一萌;
武汉市地空中心
洪旗、熊威、郑金、陆雅君、胡祎秋、李鹏
感谢在江汉路改造规划和建设实施中的所有参与者!
王凯:以“制”提“质”——加强城市设计制度建设,保障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重识武汉江汉路——江汉路步行街改造规划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