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谓“开古迹雄地理”
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葆有一种整体观和战略意识,强调对区域山水人文格局中占据显要势位、体现核心价值之关键胜迹的保护传承,藉此延续和强化“域中之奇观”,凝结“一地之灵奇”,“固一方神秀”,实现古迹传承与大尺度区域格局提振的多维目标。诚如古人所讲“开古迹雄地理”,便蕴含此番要义。
作为一种传承与提振并举的区域山水人文格局营造理念,“开古迹雄地理”首在发掘和辨识具有控引宏观格局价值的关键胜迹,它们或为一方自然地理标志和人文精神标识,或占据“俯四郊”“通邑境”的风景佳地和通衢要处。为统筹把控此类胜迹,古人往往不辞辛劳,遍查区域形势,遍访域中古迹,逐渐形成了“绝域迹频践”的实践传统。就传承要义而言,此类实践重视胜迹“个体”和区域“整体”的内在联系,强调将古迹保护、传承、增隆与价值彰显,和区域山水人文格局秩序的点化提振、汇景凝神有机统一起来,营造“雄钜壮丽,镇奠地脉”的格局意境。纵观历史实践,此类胜迹普遍“人民好尚,历代相传”,固有“名区之胜迹千载不灭”之说,遂成各地山水人文格局中“兴文风”“壮观瞻”“固神秀”之精华空间。

2
“开古迹雄地理”的传统实践
北固山位于今镇江市北,据长江要害,“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傍,极目千里,其势大约如虎之出穴”,形势极佳。多景楼,据北固山绝顶而建,与北固楼、祭江亭紧邻,共成形制独特的楼宇建筑群;亦与长江之上金山、焦山相呼应,自古为区域名胜。
▲ 镇江府图 [引自林天人《河岳海疆——院藏古舆图特展》]
米芾曾誉多景楼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元代诗人丁鹤年亦曾作诗赞曰,“风月无边地,乾坤有此楼”。作为区域山水人文格局的重要标识,多景楼的传承历来备受重视:其虽在历史上屡有损毁,但古人始终秉承“楼之不存,景亦因而失”“兹楼曷可少哉”的观念认识,“求遗址于荒榛灌莽之间”,谨慎考究楼之旧制、审视山川秩序,对之修复与传承,延续“万景纷布于前”的汇景凝神之迹,并藉以点化和提振区域山水人文格局。据《北固山多景楼记》所载,古人临观其迹,登楼四望,可见“西南诸山,冈岭起伏,峰奔壑走,若骏马之不受鞚;江流万里,银涛雪浪,荡云沃日,海门而下,远混天碧;城郭(镇江府城)楼台烟霞草木,无远近纤浓,咸献媚于几席之下”,遂领略“东北极海野,西南朝数山”“淮海之域,远岫隐见”的宏阔格局意境。

▲ 北固山图 [引自清嘉庆十年(1805年)《丹徒县志》]


▲ 引自 清康熙佚名绘制《黄河万里图》(局部)
总之,“开古迹雄地理”作为中国本土古迹保护传承的一种重要理念,重视发掘古迹之于山川形势、地域文脉的深层联系,强调关键胜迹的保护传承在区域山水人文格局构建中的战略意义,折射出中国古人“瞻望江山,览观胜迹”而谋划人居秩序的宏阔视野与整体思维。秉承“开古迹雄地理”的优秀传统,立足大尺度区域格局思考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接续区域山水人文格局秩序,凸显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
了解更多《城市规划》杂志信息,搜索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继承与创新】开古迹雄地理:传承与提振并举的区域山水人文格局营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