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芙蓉国度”、“三湘四水”
这都是人们赋予湖南的美称
是对该省优良农业基础与深厚农耕文化的认可
乡村自古便是农业文明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
农房砌筑形式则是对其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就是这样一个史上典型的“以农为本”的省份
她的乡村风貌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追随“村景拍拍”的镜头
探索一下湖南地区的农房吧!
本文根据所收集图片包含的建筑形式进行解读
01
传统民居
基于高山丘陵与平原并存的多样地形,以及史上影响深远的大规模移民之影响,湖南的乡土文化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共生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作为日常文化生活的载体,各式农房在建筑形式与结构上集中体现了民族的传统与特色。以下呈现的便是一些典型的民族传统农房。

土家族农房
主要分布于湘西地区
以木结构为主,木柱是主要承重结构
室外设楼梯上吊脚楼,空间布局开放外向



图1 土家族典型民居侧立面图
苗族农房
多分布在湘西地区
以土坯砖和石材砌筑墙体为主要承重结构
主屋入口处形成内凹的“吞口”
由主屋进入经火塘间上吊脚楼
空间布局内向紧凑而收敛



图2 苗族典型民居平面图
汉族农房
遍布湖南大部分地区
南方典型独栋正堂式民居
土坯墙房居多,结合木构架
布局灵活,节约用地,自给自足







图3 典型案例之毛泽东故居平面图
02
现代民居
随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许多乡村也因工业化转型而得到城镇化发展,从而出现了以多层建筑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农房。这类房屋结合了城市建筑的形式,要素构成相对杂糅。

加入了阳台、西式立柱、立面宽敞的门窗、屋前院落以及防护围墙等
或“城乡融合”,或“中西合璧”









03
特色民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逐渐增强,乡村开始涌现出融合传统民居形式的新式农房,颇具创新。

有些结合了湖南特色阶梯形封火山墙(马头墙)


也有对传统坡屋顶和土坯墙的“还原”





当然也有对多种传统要素的杂糅拼接


从各民族的传统民居
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民房
再到古今杂糅的特色新式住宅
见证着湖南乡村的发展变化
也反映了村民日渐高涨的文化传承意识
看了这些农房
长按扫描葵花码 进入“村景拍拍”小程序
向我们分享你眼中的村景吧
供图:村景拍拍用户
撰稿:吴子玄
◆ ◆ ◆ ◆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文责自负,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 ◆ ◆ ◆
欢迎加入我们众包全国农房图鉴的行列!
投稿邮箱:RR_lab@163.com
来稿请注明【农房投稿】字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化研究):【农房图鉴】湘村民居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