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论坛”
第六十四次学术讲座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实践与反思

内容提要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坐落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遗产区面积7167.89公顷,缓冲区11927.85公顷。遗产构成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3片分隔防护林和9个传统村落。傣族、布朗族等世居民族历经千年发展,延续使用林间开垦和林下种植方式创造了景迈山林茶共生的森林景观,依山傍水、随形就势的民族乡土聚落被茶林、森林包围,形成“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景观格局,是景迈山人与自然长期和谐互动的结晶,符合第III条、第V条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标准。
回顾景迈山作为全球第一处茶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历程,重点介绍景迈山遗产价值研究、遗产阐释展示和遗产要素保护等工作,实践范畴包括宏观规划到微观建筑改造,尝试从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视角探讨在有机演进文化景观类型中社区、专业人员、政府机构在景迈山申遗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并对遗产保护合作协作机制进行思考。
讲座信息
主讲:邹怡情(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高级工程师)
主持:潘桑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时间:2021年12月12日(星期日)15时
地点:腾讯会议 ID 183330825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主讲简介
邹怡情,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专家库成员。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历史和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在意大利罗马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参加“Built Heritage Conservation”培训。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主要从事近现代建筑遗产、乡土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类型的保护规划、修缮设计、展示利用、课题研究,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曾参与五台山、鼓浪屿申遗,目前负责中国“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2022年申报世界遗产的技术咨询工作。
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论坛”,由人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始于2015年9月,主要邀请美术史、考古学、建筑学和文化遗产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展示、利用、教育等议题举办学术讲座。
相关链接:
美术遗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讲座预告丨邹怡情: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