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战略任务。《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也对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和策略措施。自1996年以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起儿童友好城市倡议,目前已有超过3000个城市和社区参与其中,覆盖约3000万儿童。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也主动实践,因地制宜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建设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有必要进一步明晰中国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建设要点,归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对规划建设、城市治理等方面的要求。
论坛时间
9月26日14:00-17:00
论坛地点
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
主要议题
1. 我国的城市应从哪些方面推动儿童友好环境建设?
2. 如何推动城市空间和设施的适儿化改造?
3. 如何在城市治理中有效的推动儿童参与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生活?
4. 儿童权利保护有哪些有效的落实途径?
第一篇章:友好行动
主持人
宗丽娜
中国儿童中心事业发展部负责人
主旨报告
《儿童参与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杨彩霞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
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规划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教授级高工
《儿童友好政策进入黄金期》
顾严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第二篇章:友好对话
主持人
付冬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专项规划标委会副秘书长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促进处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题:儿童友好城市的社会共建与多元参与
《公共服务友好》
宗丽娜
中国儿童中心事业发展部负责人
《权利保障友好》
李娟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成长空间友好》
于一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展环境友好》
王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城市实践案例》
邱红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
《城区实践案例》
费淑娟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中规院)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科研机构,是全国城市规划研究、设计和学术信息中心。具有城乡规划编制、工程设计、旅游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智能化集成甲级资质(北京公司);具有承担境外市政工程勘测、咨询、设计和监理项目资质;是北京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中规院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的挂靠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等的二十余个二级专业学术委员会挂靠在中规院;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定的全国城市规划标准规范技术归口单位、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技术归口单位;承担了四个部级技术中心的工作。
中国儿童中心成立于1982年,掩映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北京官园中,是党中央、国务院赠送给全国少年儿童的一份厚礼。中心隶属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地理位置优越,园内环境优美,占地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园内有功能齐全的儿童活动设施,是集校外教育、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托育服务、营养健康与文化出版“六位一体”的国家级公益性儿童发展、教育和服务机构,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在新时代,中心将进一步发展成为研究型、实践型、友好型、开放型、智慧型的国家级综合性儿童发展和教育服务示范中心,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10月经民政部审核批准设立,是全国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科研、管理和教学等工作的女规划自愿结成的非法人、非经营性社会团体,业务范畴包括城市规划行业调查研究、信息交流与咨询服务等方面。委员会成立宗旨致力于推进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反映女城市规划师的诉求,维护女城市规划师的合法权益,为广大妇女儿童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和空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儿童友好 社会共建”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