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规划》对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评估指标以及工作任务。
《规划》作为他山之石,通过对其解读,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一线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思路,进一步理解城市数字化总体要求,促进数字孪生城市加快走向建设实施。
以下是对《规划》内容的解读。
围绕上述目标和评估指标体系,《规划》提出了“3+3+6”的工作体系,也是目标中数基、数体以及数治的具体落实。

数基即城市可视化、可验证、可诊断、可预测、可学习、可决策、可交互的“新底座”,包括底座、中枢、平台三个部分。
底座是指城市AIoT化(人工智能+物联网)基础设施完善,包括智能感知终端、高速信息网络、算力集群、传统设施智能化升级,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硬件资源支撑;
中枢是支撑城市跨行业、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数据融合应用的操作中心,通过建设包括支持行业数据、公共数据以及社会数据三大类数据开发利用、流通的平台和基础设施,形成城市数据中枢体系;
平台是提炼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公共技术服务需求,以标准化、组件化和平台化的方式,建设自主调用、灵活配置的公共应用工具和公共技术工具,并建立弹性主动的数字城市安全防护系统,从而形成的资源复用、开放共享、安全可靠的共性技术赋能平台。

数体即统筹经济、生活、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在治理数字化支撑下,为满足生活数字化所带来的新需求和新体验,生产数字化新产品、新服务,促进数字化经济发展。其中:
经济数字化转型覆盖科技、金融、商务、航运、制造、农业等传统领域和数字文创、新零售等在线新经济。以数字化手段为抓手,革新传统领域的生产方式、服务模式,稳步推进在线新经济的发展,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生活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化提升市民服务体验为切入口,围绕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底线民生三大块面,聚焦实施健康、成长、居住、出行、文旅、消费、扶助、无障碍等八大任务,不断提升各类民生服务的精准性、充分性和均衡性。
治理数字化转型是依托“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数字化基础,革新政务、城市运行、经济监管、社会治理、公安政法五大领域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数治即面向政府、市场、社会公众不同主体,以数字化手段打造多元共治的城市数字化治理框架。其主要包括数据价值提升工程、数字技术策源工程、数字底座赋能工程、数字规则引领工程、应用场景共建工程和转型标杆示范工程六大重点工程,从数据共享机制、创新技术成果转化、数字底座建设、数字化配套保障体系完善、应用场景开发、区域示范先行等方面,落实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构建系统联动、互联互通的城市数字化治理体系。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政策全文~
责任编辑:林冬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资讯):一文了解上海如何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