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术动态】高密度是否加剧了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研究发现和给规划师的启示

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专栏,与大家分享一篇城市密度与流行病传播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


(专栏编辑:王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高密度是否加剧了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研究发现和给规划师的启示

来源:SHIMA H,SADEGH,S,REID E. Does density aggravate the COVID-19 pandemic[J]? Journal of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2020,86 (4):495-509.

【学术动态】高密度是否加剧了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研究发现和给规划师的启示


密度对新兴高传染性疾病的影响很少得到研究。从理论上讲,高密度地区居民之间有更多面对面的交流,使高密度地区成为流行病快速传播的热点。但从另一角度而言,高密度地区可能有更好的医疗设施且更有效地执行社交隔离政策,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传播。当前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为探究传染病的传播及死亡与密度的关系提供了合适的案例。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在控制关键混杂因素的情况下,揭示了密度(人口和就业集中度)对美国大都市县的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规模是感染率的最重要预测因素;在控制了人口规模后,县的密度与感染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新冠肺炎在城市的传播过程中,密度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密度与死亡率显著负相关。因此,基于改善空气质量、促进体力活动、降低传染病死亡率等多种原因,规划师应继续倡导紧凑发展。

 

全文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节为背景介绍,第二节对建成环境、城市蔓延和高传染性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三节阐述了概念框架和研究设计,第四节分析了密度对新冠肺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作用,第五节提供了结论和对规划师的启示。

 

1.背景介绍

 

紧凑性(主要是密度)与无序蔓延是城市规划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一方面,许多学者指出了紧凑发展对个人和社会的好处;另一方面,城市蔓延带来的人口分散可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性传播,从而有利于个体在传染病流行时期进行自我保护。然而,尚不清楚紧凑发展是否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加剧传染病的传播。本研究是在控制检测率、住院率等混杂因素的情况下,深入探究密度与美国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关系的首篇文章。

 

2.建成环境、城市蔓延和高传染性疾病

 

紧凑发展促进频繁的面对面接触,如果人们彼此足够接近,他们可以传播传染性疾病。因此从理论上讲,密度可能是影响传染病传播的因素之一。然而支持这一理论的经验证据很少,提供的结论也相互矛盾,这可能是因为大流行病传播存在某种复杂机制。

 

除密度之外,其它诸多因素也可能与传染病的传播有关。社会人口特征和社会不平等被证实可能加速传染病的传播,也可能妨碍人们获得医疗保健服务,从而导致死亡率大幅上升。此外,出行和旅游业也被认为是美国和国际上大流行病出现的关键因素。减缓高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社交隔离措施尽量减少人与人的接触,因此不同的政策行动是导致疾病传播存在空间差异的另一个来源。

 

社会经济、出行和政策措施等因素的影响既适用于紧凑地区,也适用于蔓延地区,这使得密度在传染病流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变得复杂和不明确。目前尚未有研究严谨地探讨密度在高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致死方面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3.概念框架和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结果变量是每万人中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关注的解释变量是密度。密度的计算方式是将大都市县的人口和就业总量相加,再除以土地面积,因而同时反映了县的人口和就业集中度。在密度和新冠肺炎死亡率之间:存在中介变量,如感染率和住院率;存在混杂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分布和收入水平;还存在调节性影响因素,如人均重症监护室床位数。本研究假设:密度与死亡率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存在间接的因果关系。密度导致更多的病毒暴露,从而导致更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同时,高密度的县有更好的卫生保健设施,为应对大流行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从而降低了大流行的严重性和死亡率。为探究这些复杂因果链,本文选取县作为分析单元,用Amos22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截至2020年5月25日无数据缺失的913个美国大都市县进行估计。

 

4.密度在新冠肺炎传播和死亡中的作用

 

(1) 密度、人口规模与新冠肺炎感染率:结果表明,感染率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是,密度扮演着两个相互冲突的角色,它们可以相互抵消。一方面,密度增加了人与人的接触和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高密度地区有更好的送货上门服务且更容易感知到病毒传播的威胁,因此人们采取了更多的预防行为且更有效地执行了社交隔离命令。而人口规模则被发现是所有解释变量中与感染率关系最密切的变量。

 

(2) 密度、人口规模与新冠肺炎死亡率:密度较高的县的死亡率明显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这些县有更好的医疗保健系统。而人口规模更大的县的死亡率明显更高。这些结果表明,大流行病在城市中的爆发可能不是由于城市的高密度所造成的,更可能的原因是城市中心与周围地理单元之间的高连通性。超级连通的大城市(无论是紧凑的还是蔓延的)是大流行病爆发的孵化器。

 

(3) 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其它决定因素:大多数社会经济因素与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存在显著和预期内的关联。黑人人口比例较高、拥有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成年人比例较低或检测率较高的县,感染率明显较高。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高、吸烟者比例较高或人均重症监护室床位数较少的县,死亡率明显较高。

 

5.结论和对规划师的启示

 

密度对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响是目前公众舆论和规划实践对话的中心。本研究是建立城市形态和新冠病毒联系的第一个证据,更多的证据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为得到更明确的结果,纵向研究和更小地理单元的研究应该跟进。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无序蔓延的地区对大流行病更有免疫力,本研究反而发现大流行病在低密度地区更加致命。因此,为解决大流行病危机,规划师应该继续实践和倡导紧凑发展理念,而不应转为主张低密度的蔓延发展。


(供稿:张苏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孙文尧,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学术动态】高密度是否加剧了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研究发现和给规划师的启示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学术动态】高密度是否加剧了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研究发现和给规划师的启示

【学术动态】高密度是否加剧了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研究发现和给规划师的启示

识别二维码  订阅本刊2017-2020年电子阅读版

【学术动态】高密度是否加剧了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研究发现和给规划师的启示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upforum.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刊):【学术动态】高密度是否加剧了新冠肺炎大流行?早期研究发现和给规划师的启示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