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特色创新
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依托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建立的自然资源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简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全体科研人员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结合学习情况总结科研工作成果。我们认为,总书记讲话既为科研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目标和前进方向,又实事求是地点出了存在的问题,作为科研人员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身上责任重大。
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工程化技术开发,立足福建厦门,辐射全国,为生物科技企业、科研院所提供中试服务,加速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以及科研院所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并且培养了大量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近三年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践行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工作理念,依托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与厦门、北海、秦皇岛、烟台等地的龙头企业结成创新联合体,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开发了一系列重要海洋生物产品产生良好经济效益。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导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将不断发展自身技术体系,完善对外服务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主要从3个方面努力探索和建树,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持续作出贡献。
一是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发展技术体系。产业化研发项目的科研选题直接面向海洋生物产业发展主战场,通过对相关企业、行业、市场进行调研,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选择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进行项目论证与立项。与企业对接启动研发项目,或根据企业委托开展项目研发,从选题开始就谋划研发成果的后续转化与产业化发展,形成“研发项目从产业发展需求中来,研发成果到产业发展实际中去”的科研项目立项模式。
二是建立创新战略联合体,完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平台的外联合作优势,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合作来实现优势互补,构建上游研发与下游产业化上下链条融合衔接的联合创新机制。与高校及其他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协同创新科研等实质性合作,加强前沿领域创新性基础研究,从而拓宽技术储备源头;与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委托研发、合作研发等多种方式,针对企业具体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从而加速成果产出与产业化;利用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其辖区的海洋生物产业相关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开发等技术服务与合作研发,促进区域海洋生物产业发展。
三是项目全生命周期发力,加速成果转化。对于产业化研发项目,针对不同研发阶段特点,寻求和拓展各类不同途径资金来源,提高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对于有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前景好但研发尚处于早期阶段的项目,优先开展研究。同时,积极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设立专项资金,以及争取企业和社会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化研发的早期培育和中试放大阶段项目,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项目的后续产业化落地则通过引进企业和社会资金,选派科研人员到项目转化企业兼职持续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并完成。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i自然全媒体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系列谈|加快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特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