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沈玉麟先生1986年在美国访问考察,于华盛顿国家公园大道拍摄

      沈玉麟教授是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亦是天津大学城乡规划学科与城乡规划系的创立者,先后为新中国三十多个城市做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沈玉麟先生于1939年考入之江大学建筑系学习,1943年本科毕业,1947年以优异成绩考取赴美国建筑名校伊利诺伊大学留学资格,于1949年获得建筑、规划专业双硕士学位。1950年新中国诞生不久之际他毅然选择归国,之后分别从教于唐山、北京等高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随徐中等同事来到天津大学建筑系任教,成为天津大学建筑系的首批教师。1954年,沈先生率先创立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体系,使天津大学成为中国最早创立城市规划专业及招收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的院校之一。1991年,沈玉麟先生主编的《外国城市建设史》首次出版,之后又再版,成为国内规划专业领域的经典教材。他六十年如一日,筚路蓝缕,穷尽一生,投身于高等教育战线,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一大批精英人才,为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求学经历

      沈先生中学就读于上海格致公学,在那里受到过当时中共地下党的启蒙教育。1939年2月,沈先生进入当时有名的之江大学建筑系(1952年并入同济大学),并在1943年毕业,在此期间曾师从著名教授陈植、王华彬和罗邦杰。毕业后,就职于上海协泰建筑师事务所与华联建筑师事务所,并成为注册建筑师。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沈玉麟之江大学建筑系大学毕业照(1943年)


      沈玉麟先生在规划事业中的启蒙、尤其是对外国城市规划理念、思想的学习与系统思考,还是源于他的一次西洋求学经历。1947年春季,沈先生参加当时国家考试院举办的留学生选拔考试,以全国第三名的总成绩,在同年9月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录取,赴美就读,在留学期间他刻苦学习了西方经典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思想及案例,初步形成了他对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认识与价值观,1949年11月以优秀成绩毕业,并获得建筑学硕士和城市规划硕士学位,成为当时国内不多得的留洋双学科硕士,这为沈先生日后从事的专业教育与研究工作积淀了丰富的知识基础,并启蒙了一代代天大建筑规划后人。

      沈先生就读于美国时期,正值国内内战平息与发展伊始。40年代末在美国的进步留学生了解到祖国的时局变化后,相继组织科协团体,汇聚起分散在全美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开展科技和爱国宣传活动,为建设祖国做准备。也正是在这期间,在美留学的沈先生加入了华罗庚领导的留美科协,并响应了该组织的动员立志报效祖国,毕业后于1950年1月3日经香港回到祖国,先后三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这也成为了他毕生在建筑规划领域巨大贡献的初始篇章。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工作经历

      1950年1月,新中国成立刚刚3个月,已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硕士及城市规划硕士学位的沈玉麟先生,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经过20多天的辛苦颠簸,毅然回到祖国,受聘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系讲师。1951年5月,交通大学北京铁道学院迁往北京市西直门外红果园的新校址,建筑系徐中、沈玉麟等设计教师以及8名学生等分工负责新校舍的工程设计。

      1952年9月,教育部对全国建筑院系进行调整,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与天津津沽大学(原工商学院)建筑系、土木系和北洋大学土木系合并到天津大学成立土木建筑系,于是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师生迁往天津。1952年10月,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正式开学。系主任是张湘琳,副主任范恩锟,教学秘书王宗源,行政秘书龙启涛,下分几个教研室。建筑设计教研室主任徐中,成员沈玉麟、宗国栋、卢绳、庄涛声、冯建逵、石承露、童鹤龄、郑谦、周祖奭、何广麟(后抽调至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王宗源、张佐时。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1956年,沈玉麟与天津大学建筑系徐中、卢绳、周祖奭等教师在天安门前合影


      1954年,沈玉麟先生率先在天津大学建立城市规划专门化教育体系,徐中、彭一刚、胡德君、荆其敏、方咸孚等教育名家都曾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1954至2002年,沈玉麟先生一直在天津大学从事城市规划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在一篇访谈中,沈玉麟先生提到:“1954年,我国各大学有城市规划系的仅两个大学,即上海的同济大学和北京的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是第三个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高校。那时天津大学的建筑系领导是徐懋德教授,他曾在台湾做党的地下工作。他说台湾的大学有城市规划系,我们大陆也必须创建城市规划专业。我从1954年开始,一直在天津大学建筑系工作,后来还担任过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和城市规划教研室中共党支部副书记。”

      在1950年至2002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沈先生始终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自己编写讲义、写讲稿,共教过建筑设计(1950-1956年)、俄罗斯与苏维埃建筑史(1950-1953年)、外国建筑史(1952-1954年)、外国近现代建筑史(1954-1980年)、城市规划原理(1954-1980年)、城市道路与交通(1956-1960年)、城市绿化与造园(1956-1960年)、区域规划(1956-1960年)、外国城市规划与建设(1958-1980年)、建筑群与外部空间(1979-2002年)等十余门课。在那个师资短缺的时代,没有教科书,沈先生就根据在国外学习的积累自己编写讲义再讲课。先后编著和参编《外国城市建设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教材,在《城市规划》等期刊上发表《谈谈城市规划学科的培养目标》、《发展中国家次级城市发展的新战略》、《国外城市规划的几点主要经验》等20余篇学术论文,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包括《人、自然、建筑、城市——略谈中国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继往开来问题》(1980年,东京)、《中国的区域规划,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1984年,西柏林)、《依靠人民,改进城市》(1984年,鹿特丹)等,同时,校译了《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建筑量度论——建筑中的空间、形状和尺度》、《西方现代艺术史》、《建筑师的计算机方法》等外文书籍。

      沈玉麟先生在任教期间,曾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学术会议与全国各城市规划专业的学校交流经验,亦被邀请到一些城市讨论当地的城市规划方案或详细规划方案,完成了10余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特别是在80年代初期,我国对历史环境和历史城市的保护还处于探索阶段,沈先生带领研究生先后考察了湘西永顺县、凤凰古城、张家界、泉州、喀什等历史古城,并做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保护规划,为我国历史古城的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张家界考察期间,由于当时的风景区刚刚起步,唯一一条进山的汽车路正在修,到达风景区要步行走20多里山路,左右都是悬崖陡壁,沈先生带领学生穿过一片片竹林,渴了就喝路边的山泉水,走12个小时才进了山。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年过花甲的沈玉麟教授徒步考察张家界时涉水的情景

(1983年)


      沈先生考察途中,有边考察边在现场做局部的保护规划方案并与地方领导交流意见,有比较正式的完成一项规划设计任务。如泉州古城保护规划,沈先生实地走访了泉州古城的每一个街坊,调研了开元寺周边街区和清净寺,在多个日日夜夜讨论研究如何保护泉州老城。沈先生不仅做了整体保护规划,还做了市中心的重点街区保护规划,以及开元寺、清真寺的保护规划等。在规划中,沈先生提出了对历史文化名城开展积极保护的同时,需促进当地的生产、生活,使之成为当代人能继续享受市井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相当具有前瞻性的,为如今泉州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奠定了基础。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沈先生(右二)与研究生在在泉州规划现场讨论方案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开元寺保护规划效果图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泉州艾苏哈卜清真寺保护规划效果图


      每到一地,沈先生带领学生不仅考察街巷和古建筑,还体验地方的文化和风俗,参观保留传统工艺的工厂和作坊,帮学生初步建立规划设计与地方文脉传承紧密相关的规划理念。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1982年沈玉麟教授带领学生进行泉州古城保护规划调研工作


      筚路蓝缕,硕果盈枝。沈玉麟先生主持的“居住区详细规划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表扬奖;参研“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汉语主题词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写的《外国城市建设史》,结构宏大,内容广博,视角多元,分析深入,对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启迪与借鉴意义。获国家教委全国优秀奖、建设部优秀教材一等奖,是我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最重要的教学用书之一。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高洁品行

1、爱国奉献,拳拳赤子之心

      1950年1月,新中国成立刚刚3个月,已经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硕士及城市规划硕士学位的沈玉麟,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经过20多天的辛苦颠簸,毅然回到祖国,受聘为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建筑系讲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回国的建筑系留学生。


2、理性客观,学贯中西之理

      在很多地方领导非常热衷于请国外的力量做中国城市的规划设计时提出:外国专家为中国做的规划设计,我们可以作为借鉴,作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但不应具有崇洋媚外之风,中国的规划要结合中国的特色来做。


3、治学严谨,坚持求真务实

      不盲从领导意见,敢于在规划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思想。在建设天津拖拉机厂时直言“我们应该为子孙后代着想”,在为塘沽开发区做规划时提议改址杨柳青,两件事都受到了批判但沈先生依旧敢于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


4、坦诚笃实,不讳专业不足

      在《也谈职业道德问题──沈玉麟教授致金经元教授的一封信》一文中直言不讳地提出很多规划从业者“瞎规划”、“没有学问”和“不做前期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的问题。


5、淡薄名利,不计个人得失

      沈先生在采访中提出“规划师必须爱国,不贪污、不图钱,搞城市规划必须老老实实。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愿为党和国家献出自己一生的精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本人也始终践行这一宗旨,回国后为很多省市义务做规划都不收报酬,这种无偿奉献的精神很深地感染了我们。


6、敬业谦和,善和润物无声

      上课提前到课堂备课,精通多国语言,同学有不懂的问题他都能一一解答。不论拜访者的年龄、地位总是尊称“您”并热情招待,即使是学生走时也会亲自送到楼梯口。


7、循循善诱,不断激励后辈

      如今已是院士的段进教授撰文中回忆到沈先生对于自己当初想要从建筑转向规划的想法给予了积极的鼓励与指导。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沈玉麟与崔愷、戴月、吴唯佳等校友所在8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合影留念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注:题头照片为沈玉麟先生1986年赴美国访问考察,于华盛顿国家公园大道拍摄。

资料来源

[1]  刘宓. 之江大学建筑教育历史研究[D].同济大学,2008.

[2]  吴吉明. 外公当年创建的之江大学建筑系 和当年的第一批毕业生[EB/OL]. [2021-8-31]. https://weibo.com/1423592893/I04KtDVQU?type=comment#_rnd1630507144719.

[3]  百度文库.沈玉麟[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88%E7%8E%89%E9%BA%9F/4687093?fr=aladdin, 2021-7-9/2021-8-30.

[4]  名人简历.沈玉麟[EB/OL]. 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21/k0bdl1mpsc.html.

[5]  天津大学民主党派联合办公室. 天津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主席陈永川到天津大学吊唁沈玉麟教授[J]. 党派之声, 2013(2):2-3.

[6]  邹德侬. 扶持学子,不遗余力——纪念恩师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EB/OL]. 2021-7-8/2021-8-30]. https://mp.weixin.qq.com/s/qsr2ouFi7xvn7LQ0wOcFgw.

[7]  全景科学家. 他组建留美科协,帮助400多名科学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回到祖国[EB/OL]. [2021-8-3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4619560695991675&wfr=spider&for=pc.

[8]  傅琳. 留美科协成立始末[J]. 北京党史研究, 1998.2(2).

[9]  百度文库.沈玉麟[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2%88%E7%8E%89%E9%BA%9F/4687093?fr=aladdin, 2021-7-9/2021-8-30.

[10]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系)发展简史(1946-1985)https://www.docin.com/p-2127549441.html

[11]  倾情祖国规划 不为利来利往——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资深会员、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沈玉麟(作者:李兆汝曲长)http://www.paiorg.com/app/247-view-8566.shtml

[12]  倾情祖国规划 不为利来利往http://www.landscape.cn/interview/1360.html

[13]  沈玉麟.也谈职业道德问题──沈玉麟教授致金经元教授的一封信[J].城市规划,1996(02):43-44.

[14]  锻造城市空间的“中国名片”——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段进教授

[15]  https://www.seu.edu.cn/2020/0102/c17406a309780/page.psp

《庆祝沈玉麟老师天大从教六十周年主题活动》结题报告


图文供稿:陈天 米晓燕 刘锦洋

图文编辑:刘锦洋

责任审核:曾鹏 王峤 刘丹青

(本文来源: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



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纪念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沈玉麟先生诞辰100周年

赞(0)