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过去了,大家都去哪儿玩了?
先去大阪吃了顿古早美味,又去奈良欣赏宏伟的大佛,最后来到古城京都,细细品味日式老风光。
它打破思维定势,用生动的手绘和文字,把你带到现场,让你亲眼见证每一座古老伟大的建筑、日本代代神奇古都的诞生。

文字部分由日本国宝级宫殿木匠、建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共9位专家精心撰写,重磅专业。

传承千年的文化之都——京都的前世与今生

“书中没有彩色照片,都是手绘与图解,用漫画的方式仔细讲透营造顺序与事理。丛书作者都是生于1940年代之前的老人,是普及知识的经典之书。”
对建筑爱好者、日本文化研究者以及手绘爱好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读本。
《日本营造之美》,一条生活馆有售▼
2021年5月19日23:59特惠结束

营造,是融合历史背景、社会发展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务实美学。
因此,这套书不同于一般的建筑书,而是回到当时当地,用建筑串联起整篇历史画卷。
在读书过程中,小编时常被书本的巧妙逻辑、生动语言和幽默画风打动。


皇宫——平安宫在正北方,中间建一条70米宽的“朱雀大道”,东侧为左京,西侧为右京,建设纵横交错的棋盘状道路。

在京都的发展之路上,庶民经济不容小觑。当时的京都,就发展出了颇为繁华的“东市”、“西市”。
你知道吗?日本在平安时代就有大学了。
朱雀大道的东侧,有一个叫大学寮的机构,是有严格入学限制的国立大学。

还有:
“书院造”、“枯山水”、插花茶道、“能”和“狂言”等艺术形态的诞生发展……
全书画作细致可爱,与文字、史实交相呼应,颇有日式风格。
比如第一辑《江户町》里的这张插图,描绘的是江户城刚刚建成后,百姓怡然自得的生活。
作为建筑画,能表现出既诙谐又具历史想象力的画风,实在太棒!
《日本营造之美》,一条生活馆有售▼
2021年5月19日23:59特惠结束
第二辑都有哪些精彩内容?

公元1583年,统一日本的秀吉为了展现实力,决定营造比织田信长的安土城更加富丽雄伟的城郭,于是一宗长达十年的兴建工程就此展开。


研究日本古城长达二十年的作者宫上茂隆,凭着一张建筑古图予以专业剖析和实际调查考证,终为世人还原桃山时代大阪城的整体结构和建筑风貌。

公元8世纪日本天平时代,为以佛法之力平息天灾人祸带来的社会动荡,圣武天皇决定在都城奈良用铜建造一尊雄伟不下与中国唐朝的大佛像,作为日本的镇国大佛。

这是日本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倾全国之力,动员260万人次,历时9年,成就了奈良东大寺大佛殿中凝然端坐的卢舍那佛像。
专攻古代铸造技术、日本金工史的作者香取忠彦,巨细靡遗地推敲天平时代的铸造技术。

日本古都平城京奈良,应四神盘踞之地,“兼取唐长安、洛阳两京之长”,是日本古代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型城市。

在此结构上建造了大极殿、朝堂院、内里、朱雀大路,以及药师寺、飞鸟寺、兴福寺等佛教建筑,发展出天平时代繁盛灿烂的都市文化。
参与1959年奈良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平城宫挖掘调查工作的宫本长二郎,将团队实际挖掘调查的成果详细讲述,为读者展现1300年前的古都风貌。

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即为今日的京都。


但京都不曾失去它身为京城的傲气与活力,每每浴火重生,随着武家政治时代的来临,庶民活跃于市街,成为新生町众文化的先驱,带领京都进入诸侯攻城略地的战国时代。

德川家康一览天下霸权,将幕府设在江户,京都不再是政治中心,御所与周围的公家町、二条城和周边的武家屋敷,以及下京的平民世界,共谱近世京都的面貌:市民的赞歌祇园祭、贵族的离宫庭园、水路运河的开通、鹰之峰的艺术家村、二条通的书店街、西阵织及友禅染的华丽……
《日本营造之美》,一条生活馆有售▼

除了新推出的第二辑,《日本营造之美》第一辑也值得推荐,共五本,包含:
日本最古老木造建筑——《法隆寺》
日本庭园美学的代表——《桂离宫》
日本独创的陵墓形式——《巨大古坟》
东京的诞生故事——《江户町(上)》、《江户町(下)》

你会看到,东京的前身——江户町是怎么在数代人的努力下,从被歧视的荒芜之地变成幸福的城市,为如今的大都市打下基础。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两套书一起入手,一览日本著名古都、古建风采。


开本设计,可完全摊开。
每套书另有瓦楞纸包装,贴心保护。
* * *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入群暗号 “城市生活”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首发丨豆瓣9.4,畅销30年,这趟日本古建之旅,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