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京江北新区城市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合老城将是提升新区城市品质、展现六合地方魅力的重要地区。六合老城区历史悠久,护城河内明清格局尚存;文化积淀深厚,六合文庙规模居全国第五,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依山带水且生活便利,曾经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都位于老城内,还有凤凰山公园、滁河风光带、紫晶商业中心……而作为六合老城重要的城市主干道和江北新区重要的交通发展轴,延安路对于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起到重要作用,该片区是整个江北新区六合副城的城市北大门。
为进一步强化北入口的门户空间感,打造展示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入口空间,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六合区老城区(延安路两侧)城市设计》,并于近日通过局官网进行公众意见征询。
△规划范围图
△总平面图
打造“三片、一轴、三核”的整体空间结构
“三片”:商贸物流片区、生活宜居片区以及文化商业片区
“一轴”:延安路综合发展轴
“三核”:火车站商贸中心、综合服务核心以及传统商业中心
△规划范围内整体空间结构
延续“六横一纵”的路网骨架
快速路: “一横” ——方州路
主干道: “二横一纵” ——延安路、园林路、长江路-泰山路
次干道: “三横” ——站前路、建设路、凤凰路-秦苑路
△交通流线图
结合老城分区体系, 打造组织有序、快慢有致的城市节拍。重点打造内容包括:
利用现状的输油管线绿地打造成绿色巷道;
打通建设路北部的居住区东西向巷道;
沟通中部办公街区和南部凤凰山公园步道通过滁河 慢道、长江路、小北门街、前街等历史人文街巷沟通南部的文庙历史街区和民国风情街区。
△慢行流线图
重点开发“两心一片”的地下空间
2处地铁站点中心、1片紫晶商业中心片区,另外规划方州路过街通道、长江路过街通道2处人行通道。
凤凰山公园站:结合凤凰山公园站及周边更新改造地块,本着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思路,形成小规模的地下商业集中区。
方州广场站:结合方州广场形象中心建设,地下与地铁站点衔接,形成地上形象展示,地下服务设施配套功能一体的综合枢纽站点。
紫晶广场片区:新建地块应加强与周边连通;已出地块、人民广场地块、金宁广场、六合饭店改造地块之间车行通道连通。
步行空间设计将融入六合特色
将内附LED灯的茉莉花状玻璃作为特色铺装有序嵌入两侧人行道,在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中增加茉莉花花纹外壳的镂空透光草坪灯……白天有茉莉花“陪伴”,夜晚也可感受到其在老城区内“盛开”~
此外,建议在各景观节点设置1-2个特色小品,将六合农民画以剪纸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强区域内的趣味性、延续老城区丰富的文化特色。
规划形成“一轴、两带、五线、一环、两心、多点”的景观结构
一轴:重点打造延安路景观大道;
两带:优化河流周边空间,形成护城河滨水景观带、滁河风光带;
五线:利用站前路、方州路、园林路、长江路-泰山路四条东西向道路两侧空间,打造连续景观绿线;
一环:以小北门路、紫霞街、龙华路和棠城路组成的历史文化展示环;
两心:重点打造凤凰山公园以及方州广场两个景观中心;
多点:利用公共建筑外部空间,多处景观节点均匀分布。
△景观结构图
景观与文化互动、文化与商业结合
“微空间”整治点亮居民生活
街区居民老人数量较多,邻里间聊天、打牌、下棋等活动多,居民需要大量交流空间。此次城市设计对街头公园、街旁绿地、单体建筑周边的公共空间、小区游园和居住区广场等“微空间”整治也进行了梳理。根据现状实际情况,提出新建、挖潜、整改,三种模式整治方式,为居民打造各具特色、多样化的休闲交往场所。
本次设计从城市建设尺度空间上进行考虑,延续城市肌理,形成连贯的城市特色,塑造不同特征的城市节点,综合考虑整个老城的建筑与公共空间,打造整体协调、特色突出的老城空间。深入挖掘六合老城的历史文化,找出历史空间节点,通过街巷、滨河、广场绿地进行贯穿,将六合文庙风貌区、城墙遗址、护城河公园、凤凰山公园、女子学校、清真寺等历史建筑节点进行贯穿,形成文化珠帘,通过还原老城尺度、营造历史风貌、构筑雕塑、小品等空间节点,展示老城文化和民俗特色,提升老城整体文化品质。
六合老城将新生,你期待吗?
本期编辑 | 王虎 俞又丹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